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德清 >图片新闻

鸡尾留羽毛是一种蚕文化
发布日期: 2019-01-15 来源:县新闻网



  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春节临近,与之相随的是各种喜事。日前,记者在喝亲属的搬家酒时,看到新房的桌上摆满了各种食物,有鸡、鱼、肉、糕点等等,其中的鸡引人注目,虽然已经斩杀,但昂着头似啼鸣状,令人奇怪的是,这褪了毛的鸡为何屁股上仍留下数根羽毛。问主人,他也不知道,只知是一种习俗。记者百思不得其解,但很想知道这一习俗的寓意。


  于是拍下图片发在微信朋友圈,反馈的信息是:此事确实有趣,但不知其中的寓意。想到民间习俗收藏达人费银平先生或许知道,询问于他,他也不清楚。随后他告知,询问了老母亲,据传与养蚕有关,过去养蚕时用鸡毛作刷子。经这一点拨,记者查阅了相关资料,这应该是江南蚕乡一种古老的习俗。


  蚕农在养蚕过程中,不能用手去触碰蚕体,尤其在幼蚕期,因为蚕的身体很脆弱,如果手稍用力,会损伤蚕宝宝。所以要用刷子去驱赶,使蚕挪位。这种刷子叫蚕毛刷,往往采用鸡的羽毛做成。一般要采用公鸡的尾毛,是因为公鸡的尾毛特别长,适合做蚕毛刷。


  农家办喜事时,桌上摆满食物,寓意生活富足,期望今后有更好的生活。在鸡尾处留下几根羽毛,寓意有吃有喝时,不能忘了蚕事。江南蚕乡,自古以来养蚕是重要的农事,可带来不小的收入,蚕农格外重视,逐渐形成了这种习俗。


  在德清,有关养蚕的习俗很多,形成了独特的蚕文化,新市蚕花庙会是最有代表性的。但是江南蚕乡几千年的养蚕历史必然形成丰富多彩的习俗,有的至今还散落于民间,或隐没,或正在消失。农家办喜事鸡屁股上留下几根羽毛与养蚕有关,这一习俗现在已鲜为人知,就是一例。




作者:记者 宣宏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