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问孩子考了几分 | |||
发布日期: 2019-02-01 来源:县新闻网 | |||
“你家宝贝大起来真快!”德清人走亲访友,或在路上遇到亲朋老友家的小孩,第一句问候总是如此夸赞。但是,几句话之后,接下来的一句可能会“闯下大祸”:跟阿姨讲,考试考了几分啊? 记住,最好别问孩子考试成绩。因为考得很好的总是少数,所以,没考好是“大概率事件”,大多数孩子会被你的“亲切问候”,遭受灵与肉的折磨。 通常情况下,说起儿子,眉开眼笑。谈起女儿,贴心棉袄。放寒假,过春节,带着子女,在亲戚朋友之间,像登上戏台唱戏一般,一家一户地唱下去。都说瘌痢头儿子自家好,左看一个顺眼,右看一个顺眼。父亲,绝对的可亲;母亲,绝对的慈祥。但是,一谈考试,鸡毛掸子高高举起。扯到作业,就横看不顺眼,竖看也不顺眼。 某女士最近自称自己气得饭都吃不下,旁人一打听,儿子考试成绩不好,且寒假作业还不好好做,竟还要游戏,游戏,游戏。于是,怒火中烧。据称,因为有的孩子“跟他说一百遍”也没用,有家长发现一些旅游景点戒尺热销后,大受启发,终于把家里的鸡毛掸子派上大用场了。 如今的父母都很在意子女的考试成绩。老师的电话、微信,好比家长的情绪控制器,一声你儿子进步了,啊唷,那个开心,了不得了;一句你女儿这次考得不理想,糟了,眉头一紧,不得了了。鸡毛掸子、鞋子底准备起来了…… 可是,有时候事与愿违,你越急,好像孩子的考试成绩越差,于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就更急了,轻者坐卧不安,对孩子呵斥、辱骂,重则大打出手。有的家长的总结经验是,上次打得还不够。结果,孩子的成绩不但没提高,反而每况愈下。 其实,真正属于“打”得不够的孩子,属于少数中的少数,没考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的孩子没考好,正是因为家长上次的“过分重视”,因为上次没考好,家长暴怒异常,还冷嘲热讽挖苦打骂,殊不知,家长的过度情绪反应,非但没激发起孩子的上进心,反而产生了叛逆,这比没考好还要糟糕,一旦孩子形成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后果反而比家长不闻不问还严重。 考砸了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孩子学习确实有困难。不得不承认,考得好的又是“别人家的孩子”,人与人接受知识的能力是有差异的,关键在于家长不能人为拔高期望值,既要跟学习好的孩子比,又要务实地跟学习差的孩子比,更要跟孩子以前的学习情况对比,这样才能准确评估。考试成绩不理想,有的是孩子的学习态度有问题,有的是孩子的知识衔接上出现问题,有的是孩子学习方法出现问题,有的是孩子交友出现问题。 学习态度问题,原因往往出在家长自己身上,有的家长麻将扑克不离手,整天捧着手机嘻嘻哈哈,却指望子女苦行僧般起早贪黑刻苦学习,如此榜样作用,起到的自然是反作用。如果孩子知识上衔接出现问题,该补习还得补习。如果是孩子学习方法问题,要主动和老师沟通,或向学习优秀的同学取经。有的孩子过分贪玩,家长要从小就对孩子提醒,如果做不到自由与管束的平衡,过分贪玩不仅影响自己,也会影响别人。 家长别光盯着考了几分,而要先冷静下来弄清上面的这些问题,也就不至于把鸡毛掸子当成万能的教育工具了。 而喜欢打听孩子考了几分的成年人,如果真关心人家孩子,不如问问人家孩子进步了没有。不要带着过来人的优越感,好像自己小时候年年考100分似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