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德清 >德清动态

赴上硅所取经 补齐技术短板
发布日期: 2019-04-26 来源:县新闻网

  “今天,上硅所的很多专家、教授都在,大家有什么问题尽管提,之后还给大家留了自由交流时间,有需要的企业可以进一步跟专家、教授对接。”4月24日上午,县委副书记王伟锋率领由县科技局组团的20家企业负责人,走进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化解企业急需解决的“卡脖子”技术难题。

  在参观工业陶瓷课题组、绿色光电转换技术研发项目部时,一项又一项重大科研成果让企业家们目不暇接。“我们公司把二氧化银用于玻璃贴膜,上硅所研发的二氧化钒温控智能节能贴膜,在天冷时能透过大多数红外线来提高室内温度,在天气热时反射大多数红外线以降低室内温度,这个研发项目对我启发很大。”浙江西溪玻璃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兴勇听得格外认真,他凑在了人群的最前面,“黄博士,可以加您的微信吗?”“可以啊,稍后我还会有一个关于节能玻璃与涂料的报告,你可以再做一个详细的了解。”黄爱彬博士笑着回答。

  在面对面交流环节,上硅所的专家、教授和企业家们刚一落座就直奔主题。专家们分别就气凝胶耐高温隔热涂料、可印刷太阳能电池、节能玻璃与涂料三个科技成果项目作了成果推介。随后,我县的立泰复合、硕华生命、鲁班建材、凯色丽四家企业代表一一道出了企业发展遇到的技术难题。

  这边正在热烈地交流,那边赵兴勇和黄爱彬博士也在深入探讨。“我做了30多年的玻璃,我想问一下您刚才说的变质变色玻璃已经产业化了吗?预计未来可以做到多大的规格?通透度能达到多少?”赵兴勇一口气抛出了三个问题,并拿出纸和笔,向黄博士详细地说起了企业的规划和需求……

  由于双方交流的热情高涨,原定于下午三点半结束的交流会推迟了一个多小时。离别时,不少企业家与专家、教授互留联系方式,为接下来深入对接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德清与上硅所的携手,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德清县电子器材厂科研生产联合体的挂牌,开启了企业与院校、专家携手的新篇章。这种产学研合作的方式被时任中科院党组书记严东生命名为‘德清模式’。”县科技局局长黄菊芬介绍,今年时值“德清模式”35周年之际,为推动新时期德清与上硅所的深度合作,化解一批企业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县科技局积极响应“三进三服务”活动,组团走进高校院所,补齐企业技术短板。

  接下去,县科技局将针对重点领域,分队带领我县科技型企业赴高校院所开展更多“小规模、多频次、精准化”的校地科技合作交流活动,为企业搭建深度对接高校院所的平台。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