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乡镇介绍 >武康街道

武康镇
发布日期: 2015-05-20

  

  德清县武康镇作为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个百强县县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位于杭嘉湖平原的“金三角”地带,处在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经济圈内,山水秀丽,生态环境优美。南连杭州市,西接天目山,北界湖州市区。交通便捷,陆路有杭宁高速公路、104国道、09省道,宣杭铁路贯穿全境;水路有余英溪与东苕溪、京杭大运河相连。武康镇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其中唐代著名诗人孟郊,著有《孟东野集》十卷,一首《游子吟》蜚声海内外,传唱千古。    

   武康镇区域面积255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25平方公里,下辖20个行政村、12个社区,常住人口16.8万,流动人口4.16万。镇党委下设9个党委、16个党总支、158个党支部,党员4343人。武康镇先后被授予省级体育强镇、省级教育强镇、市级示范性教育强镇、省级示范文明县城、全国文明县城、浙江生态镇、国家级卫生县城、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等荣誉称号。2013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95.4亿元,增长17.6%,其中规上企业完成110亿元,增长16.9%;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9.5亿元,增长21.9%;税利完成11.8亿元,增长12%,其中规上企业完成9.04亿元,增长15.7%;自营出口完成1.45亿美元,增长18.6%;固定资产投资36.72亿元,增长8.8%,其中工业性投入9亿元,增长13.1%;财政收入9.36亿元,增长11.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万元以上,增长12%以上。镇第四届人大第二次会议上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和5件惠民实事较好完成。

  【工业经济】坚持抓转型强发展,工业经济再上新台阶。

  工业总量不断增大。全镇共有工业企业1207家,规模以上企业86家,其中优强企业44家;规上企业入库税金达2.97亿元,增长14.2%。新型建材、新型机电、新型纺织、医药化工四大产业规上产值分别增长15.5%、16.5%、8.1% 和8.2%,占全镇规上产值比重达65.4%,龙头效应显著增强。我镇获得全市中心镇发展改革综合评价第一名。

  转型升级成效显著。深入实施“四换”工程,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亩均产值。加大技改投入,实施技术改造项目35个,完成技改投入6.27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8.5%;强化“以亩产论英雄”,全年规上工业亩均税收达12万元以上,位列全县前茅;“腾笼换鸟”效果明显,腾出土地101亩,新引进企业8家;“机器换人”成效显现,15家企业累计设备投入1.5亿元,共减员477人,实现了减员增效。完成“个转企”283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企业科技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达到35%。成功申报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家,省级专利示范企业1家、市级1家,申报专利535件,其中发明专利占35%。佐力药业成功入选“国地联合实验室”。我镇荣获2013年度省级“转型升级示范镇”称号。

  “项目双进”全力推进。坚持选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创新招商方式,强化以企引企、以商引商等办法,着力引进 “大好高”项目。全年完成协议外资2339万美元,实到外资1015万美元,实到内资2.9亿元,浙商回归项目到位资金2.85亿元,引进“大好高”项目2个,全面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坚持以项目建设为中心,深化镇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明确工作责任,强化综合协调和跟踪服务,确保项目顺利落地、如期推进、竣工投产。全年共有在建项目56个 ,41个工业项目中已竣工37个,工业“大好高”项目3个。恒立数控自动化柔性生产线、瑞明科技新型节能门窗扩建、欧洁科技医用辅料等重点项目稳步推进。

  现代服务业有序发展。现代物流业、信息产业、金融后台等服务业新业态得到快速发展,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产业齐头并进。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等产业。2013年,全年新增服务业法人单位34家,预计全年完成服务业增加值56.12亿元。

  【农村发展】致力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现代农业显著成效。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初具规模。亿丰花卉发展创意农业,打造生态旅游基地;现代农林科技园德清园区项目列入农业“大好高”项目;武康茭白示范区顺利通过“省级特色农业蔬菜产业示范区”验收;3家中药材种植企业入驻“浙北精品中药谷”。粮食生产功能区推广稻鳝共生和稻蔬连作等创新模式,实现了“千斤粮、万元钱”目标。新增土地流转1020亩,完成县下达任务的120%;新增家庭农场8家;培育县级规范化专业合作社2家,县级示范专业合作社1家,农民增收渠道有效拓宽。

  新农村建设呈现新面貌。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龙凤村、灯塔村和美家园创建,共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顺利通过精品村考核验收;继续强化精品村提升和长效管理,积极组织参与流动红旗竞赛,下柏村获精品村提升第一名,五四村、长春村获长效管理一等奖,我镇被市评为市校合作共建美丽乡村先进集体。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顺利推进。  

  “三改一拆”强势推进。以拆除国、省道两侧违章建筑和城西片旧城改造为重点,强势推进“三改一拆”工作,完成旧住宅区改造7249户,建筑面积87.4万平方米,完成县下达任务的249.5%;旧厂区改造23家,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完成县下达任务的120%;城中村改造2111户,建筑面积45.6万平方米,完成县下达任务的214.3%;拆除违章建筑面积58.9万平方米,完成县下达任务的317.1%,提前完成了三年目标任务。“三改一拆”工作全县综合排名第一,被评为市级“三改一拆”工作先进单位。

  生态建设扎实推进。打响“全民治水”攻坚战,严格落实“河长制”,投入资金60多万元对以余英溪、湘溪、阜溪等溪流实施河道清淤和漂浮物清理等工作,保洁河道总长约70公里,清理水域面积约2.1平方公里,治水工作取得新进展。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三个一律”要求,自加压力,大力推进生猪养殖污染整治,全年共签约关停195家,关停拆除92家9万平方米,减少生猪养殖21547头,生猪养殖污染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有序推进矿山综合整治,按照“减点、控量、集聚、生态”的要求,严格执行停产休整、清洁生产等各项规定,关闭矿山6家,拆除机组2套。开展餐饮单位动态等级评定工作,完成14家豆制品作坊关停整治,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切实加强。“四边三化”、平原绿化等工作稳步推进,全年共清除各类垃圾9000余吨,整治乱堆放点75处,新增各类绿化面积2700余亩,积极打造“美丽武康”。

    【社会事业】致力改善民生,人民生活安定和谐。

  惠民实事全面完成。顺利完成镇人代会确定的5件惠民实事。其中:道路改造工程。鸿渐桥至上柏新村道路拓宽工程全面启动,已完成政策处理和招投标等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武康至下柏公路亮化工程。幼儿园提升工程。完成上柏幼儿园扩建工程,三桥幼儿园新建项目已完成政策处理、招投标、填土等年度目标任务。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程。三桥农贸市场、兴康综合市场改造提升顺利通过省、市级示范农贸市场验收,城东农贸市场新建工程已启动。“清洁武康”工程。实现20个行政村卫生保洁全覆盖,建立农村环境卫生双月评比通报制度,健全“清洁武康”长效管理机制。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完成小区道路维修7074平方米、管网维修1636米、窨井维修439只、绿化补种500平方米。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教育投入持续加大,有序推进校园新改扩建工程,完成两条新增校车线路停靠点的候车棚建设,全年共计投入700万元。文体卫工作亮点纷呈,扎实开展“千百读书”工程,创新成立“企业文体俱乐部”;积极开展“村居结对、文化共建”系列活动,完成乡村文化舞台演出16场,建成上柏村、下柏村2个文化礼堂;成功举办第七届欢乐市民节,创新开展“百姓梦想秀”活动;参加并获得省第九套广播操大赛二等奖;积极参与创建浙江省文明县各项工作;爱国卫生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计生工作积极开展,严格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计划生育符合率96%以上;计生协会顺利完成人口和计划生育群众自治“双示范”创建工作,“青春放飞”创新破难项目开展取得明显成效。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就业再就业和养老保险工作切实加强,全年共新增就业岗位3943个,完成年计划的169%;帮助1559名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完成年计划的115%;新增职工养老保险1864人,完成年计划的124%。积极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我镇被评为省级先进组织;新农合工作顺利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健全,全年累计发放各类慰问金、救助金、生活补贴等460余万元,惠及1808人;村、社区慈善帮扶基金全面铺开,优抚安置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对农村弱势群体的帮扶救助及公益性事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建立健全灾害紧急救援机制,我镇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标准化气象为农服务镇,吉祥社区被评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平安创建不断深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圆满完成社区组织和村级组织换届工作,夯实平安创建组织基础。严格落实领导包案、“一岗双责”,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重视初信初访,强化矛盾排查化解,全年共办理县长热线交办1300件,调处各类信访件193件;调处矛盾纠纷1362起,调处成功率99.4%,涉及金额851万余元。不断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开展各类安全生产大检查9次,检查企业811家次,排除安全隐患1303处,整改72处,全镇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总体平稳。有效应对H7N9禽流感、历史罕见高温、“菲特”台风等,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社会治安力度加大,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犯罪,“三车”“两抢”案件、入户盗窃数同比分别下降14.9%、24.1%、10.2%,社会治安总体稳定。“平安武康”创建有望实现“九连冠”。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