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农家做传统糕点迎新年 | |||
发布日期: 2019-02-03 来源:县新闻网 | |||
趁着春节期间村民大多回村,大人小孩都在家,连日来,乾元镇的县镇人大代表到村民家实地走访,了解情况。记者也趁这次机会,见识一下德清乡村的传统糕点制作。 除了年糕、圆子,德清还有一种传统米糕,叫雪糕,它酷似茶糕,却很少上镜。2月1日,上午九时许,乾元镇卫星村黄梅圩组的曹水囡正在家里做雪糕。一看曹水囡在做传统糕点,走访者都来了兴致。 没想到,同行的人中,亲眼目睹过制作雪糕的人基本没有。有的祖籍不在德清,有的年纪不大,对于德清传统糕点雪糕如何制作说不清楚。 正在议论雪糕怎么做的时候,曹水囡的弟媳妇王掌琴前来串门。村干部介绍说,王掌琴也是一名能干的巧妇。 王掌琴说,在乾元镇卫星村一带,人们大多称这种用米粉做的糕点为“糕”,而有的人称之为“雪糕”,大概是取其洁白如雪的意思。雪糕其实跟新市人所说的茶糕非常相似,但没新市茶糕“糯”,却比新市茶糕“沙”。 同行走访的县人大代表沈根华说,他小时候就看过长辈做这种传统糕点,也跟着学过一招半式,但也因多年没有接触,快要忘记了。 曹水囡的丈夫陈有根在灶边帮助生火,听到客厅里欢声笑语,从灶台边走出来跟大家打招呼:现在吃的东西,都讲究绿色健康了,像这种用老办法做的糕,许多小孩子还没有吃过呢。 陈有根介绍说,早些年,凡村民办喜事、过年都要做糕。后来,体力劳动强度低了,吃的东西也多了,这种传统糕点也很少有人吃了,也很少有人去做了。所以,许多年轻人都不知道怎么做,也不知道啥口味。他家也是很多年没做过糕点了,再不做快要忘记怎么做了。做糕的糕箱还是借来的呢。 听说曹奶奶家新做的雪糕出锅了,左邻右舍家的小孩子们闻香而来,一个个聚拢来尝鲜。小孩子们吃了一块又一块,有的连吃四块不嫌多,连连说,好吃,好吃。小孩子们还禁不住诱惑,跟着奶奶学习制作生肖猪、生肖狗的糕点来了。 制作雪糕,只要将潮腻腻的米粉倒入糕箱格子中,每个格子中间放入馅料,再用刮条刮平,上锅蒸上约十五分钟就行了。但看似简单,实质很难把握分寸。 一块德清农村的雪糕,藏有“治大国如同烹小鲜”的智慧。曹水囡告诉记者:糕的软糯程度取决于糯米与粳米的配比,喜欢糯一点就把糯米的比例放得多一些,糕的松软程度取决于手劲的轻柔感觉,米粉磨得过细,雪糕太黏;磨得太粗,有颗粒感;米粉加水量太多,容易黏结成团块;加水过少,米粉没有吸够水分,上锅蒸后不容易软,可能留有生硬块粒,所以,做出一箱软硬适中、沙糯可口的雪糕,并不容易,因为难以掌握,做雪糕的人比打年糕、做圆子的少得多,五十岁以下的中青年大多数不会做,所以,传统农家美食传承也要重视起来才行。 品尝完新鲜出锅的雪糕,大家纷纷感叹,原来好吃的东西就藏在我们身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