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新客运中心开建 | |||
发布日期: 2016-06-03 来源:县新闻传媒发展中心 | |||
入口效果图 鸟瞰图
昨天,高铁场站新区位置,有4个桩基正在作业,备受关注的新客运中心将在此诞生。 “服役”14年之久的德清汽车总站如今日均客流量达1300人次,全年约发送旅客47万人次。这么多乘客在客运中心辗转进出,赋予了大家对新客运中心的关注。 新客运中心集长途客运、公交、出租车、旅游集散和营运车辆停放、保养及社会车辆停放、后勤配套等功能于一体,建设完成后究竟会是一个什么样子?记者联系到县交通运输局,为大家揭开新客运中心的神秘面纱。 无缝连接高铁站 5月30日桩基进场,新客运中心正式开工,计划总投资1.56亿元,预计2017年完成建设,2018年投入使用。客运中心将按一级车站标准建设,分为综合换乘中心和停保中心两个区块,日发乘客数量在5000~10000人次。 客运中心与高铁德清站比邻而居,能够无缝连接高铁德清站是该客运中心的最大特色。目前,从高铁德清站出站后,乘客换乘公交车的站点较为简单。而从最终的效果图上看,综合换乘中心主站房与高铁站口之间设置了连廊相连,无缝衔接我县高铁站客流运输,能够实行客车、公交、出租车、高铁等多种交通工具“零换乘”。 位置搬迁,还带来了一个新问题——乘客去新的客运中心会不会不方便?除了已有的可以到达高铁德清站的111线、112线、113线,新客运中心将会建立起通达全县的公交网络,以便城区及各镇、街道的乘客搭乘公交车前往客运中心。 功能分布更齐全 综合换乘中心和停保中心这两个区块位于站前路的两边。综合换乘中心的外观设计已经完成,以玉琮为文化母题,象征端庄稳重祥和。 建筑端部模仿玉琮外方内圆分层的形态,外部采用相对厚重的石材,内部为较轻盈的玻璃幕墙,与高铁站立面元素形成呼应。从效果图上看,建筑整体以水平线条为主,四脚平稳主体轻盈,整体散发着简洁大气现代的气息。 和目前汽车总站单一的功能构造不同,新客运中心除了发送旅客,还拥有多种功能,可以细分为长途汽车站、旅游集散中心、城市公交区、城乡公交区、商业区、办公区、加油站等功能区块。 其中综合换乘中心主站房一层为站务用房和商业零售,将售票、公交、出租车、办公、长途巴士、商店、旅游集散等多种元素合为一体;站前路另一侧的停保基地配套后勤用房一层为维修车间,二、三层为站务用房和后勤用房,该区块还将预留出加油站的位置。 停车无烦恼 汽车总站里,社会车辆、出租车一多,往往车流、人流全挤在一起,容易形成拥堵,要想停车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有时候,私家车、出租车就挤在公交车前,影响我们上下客。”有公交车司机如此说道。 新客运中心就吸取了这一教训,遵循人车分流、车车分流设计原则,使得“人在中间走,车在外围开”,出租车、公交车、社会车辆各有各的位置,互不影响。 在设计上,新客运中心总用地72.23亩,除了地面车位,还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增加停车位,比如综合换乘中心主站房的二、三层和楼顶都是社会车辆停车位。 据了解,综合换乘中心总建筑面积约18839.2平方米,公交车、旅游车、出租车、长途客车发车位共61个,社会车辆楼面停车位388个。停车保养基地总建筑面积约4272.76平方米,大客车停车位85个,小型车停车位46个。 “这样一来,公交车进出就畅通多了。”111线的司机翁师傅说,像汽车总站那样拥堵的情况一定能够大大改善。另据了解,由于新客运中心的施工,高铁德清站内的公交车暂时将北边上下车位置迁至南边,乘客要注意地点变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