烟雨江南自古多水,也多水患,关于治水的神话也在江南各地代代相传。一段历史一些景致,岁月的某些沧桑印记便都藏在那里。防风故国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了神奇诡秘的地方,而今天我们就要把这样的一个地方做一个细化把它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防风故国,历史渊源深厚。防风氏历史与神话是湖州也是我们浙江有记载的“最古史事”,但历史的厚厚尘埃早已掩盖了它的芳华,防风历史并不为世人所关注,古籍记载防风的资料也极为有限。 防风故国是有着五千年文明史良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古代防风文化的故里。防风文化缘自一个神性的英雄—防风氏。据史载,他是大禹同时代的一位治水英雄,又称汪芒氏,传说里他是顶天立地,能造山河的巨人,他为民治水,助人为乐,性情爽直,嫉恶如仇,他安帮立国,润泽一方民生,他神人结合的神奇形象一直留在了这方江南富饶的土地上。 防风立国的所在,就是今天德清县三合乡境内的封、禺山两山之间。也因此,封禺两山一带区域,乃至于整个三合乡范围通称防风古国。防风古国的文化遗存也大部分在封山,封山也名风山、封公山、风渚山,名字众多,然到了唐天宝六年(747)年,改名为防风山后,就一直沿用至今。 防风山,既名防风肯定与辅助大禹治水的防风氏密切相关。传说中,尧王时期,共工撞断了不周山,天下发起了大洪水,防风看着脚底全是白茫茫的洪水,再看头顶,全是青泥,举手一摸,隆隆一阵响,天升高了,高得摸不到了,只见落下一块青泥,青泥一到地下,就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山峰。尧王高兴,便把它封给了防风氏,防风氏就把取名叫封山。 早在1500年前的南朝宋时期,山谦之的《吴兴记》就有记载“吴兴西有风渚山,一曰风山,有风公庙,古防风国也。”至今,山上仍有“封公石窟”、“奇特松鹤”等景点在。 现存的防风祠,在防风山的南麓。坐北朝南,背依封山,南面下渚湖,极尽了靠山望水的风水学理。防风祠主要是用来祭祀防风氏的,传说里,防风庙的由来是这样来的:防风氏为了治理家乡水患,因而延误了禹王“致群神于会稽之山“的会期,而遭大禹诛戮。防风被大禹冤杀后,尸体被运回武康葬了。因是大禹所杀,一方民众想纪念防风氏,但一直不敢建造正式的祠堂。后来不知在哪个朝代,一个打更人看见武康的县城楼上有一个巨人坐地那里,吓得打更人惊慌而逃,第二天禀报了县老爷。当时的知县是个很有学问的人,知是防风氏被错杀之后心有块垒,便很快筹资造了防风庙,且防风庙里没有设禹王神像,据说是武康人痛恨大禹错杀防风氏,缘此不祭禹王。这是传说,但神人结合的防风氏死而不服也是情理中事吧。 至唐五代时期,吴越国王钱鏐重建防风祠庙,在防风祠左侧现存有《新建风山灵德王庙碑》,据考此碑即为钱鏐王所立,传为罗隐书,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碑通高262厘米,厚约25厘米,宽88.5厘米。它在阮元的《两浙金石志》、陆心源的《吴兴金石记》和《道光武康县志》内均有著录,是县境之内现存少有的千年古碑。从碑文记载看,当年防风祠规模气势甚为了得。此碑的幸存,不仅为研究防风氏留下了极其珍贵的历史见证,同时也是研究钱鏐王生平的原始资料。 防风祠到了清代乾隆年间,因破损重修,当时神祠为三进:山门、戏台及天井、大殿。头山门有马夫、伞夫神像。戏台是庙会期间演社戏的地方。大殿则有高大雄伟的防风王坐像。大殿上原有无名氏长联:五千年藩分虞夏,矢志靡它,追思洪水龙蛇捍患到今留圣泽;一百里壤守封禺,功垂不朽,试看崇祠俎豆酬庸终古沐神庥。防风功绩利在千秋万代,由此联可以联想。 祭祀防风神的历史,已是悠深久远。最早可追溯至梁任的《述异记》。那时祭祀防风“奏防风古乐,截竹三尺,吹之如嗥,三人披发而舞”,带有较为原始的娱神性质。今日的防风舞就缘自于此。万历《湖州府志》则记载,防风庙“祀防风氏之神,岁以八月二十五日致祭”。这样,秋天祭祀防风的风俗一直延续至今。旧时的祭祀规模宏大,被列为“祀典”,所需钱银每年由财政专拨。祭祀活动则由知县率官民致祭,鸣锣喝道,放铳奏乐入庙,用全猪全羊作供品,燃烛焚香,大礼跪拜。 在大规模祭祀的同时还有声名远扬的防风庙会。在旧历八月二十五前后各一天,庙会在祭祀过后摆开道子,旌旗招展,集合于庙内天井,鸣锣放铳,抬着“四弟相公“出行巡游。防风庙附近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过后,在庙的戏台上将连演3天社戏,此中情况前清举人梁英的《防风散记》有较为详尽的记录。 从防风祠后面沿石阶上数百步,有一平地,原为道观,惯称“祖师台”,其观舍已废,现在只存部分的断墙残垣默默地承载一份历史的沧桑巨变。那里还旧有“观音阁”、“听雨楼”,然今大都已不复存在。只有观音阁内还有残留的台座依稀可辨,在观音岭上,有一岩洞,俗称“小蝙蝠洞”。由观音岭左侧上山,便是静澄法师募捐重建的小寺院,从寺院穿过往后就是封公洞,俗称蝙蝠洞。这洞在《山海经》里也称为“大人之堂”“封公石窟”。洞内常年渗水,据说夏日冰凉,人入无汗,可算奇境。道理光《武康县志》载“洞中广容百席”,相传说曾是防风氏居所,至于此中真假已是无从查考。洞口高大,有石刻数处,今日能辨的有“魏兰来”、“公余揽胜”、“洞察福地”等。当年洪升就有《封公洞》诗云:松崖未及岭,石洞忽旁穿。泉滴四时雨,云通一线天。虫蛇盘土室,蝙蝠避炉烟。最是山僧静,袈裟正坐禅。 石室后有蝙蝠洞,洞内蝙蝠无数,大且红色,只是今天我们已经难以见到那般光景了。传说此洞可通山下风光秀丽的下渚湖,又说可通徽州。有说数年前曾有人试图挖掘,有一说是穷于经费而未能进行又有另说是挖掘的人挖了许久也不见有尽头,便不敢再行了。 封公洞西侧封山主峰就是有名的待鹤峰。顶峰之上原有七棵古松,虬枝曲干,风翥龙飞,因时有野鹤飞来栖息,故名“奇松待鹤”,是封山十景之一,然遗憾的是今仅已幸存一棵。 封山上,明时有“万卷楼”。据道光《武康县志》记载,万卷楼乃唐尧臣别业,号“万竹山房”。曾有楼5间,藏书万卷,书上印有“借书不孝”字样。但历史烟云,早已湮灭了它毫无踪迹。 一个地方一片湖光山色,总是要有人有神来显示它的深度。防风故国大概就是这样的吧。烟雨防风留给我们后人的已然不多,历史是明镜,历史需要保存,在江南的烟雨里我们但愿防风故国能为我们留下更多宝贵的东西。只是我们所希望的,想必也是防风氏本人在千年前延续至今的愿望吧。 电话:0572—8483588 门票:70元(已与下渚湖景区整合为一个景区,门票对学生团、老年人、教师团队均有优惠) 旅游线路(风景区与下渚湖风景区相距800米,线路可参照下渚湖旅游线路)
1520850-31278-134-旅游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