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教育局
当前位置: 首页
>站群导航 >县教育局 >政务资讯 >教育动态

一腔热血挥洒边疆 唱响德清教育援歌
发布日期: 2018-02-12 来源:德清县教育局

不为名,不为利,远赴西藏和新疆,克服种种困难,为了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吉祥和希望。

2017年12月27日19时整,浙江省第一批“组团式”教育援藏团的全体援藏教师顺利返抵浙江,圆满完成为期一年半的援藏任务。我县张菊春老师作为德清教育援藏第一人,也同期顺利抵达。2016年8月15日——2017年12月27日,整整500个日日夜夜。在这期间,张菊春老师努力克服高原反应和家庭困难,全心全意投入到援藏教育事业中去,充分发挥浙江教育优势,发挥导师作用,努力提高德育水平;教学引领示范,合力提升教学质量;发挥科研作用,戮力打造专业队伍。通过示范课、研修班和日常备课等形式提升年轻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砥砺前行克磨难,载誉而归结硕果。张菊春老师通过“阳光自主式”教学改革,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所带班级在历次考试中名列前茅,获得青年研训班“优秀指导老师”,荣获“优秀援藏教师”称号,推选为2017年7月“浙江好人”,2017年“最美湖州人”候选,2017年“最美武康人”。

回首2017年2月22日,这个浙江省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全面进疆的日子,王欣是这支铁军中的一员。从踏上阿克苏这片土地的第一天起,“舍家报国、倾情援疆”这八字誓言便深深刻印在他的脑海里,在这短短的一年半时间里,他告诫自己必须实实在在的干一些事情,为阿克苏地区柯坪县的教育做一些贡献。初到柯坪,印象最深刻的是茫茫的戈壁,那干旱的气候着实让我这来自江南水乡的德清人吃了不少苦头,嗓子干痛,嘴唇干裂,鼻子出血成了家常便饭;早晚温差大,着凉闹肚子也是常有发生;更重要的是边疆和浙江教育理念的差距,在利用内地先进教学方法的同时还要不断摸索适合当地学生的教学方法,同时要把先进的教学理念传递给当地教师,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队伍,这是我面临的最大挑战。说起这一年,王欣收获是满满的。一、民族团结一家亲,促进民族交流和交融。二、力促二中教研,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队伍。通过一年的努力,柯坪二中理化生教研组有了不少收获,首先学生无配套作业情况全面改变,其次理化生教研组成员在各级各类比赛中有十多人获奖,其中王欣的徒弟不巴旦木·马木提老师更是在地区优质课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实现柯坪二中现场授课类比赛一等奖零的突破,再次柯坪二中在17年中考取得全地区排名第二的好成绩。

张建平,援疆前在德清县新安镇勾里中心学校工作,援疆期间任柯坪湖州双语小学语文教师。张建平是柯坪湖州双语小学“红沙子”工作室成员之一,进疆一年,在完成传帮带、顶岗上课的同时,还积极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2017年11月,荣获阿克苏地区“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先进个人”称号。一年里,他持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在之前的“入村结对一家亲”基础上,与亲戚常走常往来。特别是12月份“结亲周”这次,向亲戚了解目前困难,与亲戚同吃同住,并深入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一系列惠民政策,还赠送了相关书籍。看到这里的孩子淳朴、好学,但缺少对祖国内地的了解。他组织了柯坪•湖州双语小学402班的孩子与湖州德清实验学校504班的孩子通过写书信、寄照片等形式建立加深友谊。平日里,在办公室他教维吾尔族教师学普通话,维吾尔族教师也教他学维语。周末,大家还一起包饺子,品香馕……9月23日,他患“突发性耳聋”,紧急转往杭州后方治疗。学校领导、援友、同事、孩子们打来关切的电话,发来早日康复的微信。想着肩负的援疆使命,他便提前十天回到了柯坪亲人们的身边。

县委组织部、县教育局重视教育人才援疆、援藏工作,关心援疆、援藏支教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使他们在新疆、西藏工作安心,积极努力,取得了成绩,得到了认可。

“现实艰辛,不忘仍有诗与远方;教之重任,不忘初心不懈奋斗;教师平凡,不甘平庸内心自足。”这些老师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话。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