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城镇有“颜值”更有“气质” | |||
发布日期: 2016-07-06 来源:县新闻传媒发展中心 | |||
转眼,已是七月。上半年,全县上下查短板补短板,聚焦发力,真抓实干,全力以赴加快赶超发展。从今日起,本报特别推出“半年度成绩单”栏目,充分展示全县重点工作领域中的特色和亮点,全面反映半年来的发展速度和成就,与广大读者一起收获,一同分享,一路前行。 记忆中的老县城是怎么样的?是灰墙黛瓦的店铺、是红花绿树掩映下的大家山,还是铺着青石板的悠长里弄……时光带不走记忆,如今,漫步在乾元镇,也会愈发觉得老县城的独特韵味越来越浓。 这得益于我县的“美丽城镇”建设。 “两美”德清缺不了美丽的城镇。今年我县启动7个镇(街道)“美丽城镇”建设,到年底,将累计完成投资6.4亿元,152个项目全面完工。到2020年底,一批具有德清特色、内涵丰富、生态功能健全、江南风情明显的美丽城镇将一一展现。 而截至目前,全县“美丽城镇”建设已完工项目49个,在建45个,前期58个,累计完成投资3.2亿元。 外观“颜值”有担当 趁着天气晴好,莫干山镇燎原村庾信北街边,工人们正抓紧对整条街沿街房屋进行立面改造施工。今年,莫干山镇启动了庾信北街沿街房屋外立面改造,沿街29栋房屋即将旧貌换新颜。砌青砖、盖黑瓦、铁艺花架点缀……从大部分已经完成改造的房屋可以看出,这里的民国风情更加浓厚。 西部民国风,东部江南水乡韵味也正浓。在洛舍镇,老集镇的房屋外立面被清一色砌上灰色的瓷砖;大通桥老文化中心则逐渐塑造出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氛围;此外,作为两大进镇门户的雁塘村三角岛地段和东苕溪大桥西桥堍地块,也将增设特色LOGO墙、主题小品、特色景观灯等,让城镇入口更具有当地特色。 今年,洛舍镇排出涉及形象入口、景观路段、功能完善等方面总共34项工程,计划总投资约1.5亿元。尤其是对老街段的改造,将重点对沿线的管线、沿街房屋立面、人行道板、自来水、商铺店招等进行改造提升,还城镇美丽容颜。 “一镇一品”显气质 在“美丽城镇”建设中,怎么才能做到类型有别、韵味各异?各创建镇自有打算。 地理位置偏远的禹越镇,因紧临余杭和桐乡,承接着两地中档消费。尤其是闹猛的夜晚,成了禹越镇的一大特色。 于是,禹越镇打造“不夜城”的想法萌生。这也恰好成为该镇“美丽城镇”建设的重头戏。从规划看,“不夜城”打造将从河滨休闲长廊和越丰广场两个公园入手。尤其是在河滨休闲长廊建设中,将设计成夜市公园,设休闲区、商贸区。目前,休闲长廊一期已基本完成,越丰广场也已完成管网铺设,绿化及硬化铺装正在抓紧推进。 再看古镇新市。古镇开发依然是今年城镇建设的重要一环。新市镇将在现有景区南边、京杭运河北侧,新开发三个半岛,扩大古镇的景区范围,同时建设停车场、游步线、游客集散中心。毫无疑问,古镇将变得更适游可游,从而带动全镇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 在“美丽城镇”建设中,也要注意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这一点,老县城乾元镇“先行一步”。乾元镇每个社区都将打造一条特色街或风情小弄;孔庙、戴庙也将再次修缮。此外,乾元镇还将改造老交通大楼建筷子笼博物馆、重修吉堂国学图书馆,古城墙遗址公园等。 城镇百姓享幸福 吃罢晚饭,沿着乾元山幽静的林间小道拾级而上,或到开阔的平台跳一支广场舞,或在观景台鸟瞰全镇风貌,这已是乾元镇居民杨仙丽这大半年来的习惯。“以前羡慕武康人,有那么多公园,现在我们大家山、乾元山公园一点也不差。”她高兴地说。 “美丽城镇”建设,归根结底是提升城镇居民的幸福感。通过近两年改造,乾元镇已经新增了一批小公园、景观节点、停车场、篮球场、社区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不断满足民生需求。 而这一点,在各镇的建设中也无不体现。 “六横六纵”道路建设,是新市完善基础设施的重点。今年,新市镇将完成文昌路延伸和新千公路建设,进一步满足居民出行需求。此外华盛达广场、文体中心、农商银行大楼、文昌大桥等一大批民生重点项目正在加速建设,变化日新月异。同样,在洛舍镇,不久之后将新建一座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集影剧院、乡镇图书馆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文体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