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知青喜聚联星村 | |||
发布日期: 2019-04-23 来源:县新闻网 | |||
四五十年前,一群十七八岁的知识青年先后下放来到城关镇(今乾元镇)联星村,挥洒青春和汗水。四五十年后,老知青们再次来到他们的“第二故乡”联星村,开展知识青年返乡活动,追忆那段难忘的岁月,看联星村天翻地覆的变化。 昨天上午,联星村村委二楼会议室里异常热闹。50多位老知青聚在了一起。曾经的黄毛丫头和毛头小子,如今已经是步履蹒跚,两鬓斑白。老友相见,分外亲切。 “啊,你来啦,太好了太好了……”现场,顾秋鸣和姚水英两位老知青一见面就紧紧抱在了一起,激动不已。“我们真有30多年没见了。”姚水英告诉记者,自己19岁那年从上海下放到联星村做代课老师,这一待就是40多年。如今姚水英已经在德清扎根下来,那时候下乡的往事还历历在目。“现在很多村干部都是我当年的学生呢。”姚水英颇为自豪地说。 “离开四十年啦,再次回来当然高兴。”说这话的时候,老知青费卫民心情激动。为了这次相聚,费卫民特意作了一首《七律联星村下乡知青联谊会怀旧》:“中片长墩是水乡,青葱岁月苦辛尝。木船摇橹捻泥急,河渡牵绳斫稻忙。早起晚眠身信累,沐阳淋雨梦留香。卌年离别今回顾,弹指已成花甲郎。”老费说,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当年在联星村劳动生活的场景,也饱含了自己对联星村念念不忘的感情。 如今已70岁的唐小英讲起当时的过往仍历历在目:“当时虽然条件艰苦,每天跟着大伙儿插秧、割稻,但是内心对于新生活的憧憬一直在,所以也不觉得有多苦。”她告诉记者,在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她只要晚上不出工,就会被派到各小队去演出。《白毛女》《红灯记》这一出出戏让那些下乡的夜晚变得不再枯燥难挨。对于此次聚会,她格外开心,“当时听说马上要见到这些老朋友,我兴奋得好几个晚上都没睡着,这样的聚会比平时走亲戚、喝喜酒都要有意义!” 活动中,联星村党总支书记沈伟明向老知青们介绍了近几年联星村建设发展的情况,还带着大家来到联星村中心村参观。大家边走边看,兴致高昂,纷纷感慨村庄变化之大。“这里四处环绕着绿化,还有精致的庭院,跟城市里几乎没有差别。”62岁的许孙萍啧啧称赞。 退休老干部陈敏中也激动地说,“看到自己下乡的地方建设、发展得这么好,心里很高兴,这得益于党的好政策,也得益于近年来我们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 半天的活动,让这些老知青们意犹未尽。知青代表将一面写着“感恩联星村,难忘知青情”大字的锦旗赠送给了联星村村委。村党总支书记沈伟明也向知青们发出了邀请,欢迎他们常回家看看,继续关心和支持联星村建设,为联星村的发展出谋划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