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站群导航 >县水利局 >防汛抗旱 >防汛知识

防汛基本知识
发布日期: 2015-09-18

一、“汛”和“汛期”


1、汛,就是和季节性密切相关的江河定期涨水。季节性有关的因素有:降雨、融水、化雪、涨潮等。由于这些因素而使江河涨水,可分别称洪汛、凌汛、潮汛等。而以“洪汛”(洪汛又称汛水)影响时间最长,范围最广,造成的灾害也大。


2、汛期:是指江河水域中汛水自起涨至回落的整个过程,也就是发生汛水的季节叫“汛期”。由于我国各河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降雨季节不同,汛期长短不一,有长有短,有早有晚。即使是同一条河流的汛期,各年情况也不尽相同有早有迟,汛期来水量相差也很大,变化过程千差万别。为了做好防汛工作,各地根据主要降水规律和江河涨水情况,都规定了汛期的具体时间。南方一些省(如江苏)汛期定为5月1日至10月30日。河北省确定汛期为6月9日至9月30日。7、8两个月是我省最易发生暴雨、洪水的季节,所以7月10日至8月10日为“主汛期”。“七上八下”(七月上旬至八月下旬)为“大汛期”,一般规定6月1日至9月30日为正式防汛值班时间。24小时内,省、市、县各级防汛组织都有专人值班,对各地发生的雨情、水情、灾情都要逐级上报。在大汛非常时期,各级防汛指挥部领导成员都轮流带班上岗。


二、什么叫“防汛”


防汛:就是为了防止或减轻洪水灾害,保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在汛期所进行的防御洪水的各项工作,叫“防汛”。


防汛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建立防汛组织,落实防汛责任制和防汛抢险队伍,筹集储存防汛物资;水库、堤防、水闸等防洪工程的巡查防守;制定各防汛工程的防汛预案;暴雨天气和洪水水情预报;蓄洪、泄洪、分洪、滞洪等防汛设施的调度运用;出现非常情况时采取临时应急措施,发现险情后的紧急抢护和洪灾抢救等。


三、暴雨、洪水、洪峰流量、洪水总量


1、暴雨:在一定时间内,超过一定数量标准的降雨量称为暴雨。水文气象规定24小时降雨量小于10毫米为小雨;10-24.9毫米为中雨;25-49.5毫米为大雨;50-99.9毫米为暴雨;100-199.9毫米为大暴雨,大于200毫米为特大暴雨。


12小时降雨量小于5毫米为小雨;5-9毫米为中雨;10-29.9毫米为大雨;30-69.9毫米为暴雨;70-139.9毫米为大暴雨,大于140毫米为特大暴雨。


2、洪水:是指暴雨(或溃坝等)引起的江河水量迅猛增加,水位急剧上涨的现象。衡量一次暴雨洪水大小,有洪峰流量、洪水总量、洪水位三个指标。所以,洪峰、洪量、洪水位是洪水的三要素,它们紧密相连,同时出现,不可分割。但是所含意义各不相同。


3、洪峰流量:是指一次暴雨洪水在河流某一横断面上一秒钟所流过的水量、其最大值称“峰值”,又称最大洪峰流量(以立方米/秒计)


4、洪水总量:是指一次暴雨洪水在河流某一横断面上所流过的总水量(以亿立方米计)


5、洪水位:是指一次暴雨洪水引起河道某一断面或水库水位上涨达到的数值,(以海拔高程米计),其最大数值为最高洪水位。


影响河道防洪安全的关键在“峰”,也就是一次暴雨洪水发生的最发洪峰流量和最高水位。影响水库安全的关键在“量”,也就是一次暴雨洪水所发生的洪水总量和最高库水位。


河道洪水等级一般以洪峰流量的重现期为标准,水库洪水等级一般以洪水总量的重现期为标准(洪峰流量也是重要数据)。划分为四个等级:


一般洪水5-10年一遇(重现期)、较大洪水10-20年一遇、大洪水为20-30年一遇、特大洪水大于50年一遇。


这个等级是我们设计河道防洪、水库防洪工程的依据,各类工程各种规模的防洪设计标准,国家都有规范明确规定。如我市原规定县城所在地的河道防洪标准是5-10年一遇;承德市五烈河的河道防洪标准是20年一遇;庙官水库的防洪标准是100年一遇,小水库的防洪标准是20-50年一遇。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