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破壁垒 共享全域美 | |||
发布日期: 2016-09-04 来源:县新闻传媒发展中心 | |||
“这条路修好,又多了一条景观道,我们去碧坞也方便多了。”后坞村民鲍永根指着面前正在整修的盘山公路说,原来这里只有一条泥路,相邻的碧坞显得特别遥远。 如今,成片的竹林间,延伸出一条5米宽的沥青马路。年底前,13公里长的盘山公路就能通车了,被莫干山民宿吸引来的游客多了一条舒适的观光线。这些正是得益于莫干山镇、筏头乡的合并。 原来,在合并前,后坞、碧坞一个属于筏头乡、一个属于莫干山镇,连接两村的道路一直没有真正打通,乡镇合并后,不再需要跨镇“谈条件”了,今年3月,这条公路动工整修,明年,就将彻底告别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历史。 行政区划的合理调整,其重要基础就是“多规合一”试点以来科学编制的“一张蓝图”。根据这张蓝图,可以进一步优化县域“一核两翼、一主一副三组团”空间布局。 “乡变街道,我们的生活环境也要迎来大变化啦。”任宝仙在二都村老街旁住了一辈子,她欣喜地看着老街正在发生的新变化。原来,三合乡调整为下渚湖街道后,也借着资源整合的契机开始了大动作,将把二都老街改造成“二都小镇”,不仅请来中国美院的专家“还原”古色古香的老街,将二都特有的防风文化融入其中,而且建设也实现了大提速,年底开工变成了年底验收,外墙立面改造、防风广场建设、民宿景观建设等六七个施工点已全面铺开。 任宝仙已经计划好了,等小镇全部成型,她打算在家门口摆个茶摊,给过往游客免费提供防风茶,将防风国的特色传承下去。 “一张蓝图”不仅优化了空间结构,原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两图重叠形成的大大小小2.9万个紫色的差异图斑正逐一得到协调,已盘活建设用地31平方公里,成效体现最集中的就是大量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入市。 此外,我县还按照“山、水、林、田、湖”的格局,对非建设用地进行全面梳理,实现全县937平方公里每一寸土地的规划管控,划定了76%的生态空间保障生态及农业生产安全,9%的生产空间和15%的生活空间,实现城乡发展从注重“增量”转向“存量”,从注重“外延扩张”转为“高效适度”。 “‘多规合一’每向前一步,就能逐渐打破各部门间的条块分割和局限,”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总规划师沈海峰说,通过“一张蓝图”干到底,有望为城乡协调发展提供范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