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德清 >德清动态

淤泥变沃土 废塘成良田
发布日期: 2016-04-21 来源:县新闻传媒发展中心

    “你看,这里本来是个砖瓦厂,土地被他们挖得坑坑洼洼,现在铺上了肥沃的河道淤泥,过不了多久又可以用作耕地了。”近日,在乾元镇明星村新港河边上,顺着乾元镇农办主任王伟忠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河道不远处两个大洼地被新港河道里吸出的淤泥慢慢填满。

  今年3月初以来,乾元镇对镇域内部分河道进行再次清淤,新港也是其中之一。虽然已是第二次清淤,但是淤泥沉积量依然很大。这么多淤泥该怎么处理?明星村在河道附近发现了砖瓦厂关停后,遗留下的两块洼地,面积有2亩多。

  于是,村委将洼地围起来,然后将新港的淤泥填埋到洼地。“老一辈都知道,河道淤泥肥力好,这样村民原本荒废掉的土地又可以利用起来了。”王伟忠说。

  来到金鹅山村,村委门前的余英溪河上,两艘装泥船来来往往。王伟忠告诉记者,船上的淤泥也是被拉到金鹅山村的一处废弃鱼塘,填埋造田。

  跟着王伟忠再往上游走,记者看到一艘挖泥船正不停地挥舞着机械臂,酷似“大铁爪”的挖斗机械臂伸入水中,几秒钟后就挖出满满一斗的黑色淤泥,大铁爪随后开始转动,将淤泥堆至淤泥船。据挖泥师傅介绍,大铁爪一抓,相当于一方左右淤泥,一船能装四方多泥。满舱之后,淤泥船将淤泥倾倒在指定的一片废弃鱼塘中。

  “现在搞治水,清淤泥的行当火起来了。”清淤施工队负责人萧朝龙原先在市政部门工作,现在他承包了多支清淤施工队,分散在各个乡镇清淤。他告诉记者,目前乾元镇的河道都由他的施工队承包清淤。一个施工队配备3条运泥船、2台挖机、1艘挖泥船,外加6个工人,每天七八点开工,傍晚5点左右收工,一天差不多运20船淤泥,也就相当于160吨左右的淤泥。在乾元镇,填埋造田是目前淤泥最主要处置方式。自“五水共治”工作以及中小河流整治项目开展后,乾元镇先后共清出淤泥达100多万方,这些淤泥大部分被用来就近埋满低洼地和废弃鱼塘,据估算,目前已通过淤泥造田800多亩。

作者记者 董华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