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科院在德清举办学术研讨会 | |||
发布日期: 2019-03-12 来源:县新闻网 | |||
江南二月,东风日暖,新雨初晴,花须柳眼,紫蝶黄蜂。3月8日是农历二月初二,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当天下午,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主办,德清沈氏文化研究会承办的“历史上的江南望族与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学术研讨会暨江南《沈氏族谱》捐赠仪式”在德清国际会议中心凤栖湖厅举行。来自政界学界商界、21个省市的沈氏宗亲和学者代表,德国、泰国、缅甸、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共150人欢聚一堂,以江南沈氏为例探讨家族绵延生辉的根源,以及家风家训家教中的文化与价值观养成问题,相互进行了交流探讨。 沈姓在《百家姓》中排列14位。明清以来,江南望族有数十个,但吴兴沈姓,一直是名门望族。民国时潘光旦教授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而沈家的望族延续了1700多年而不衰,是对中国社会文化变迁有重要影响的大家族。 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史林》杂志社编辑部副主任王健说:2015年1月,中纪委网站播出了沈氏家训,这个家训已经不再是仅仅写在宗谱上,它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种民风,渗透在血液中,体现在言行中,不仅成为了宗族人的一种道德准则、行为准则,甚至是社会各界推崇的一种价值准则。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夏金华、南京大学特聘教授范金民、浙江大学树人文学院院长林家骊、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陈时龙等分别从沈氏先祖沈约、沈氏后人的发展与中国社会文化变迁角度进行了演讲;浙江省文化厅原厅长沈才土等分别从沈氏家族发展、家风家教传承等方面,做了专题发言。 为配合上海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建设江南望族家风家教资料中心,沈氏宗亲的八个堂,分别向上海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捐赠他们的族谱家谱。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所长沈桂龙表示:将组织专家学者充分利用这些资料,挖掘、研究、传播沈氏望族的家风家教文化,为深化江南文化品牌作出贡献。来自国内外的沈氏宗亲还齐聚吴兴堂祖庭皇觉寺,参加了一年一度的沈戎纪念追思活动并合影留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