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推行土地价值重估 | |||
发布日期: 2019-07-09 来源:县新闻网 | |||
“这件事可算是有了着落。”日前,在支付完原材料的资金后,浙江联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沈伟鹏舒了一口气。作为一家特种水产饲料生产、研发的企业,上半年是联盛生物原材料购置的旺季。由于今年企业扩大了生产规模,采购资金缺口较往年更大,一度让联盛生物“皱”起了眉。 正当沈伟鹏在为此事发愁之际,县金融办的一则消息让他看到了曙光。原来,县金融办正和农行德清支行一起在开展土地价值重估,破除工业用地市场价与评估价“剪刀差”。“土地价值重估后,我们的授信额度从原先的1600万提高到2200万元,追加的600万元额度,正好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沈伟鹏说。 开展土地价值重估是有原因的。近年来,随着选商引资力度持续加大,德清工业用地价格逐年提高。2018年,我县工业用地挂牌均价从年初的30万元/亩涨至四季度的46万元/亩,“二手市场”更是从40万元/亩涨至150万元/亩。“而在企业融资过程中,银行主要是按照政府土地出让价作为评估指导价,所以授信额度普遍偏低。一边是土地价值上升快,另一边却是评估基准调整慢,两者之间的落差不断扩大。”县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不少企业迫切希望在授信审核时对土地价值进行重新评估,适当提高授信额度。 开渠引流,把金融活水源源不断输往实体经济。今年3月,德清县金融办与相关银行对接,寻求解决办法。其中,农行德清支行通过获取近年土地成交价格数据、企业土地及附着物产权确认、存量企业客户信贷需求调查等方式,形成土地价格基准。同时,根据企业所处区块不同、年限不同、产权不同,实施“一企一价”的土地价值重估,并以此为授信依据向上级分行争取支持,提升企业授信额度。 “创新开展土地价值重估,提高企业授信额度,是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有效尝试。县金融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县将继续完善土地价值重估的相关细节,在企业无法追加抵押物和尚未建立土地二级交易市场的情况下,缓解企业融资压力。 点评 措施实方能“硕果实” |羸牛 “这件事可算是有了着落。”面对县金融办和农行德清支行为企业解难题、助力企业发展的举动,联盛生物总经理助理沈伟鹏说出的这句朴实话语,恰恰体现了企业在党和政府关怀之下的真情流露。 当前,千方百计为企业减负,想方设法为企业解难,成为政府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三进三服务”活动的推进,政府职能部门纷纷走进企业,倾听企业的声音,并从细节方面考虑,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不少企业家因此对于我县亲商行为表示赞赏。然而,还有部分企业反映面临这样那样的难题,期盼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力进一步加强,政府部门提供服务措施更加便利、“精准”,让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尽快找到解决门道。 就拿企业用地来说,一边是土地价值上升快,另一边却是评估基准调整慢,市场价与评估价“剪刀差”不断扩大。这就像骏马被人拴在树桩上,任其奔跑能力再强,也无济于事。而此次两部门创新开展土地价值重估,提高企业授信额度,无疑是为工业用地这匹“骏马”松了绑,将极大缓解企业融资压力。 这也说明,为企业解难也要与时俱进,也要善于创新。事实上,德清历来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德清在发展实体经济、外向型经济及各种改革创新综合实验方面一直走在前列,尤其是不断深化的产学研一体化“德清模式”,以其改革、创新、拼搏的精神,为其他地区提供了经验借鉴。 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企业自身努力固然很重要,但同样离不开良好的创新创业创造发展环境。当下,从中央到地方,都在致力于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努力培植企业发展壮大的土壤。事实证明,在深化“放管服”提高政府服务效率的同时,对于实际服务过程中企业提出的问题,既要该办就办、马上就办,又要创新举措,迎难而上。 一句话,措施实才能“硕果实”。只有政府部门更亲近企业,真正急企业之所急,关注与解决企业关切的急事、难事,才能让企业对全县营商环境更加充满信心,才能心无旁骛地做好企业,从而推动德清经济高质量发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