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时代文明 走进舌尖上的莫干 | |||
|
|||
莫干山镇位于德清县西部,是一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区镇。毗邻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莫干山。近年来,莫干山镇又涌现了庾村集镇民国风情街、劳岭岭坑——鸭蛋坞民俗集散区等旅游观光景点,前来观光、度假的游客与日俱增。舌尖上的美食——笋豆倍受游客的青睐。每到春季,从事制作笋豆的商家也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清明假期,在党员教师俞枫的带领下,由团员、队员组成的劳动小组,来到了“来自妈妈的手”品牌的杜老板的家里,体验生活,了解笋豆制作的全过程。 流程一:剥笋 一大早送来的三百多斤笋,正躺在地上等着我们来剥呢!大哥哥、大姐姐削,弟弟妹妹们剥,分好工,大家开心地忙了起来。半个小时过去了,有几个小伙伴的手指开始疼了。怎么办?能休息一下吗?可以,只能休息三分钟。出发前,俞老师交代过,中间每个人休息的时间不能太长,我们要团结合作,不能有偷懒思想。再说,我们今天的任务只有他们日常工作量的四分之一,干活的人却是他们的2倍。 流程二:洗切 剥好的每一只笋,都要用清水洗过。洗,小朋友们最喜欢了,可以玩水喽!时间一长,腰酸了,腿麻了,各种症状都出来了。小伙伴们站起来,伸伸胳膊,伸伸腿,症状好些了,又接着洗了。这边洗,那边动手切了。把一支笋先切成4、5瓣,然后再切成两、三段。笋是圆的,第一刀最不好切,一不小心就会切到手指。大朋友们在家练过,切起来得心应手,小朋友们小心翼翼地尝试着切。 流程三:烧 小伙伴们在老板娘的指导下将切好的笋和花生一起放到土灶里,加盐,加糖,加话梅,再加了少许辣椒。老板挑来了一担木材,点火加柴开始烧了。要想最后烘出来的笋豆好吃,烧这道工序很重要,除了前面加的调料外,最重要的是耐心。老板说:“先大火烧,再小火,需要连续烧4个小时左右。”“俞老师,我们已经劳动半天了,还要继续留在这里,等这些笋豆都烧好吗?”小徐同学说出了大家的心声。这么枯燥地等可一点都不好玩啊!老板娘看出了大家的心思,偷偷地笑了笑。 流程四:烘 老板娘从里屋拿出了事先烧好的花生笋,原先白白嫩嫩的笋条,现在个个都金黄色了。将它们倒在钢丝网上,用勺子铺匀。然后放进烘箱里烘,隔一段时间,翻一次。需要烘三小时左右。当老板娘打开烘箱的那一刻,我被惊到了,里面足足装了十多个网架子。原来家里的土箱,用炭火烘的,一次只能烘一网。现在能同时烘十多网,效率提高了十多倍。 参加此次劳动的团员和队员们,体验到了挣钱的不易,需要每天这样轮番作战,辛苦可想而知。有的同学家里也有做笋豆卖的,平常在家也只是打个酱油而已,经常听父母说挣钱辛苦,体会却没有像今天这么深。 践行新时代文明,走进舌尖上的莫干,美味来自辛勤的劳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