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德清 >德清动态

我县土地改革案例获评“中国样本”
发布日期: 2019-01-31 来源:县新闻网

  近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指导、中国发展出版社主办、国研智库与《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承办的“国研智库论坛·第五届新年论坛(2019)”上,我县作为全国土地改革领域唯一一个改革案例获评“中国样本——改革开放40周年经典案例”。

  近年来,我县共承担了省级以上各类改革试点65项。全国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为我县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标记了起点意义。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县又创造了全国入市第一宗、登记第一证、抵押第一单等多个第一,形成了一批具有制度创新价值的改革成果,取得了土地增效、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壮大、产业升级等改革成果。

  随着土地改革进入下半程,德清围绕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再破难题,啃下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这块最难啃的“硬骨头”。

  去年,我县出台了全国首个基于“三权分置”的宅基地管理办法,允许有条件地通过转让、出租、抵押,将一定年限的宅基地和房屋使用权流转,体现了“落实所有权、保障资格权、适度放活使用权”,让农村大量闲置宅基地和闲置房屋随之“活”了起来,也带动了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位于劳岭村的精品民宿“塔莎杜朵”设计简单却精巧,与自然完美契合,妙趣横生又富有诗意。入冬以后,莫干山旅游进入淡季,但是“塔莎杜朵”仍然保持每天都有客源入住。经营者周云云说,民宿经营的稳定,一定程度要归功于一张“证”。

  受到塔莎奶奶的影响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2017年周云云毅然决定返乡创业,但是规划之后就遇到了问题:“建造民宿需要租用他人的宅基地和农房。”她虽然租到了本村农户的宅基地和农房,但是手里只有一纸租赁合同,让双方心里都不太踏实。

  去年6月30日,我县首批宅基地“三权分置”签约发证现场会在莫干山镇何村村文化礼堂举行,这也是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颁发的第一批宅基地“三权分置”证书。

  在现场,向周云云出租农房的农户在领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颁发的宅基地资格权登记卡后,将自有的宅基地和农房20年使用权转让给了周云云,于是周云云顺利领到了县不动产登记中心颁发的不动产权证,在宅基地使用权上吃了一颗“定心丸”。她笑着说:“这张证书拿在手里,我经营民宿的底气更足了。”

  改革的受益者一定是人民,德清的宅基地改革一直致力于将农民权益放在首位,一方面保障“户户有宅”,落实农民的居住权,合理保障农户建房需求。另一方面,鼓励自愿有偿退出,探索有偿使用,落实农房抵押全能,鼓励出租和合作开发,多渠道增加农民收益。目前全县累计盘活宅基地913宗,培育形成酒店、创意、民宿等项目733家,每年可为农户带来4500多万元的收入。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说,土地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现阶段德清仍将致力于释放农村土地制度三项改革的联动效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扩大改革覆盖面,争取继续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可复制、能推广、利修法的德清经验。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