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司令”带领村民同致富 | |||
发布日期: 2016-12-28 来源:县新闻传媒发展中心 | |||
“大的虾放在筐子里,小的虾要回塘”、“冬季进食少,可以不投喂,也能减轻成本。”……昨天,记者见到姚坤林的时候,他正在虾塘上给养虾新手“指点迷津”,传授养殖技能。姚坤林从事青虾养殖20多年,是大家眼中的“虾司令”。他说,现在是一年中青虾价格较高的时候,养好这茬虾关系到村民今年是否有个好收成,这不,趁着有空就来看看大伙的养殖情况。 姚坤林1984年入党,30多年的党龄,也算是村里的老党员。尽责职守的他也是“爱管闲事”的“老娘舅”,有啥困难都爱找他帮忙。“因为他信得过,办事靠谱。”洛舍镇雁塘村村民这样来形容他们眼中的姚坤林。 在洛舍镇,只要一谈起姚坤林,无人不知。20年前,姚坤林试水青虾养殖,短短几年时间,将规模从最开始的12亩扩展到了36亩,到如今实现规模化养殖,拥有了一身的养虾本领。 更难能可贵的是,除了自己致富外,他还带动了村里其他村民进行青虾养殖,全村养殖面积扩大到3000多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5年来,他多次被县、镇二级评为党员双带示范户、科技示范户。 在姚坤林的带领下,雁塘村的养殖户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看着村民尽享养虾的甜头,旁边洛舍村的一些村民也纷纷来“拜师学技”。由姚坤林带着进行青虾养殖的邻村农户陈顺龙便是其中之一。“我的养殖技术都是老姚传授的。”陈顺龙笑着表示,因为跟着老姚,如今自己的日子也过得不错了。 “跟着我养虾的人越来越多,我肩上的担子也是越来越重。”姚坤林深深地体会到,致富带头人不是那么好当的。前些年,养殖户们都遇到了青虾产量和质量双下降的问题,这可愁坏了姚坤林。“虾塘因多年单一养殖,病害增多,虾的产量逐年下降。大伙儿眼瞅着青虾长不大,质量上不去,都跑来找他。看着村民焦灼的样子,姚坤林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借鉴甲鱼大王王根连的鳖稻轮作模式,在虾塘试种起帐子大米。 在镇农办的帮助下,姚坤林划出了近3亩的虾池,搭建了三个巨大的帐子大棚。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帐子内长出了水稻。“水稻颗粒饱满,数了下稻穗足有180多粒。”镇农办副主任梁灿伟笑着说道,估算他的水稻亩产超过1200斤。有了他的率先示范,次年其他农户纷纷效仿,改善了虾塘产质量逐年降低的困局。姚坤林的急中生智,帮自己及其他青虾养殖户渡过了难关。为了得到质更优的青虾,提高青虾的抗病能力,上半年,姚坤林还在县科协的指导下,引进“太湖1号”青虾的养殖。照目前的养殖效果看,这批虾成熟后,要比以前的品种大一倍,每斤虾的数量在40至50只左右。他说,接下去还要扩大“太湖1号”的养殖规模,争取达到8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