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气土共治 绘就清净蓝 | |||
发布日期: 2017-04-18 来源:县新闻网 | |||
一抬头,是蔚蓝的天空;一低头,是清澈的河流。作为今年美丽德清行动中的“四大工程”之一,水气土共治提升工程像春日里的一幅画作,绘就着德清大地的清、净、蓝。 今年以来,我县按照突出重点、统筹共治的要求,全力打好治水治气治土“三大战役”。回望一季度,全县PM2.5浓度较2016年同期下降18.5%,下降幅度居三县第一。在环境空气质量呈现持续向好态势之时,我县一举夺得象征浙江“五水共治”的最高荣誉——大禹鼎,并成功实现了三连冠。 翻篇归零 治出水清岸绿新征程 放眼德清大地,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不断提升。然而三夺大禹鼎并不是终点,而是翻篇归零,新的开始。据悉,今年以来,我县治水以剿劣提标攻坚战为主抓手,纵深推进“五水共治”工作。 “从今天开始,守护这段河的任务就交给你了。”日前,记者走进钟管镇干山村,该村新选出的党支部,将第一次会议开到了派水桥港边。只见老书记陈小荣将河长日记和巡河手机转交给新书记梅国红,经过一番详细叮嘱后,完成了新老河长的交接仪式。随后,新老河长一前一后走在河边,陈小荣不时回过头叮嘱,两人交流治水经验的同时,也传递着治水的决心。 当天,这样现场传授“治水经”的场景在钟管60条河道旁上演,共有102名新老河长完成了交接。 我县其他镇(街道)、行政村也积极响应治水号召,“跨界河长”“民间河长”“渠长兜长”等新生“河长制”不断涌现。各级干部冲在治水一线,挂图作战,动真碰硬抓落实。 随着天气转暖,部分水体存在反弹隐患,尤其是小微水体的全面治理更是不容忽视。县治水办业务组组长吴晓野表示,针对全县小微水体整治现状,我县开展了第四轮排摸,截至目前,已经完成95个问题小微水体的整治,还有386处正在推进整治。 雾散霾去 治出天朗气清新天地 对齐新标杆、创造新业绩、树立新形象、走好新征程。为确保水气土提升工程再战告捷,县环保局针对水、陆、空,始终绷紧严整高压态势。眼下,县环保局正以PM2.5和臭氧污染治理为重点,通过高污染燃料小锅(窑)炉清零、重点行业清洁化改造、城市扬尘防治、餐饮油烟整治、垃圾秸秆禁烧等重点工作,进一步深化“气、烟、尘”等重点领域的整治。 据县环保局工作人员表示,截至目前,全县4家燃煤热电企业目前均已启动超低排放改造,其中,中能热电和加怡热电都提前完成了改造。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新市镇东部的湖州加怡新市热电有限公司。刚走进公司大门,就看到办公楼前的显示屏上,滚动显示着该公司各项排放的实时数据。“只有抓好了治气治污,才能让公司发展更有底气。”加怡热电副总经理刘华宪表示,早在去年12月,公司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就已全部完毕。今年1月正式投产运行。 指着大屏幕上的数字,刘华宪介绍道,目前,公司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只有2.6毫克每立方,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是35.7毫克每立方,烟尘排放量为1.9毫克每立方,均远远低于标准排放量。“从废气总排放量来看,较改造前已下降了百分之九十几。”刘华宪说道。 低头一汪水,抬头一片天,乘着天朗气清,越来越多的德清市民喜欢走出家门,看看这座城市的清晰面貌,用心感受着美丽蜕变。“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环境长效管理仍然不能放松。”县环保局工作人员表示,接下来,我县将重点整治PM2.5和臭氧污染,确保PM2.5浓度下降幅度超过省平均水平,空气优良率达78%以上。同时结合省市要求,加快完成我县“土十条”方案编制。希望通过整改与督查两驾马车并行,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永久保持这一份属于德清的清、净、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