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没给到位,心委屈了”? 垃圾分类也有类似管理问题 | |||
发布日期: 2019-05-08 来源:县新闻网 | |||
员工为什么会辞职?马云总结的有两条:要么是钱没给到位,要么是心委屈了。在垃圾分类这个环节上,有的物业小区进度很慢,也可能有“钱没给到位,心委屈了”的困惑。 说起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几乎人人都懂,但做起来,就不一定了。除了有的人懒于分类,怕麻烦等因素,还有一个被常人忽视的原因,是相关管理人员积极性不高,比如物业管理公司的一线员工,积极性没被充分调动起来。 只要一说起垃圾分类,人们自然联想到卫生问题。一谈到卫生,业主与小区物业很容易形成两大阵营。业主嫌物业管理不到位,连个日常卫生都管理不好,还谈何垃圾分类?小区物业则认为,有的人物业管理费都不愿意缴,一拖再拖,难道还想免费服务?确实,双方都能找出对方的不足,于是极易恶性循环,你越是不缴费,他越是没积极性做好服务。 原本,“不满意的心情”与“低水平的服务”在双方的互不满意中,让拖延缴纳物业费与服务相对不到位,达到了脆弱的平衡,在表面上暂时相安无事,但当“垃圾分类”的要求下来时,替罪羊也好,出气筒也罢,反正“垃圾分类”成了矛盾的爆发点。 小区物业常常抱怨自己所服务的小区业主素质不高,“难弄的人”都在自己小区内;而小区业主总是觉得,服务质量高的小区都是“别人家的小区”,自己所住小区的物业管理人员,责任心太差,没有起到物业管理的作用。 有物业管理人员也坦言,有的方面物业管理确实没有做到位,从业人员缺乏相关管理知识与技能,但是,其中的困惑只有自己知道。有物业管理阿姨说,闲在家里也没有多大的乐趣,于是做了一名在物业管理公司做卫生的工作,子女劝她别做这种低工资的工作,但她经不住邀请,且工作时间相对宽松,还是去物业公司做了。但是,最近因为她发现,跟她一样做卫生工作的人,在别的公司做,收入比她高了许多,她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觉得做相似的活就该拿相近的工资,做得不比人家少,收入却大大低于别人,差距之大超出了她的预期,严重挫伤了她的积极性。她说,垃圾分类需要资金投入,为什么不直接向她们这些人身上倾斜一下呢?她们天天亲手在与垃圾打交道,她们身上投资一块钱,或能产生十块钱的环保效益,为什么不能在管理上创新一下办法,调动一线物业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这是一个“钱没给到位”的问题,其实并非完全是因为给没给到位的问题,而是从业者在同行间相互比较,得出的一种心理感受。几百元几千元的月收入差距,对于对收入相对敏感的群体而言,积极性的影响确实很大。 有物业管理者说,现在招一个高素质的物业管理人员,难上加难。早些年,还有年轻人愿意进来,这些年愿意进来的人大多为半百年纪以上的人,寻找到有物业管理学业背景的年轻人才,几乎没有这个可能。甚至,有物业管理公司的负责人嫌收入少,自己跳槽了。 所以,垃圾分类暴露出来的问题,有不少并不是垃圾分类自身的问题,而是一些基础性的管理问题,所以说,它是一项系统工程。从这个意义上,垃圾分类也是促进各项社会管理、体现社会服务管理水平的试金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