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德清 >德清动态

农民生活污水有了新“归宿”
发布日期: 2016-04-26 来源:县新闻传媒发展中心

    “一礼拜前收到的入户埋管消息,今天已经可以派上用场了。”这些天,下渚湖街道沿河村村民许掌记格外欣喜,村里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整整提前了半年,这也就意味着少了半年污染。

  在许掌记家中,记者看到,新建的一条近10米长、2米宽的水泥小道从大门处一直延伸至屋后。“这底下就是新铺设的污水管网,街道还给增加了新的化粪池、过滤池等,污水走了地下通道,夏天污水外溢、恶臭扑鼻的情况就不会有喽。”指着新接上的三根污水管道,老许告诉记者,家里1997年建房时候铺设的老化粪池一直“消化”着全家人近20年的生活污水,化粪池满了会溢到河道里,附近人家也都是一样的情况,大家都面临着明知会污染环境却无力改变现状的窘境。这不,村里生活污水治理消息下发后,左邻右舍都第一时间报了名。

  说起农村生活污水收集,村民们的意愿是强,大伙儿都知道截污纳管、建污水处理池是好事,但大家心里都有私心,不是怕麻烦,就是有顾虑,对于池子的建设地点、污水管的铺设线路自然都抱着不麻烦自己的心态。这样的情况一度让项目负责人陈宇俊倍感压力。“一旦遇到村民不理解不配合的情况,工期就得耽误了。”陈宇俊说,以中心村150平方大小的污水处理池为例,附近村民都怕污水处理池会有恶臭,影响日常生活,均不同意建造。

  为了消除附近村民的顾虑,下渚湖街道工作人员和项目方上门做大家的工作,带领村民们去考察别处建好的池子,实地感受处理后的污水与普通河道里的水相差无几后,大家才点头答应建处理池。“前期的工作做到位了,我们项目才得以推进得如此顺利。”陈宇俊说。

  街道副主任沈金妹介绍,沿河村、二都村是2016年生活污水治理村,共涉及近750户农户。目前,两个村正积极打造美丽宜居示范村,这之中生活污水治理是关键。为了给后期村庄美化、绿化工作腾出更多时间,街道已于去年10月就提前申请开工建设。眼下,沿河村20个污水处理池、二都村的污水主管网已经全面完成建设,完成全年目标的70%,预计6月前,750户农民的污水就能实现集中收集处理了。

作者见习记者 王煜杰 通讯员 孙丽丽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