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县义务教育区域第七教研共同体“学本课堂”数学专场活动在德清县逸夫小学举行 | |||
|
|||
为进一步激发教研共同体内各校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区域共同研修活动持续有效深入开展,加强基于学本课堂理念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德清县义务教育区域第七教研共同体“学本课堂”数学专场活动于11月24日在德清县逸夫小学举行。本次活动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及学科专家的高度重视,德清县教育局党委委员潘强、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市拱墅区教师教育学院小学数学教研员吕立峰莅临指导。第七教研共同体学校教师代表及逸夫小学全体数学教师参与本次活动。 开幕式由逸夫小学副校长张鑫雅主持。逸夫小学校长倪晓琴致欢迎辞,向与会领导、专家及教师代表致以衷心的感谢,对学校课改品牌项目“学本课堂研究”表达满怀的期待。省特级教师吕立峰在讲话中充分肯定逸夫小学“学本课堂”的研究定位,对后续研究提出思路与建议。 德清县教育局党委委员潘强就本次活动作重要讲话,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老师们基于疫情背景下的线上线下教学现状,对学教方式的改变作更多的研究;二是希望老师们精于研究,勇于探索,以扎实的专业素养迎接未来教育带来的挑战;三是希望教研共同体学校充分利用平台优质资源,深度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研模式的探索与研究,共同推进共同体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而努力。 逸夫小学沈敏豪老师带领601班的孩子们一起研究《数与形》。在本节课中,数形结合的思想由幕后走到了台前,成为了教学的对象与核心。这堂课的目的不在于掌握某个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而在于促进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的体验进一步总结与自觉应用。逸夫小学孙静莉老师引领403班学生共探《四边形》。孙老师基于学情前测,重组概念教学序列,将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以及四边形的分类进行整合。从定义出发来规划学习基本路径,带领四年级的孩子从“属概念”也就是“四边形”出发,寻找“种差”也就是“对边平行”,最后通过两者的结合形成定义。
课后,吕立峰老师组织大家共同研课。吕老师思维缜密,剖析深刻,策略切实,话语幽默,极具亲和力,现场研讨氛围十分浓厚。吕老师对两节课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两位执教老师具有非常优秀的专业素养,呈现了两堂极具有思考力的数学课。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建议。吕老师从课程设置的理念定位出发,深度剖析教材内容、目标定位、教学策略、逻辑思维等多个层面的关联;在如何进一步做好“以形助数、以数解形”、如何调整数学材料的顺序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拓宽、更深层的挖掘,带给与会教师新的思考与启迪。
通过此次教研活动,相信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思考与收获。在今后的教学中,第七教研共同体学校将继续营造教师钻研教学、钻研课堂的浓厚氛围,构建以学为本、以学定教、以学促学的高效课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