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索引号: 330521/2020-04910 发文时间: 2020-11-0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来源: 德清县交通运输局 发布机构: 德清县交通运输局
单位地址: 联系电话:
练杭高速公路德清雷甸互通改扩建工程施工信息

施工五方责任主体

建设地点: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

建设单位:浙江德清交运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勘察及设计单位: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浙江天宇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丽水市丽通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项目建设规模

本项目为雷互通改扩建工程,在原互通南侧约K39+500处增设杭州方向两条匝道,同时封闭原雷互通杭州方向两条匝道,并与规划304省道平交。新增互通位置处于现状304省道的南侧,有利于物流园往返杭州方向的主交通流的快速进出高速。本工程不仅改善了现状304省道的交通拥堵,同时设置出入口有利于物流园区快捷的进出高速。

 本项目总投资33591元,建设工期为24个月。


施工单位项目管理机构设置

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1名,总工程师1名。设置项目经理室、总工程师室、工程科、安全科、合同科、财务科、机料科、试验室、办公室等科室。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一)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1、遵守国家现行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严格控制新污染和逐步治理老污染。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化害为利"的原则,采用有利措施,防止污染和破坏自然环境,同时认真了解当地的环保法规,并且严格遵守和执行。

2、将钻孔时的钻渣先用泥浆泵或直接排入泥浆池,泥浆池外围挖环流沟以免泥浆溢出,污染环境。泥浆池泥浆沉淀滤水后,装运至经监理工程师同意的地点弃置,水中施工的泥浆直接运至工程师同意的地点弃置。

3、生产和生活中的废水和废物,经检查符合环保标准后弃置到工程师指定地点,检验不符合环保要求,送至垃圾场弃置。

4、施工便道经常洒水,以防止灰尘飞扬,影响农作物和周围的居民生活。

5、施工使用的打夯机、空压机、风镐、搅拌机、电锯、压路机等高噪声和高振动的施工机械,尽量避免夜间在居住区和生活区施工作业,并采取消声、防振措施,使噪声和振动达到环境保护标准。

6、利用每周的安全学习后的时间,增加环境保护条例,知识的宣传,提高全体职工的环保意识。

7、工地设立专用的生活垃圾桶,并每日清运。


(二)防止水土流失和废料废方处理措施

1、在施工期间始终保持工地的良好排水状态,修建一些有足够泄水断面的临时排水渠道,并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连接,不引起淤积和冲刷。

2、严格按照规定征用土地,拌和站严格按规定办理临时租地手续。修建的临时工程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损坏,施工结束时清除临时租地上的所有临时设施,并进行平整,作好复耕,做好防护工作,避免水土流失。

3、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防止施工场所占用的土地或临时使用的土地受到冲刷。

4、施工中的临时排水系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地流失及对水文状态的改变。

5、在施工中,无论何种情况下,未经监理工程师的事先书面同意,不干扰河道、水道或现有灌溉或排水系统的自然流动。

6、清理场地的废料时,不能影响排灌系统及农田水利设施,按照图纸规定或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在适当地点设置弃土场,有条件时,力求少占土地,并结合改地造田。


(三)防止和减轻水、大气受污染措施

1、施工废水、生活污水不直接排入田地、耕地、灌溉渠和水库,不得排入饮用水源。

2、施工区域及砂石料场,在施工期间和完工以后采取措施妥善处理,以减少对河道、溪流的侵蚀,防止沉渣进入河道或溪流。

3、冲洗集料或含有沉积物的操作用水,采取过滤、沉淀池处理或其它措施,使能做到达标排放。

4、施工期间,施工材料如水泥、油料、化学物品等应堆放管理严格,防止在雨季或暴雨季节将物料随雨水径流排入地表及附近水域造成污染。

5、施工机械防止严重漏油,禁止机械在运转中产生的油污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或维修施工机械时油污水直接排放。

6、为减少施工作业产生的灰尘,采取随时进行洒水或其他降尘措施,使不出现明显的降尘。

7、易于引起粉尘的细料或松散料予以遮盖或适当洒水润湿。运输时采用帆布、盖套及类似遮盖物覆盖。

8、运转时有粉尘发生的施工场地,如拌和站、大型轧石场等投料器均设有防尘设备。在这些场所作业的工作人员,均配备必要的劳保防护用品。


(四)保护绿色植被措施

1、采取措施尽量保护公路用地范围之外的现有绿色植被,若因修建临时工程破坏现有绿色植被,在拆除临时工程时予以恢复。

2、施工期间破坏植被的面积严格控制,除了不可避免的工程占地,砍伐以外,不再发生其它形式的人为破坏。


(五)施工后期的场地恢复措施

1、恢复原貌

进场时会同指挥部、周边政府、村镇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进行检查,并作详细记录,完工后如发现产生破坏,无偿恢复原貌。

2、取土场防治区

根据取土场所在的地理位置及地形条件进行综合治理,主要通过坡面防护、防洪排水、覆土造地等措施。取土场在取土的过程中破坏了原有地表的自然坡度,形成了裸露坡面,因此应对其进行治理改造,对裸露面进行削坡,在开挖坡面上覆土造田,土地整治后植物防护,在开挖坡面坡顶设截水沟防治水土流失,恢复植被,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水土流失防治由被动控制到治理开发的根本转变,确保工程建设及运营期不发生大的水土流失。

3、弃土场防治区

应采取挡土墙、护坡工程以及综合排水工程和土地整治等水土保持措施。设置渣场排水系统,拦渣墙,堆渣后回填表土,表面平整,人工夯实,坡面植物防护,恢复植被。防治弃渣下泄,稳定边坡,恢复和改善土地生产力。

4、临时工程用地防治区

在施工中的临时占地,应将原有的地表有肥力土壤推至一旁,待施工完毕后,再将这些熟土推至恢复原有表层,以利于今后耕种。根据当地的自然情况,对裸露地除硬覆盖外,还应种植适合地区的常绿植物等美化措施,使公路建设造成的地表裸露面尽可能恢复植被。

5、信守承诺

恢复原貌产生纠纷时协商解决,做到互惠互利,妥善处理,留尾巴。


具体措施

为施工现场文明施工措施扬尘治理具体措施如下:

①工地主要入口、"三集中场地"、边通车边施工交叉路口均设置绿色围挡。②对易扬尘的临时便道、三集中场地与地方道路交叉口采用水泥混凝土硬化,并在场内出入口处设置车辆清洗设备,车辆驶出场外前先进场清洗。

③设置全封闭式搅拌楼,防止粉尘飞扬,场内道路全部采用水泥混凝土硬化处理,并派专人经常洒水湿润,防止扬尘;

④各责任区安装PM2.5/10监测设备,根据在线查看预警及时处理;

⑤做到扬尘治理个百分百:

a.做到施工区域100%标准围挡;

b.裸土及建筑砂石材料100%覆盖;

c.施工道路100%硬化;

d.渣土运输车辆100%密闭拉运;

e.施工现场出入车辆100%冲洗清洁;

f.建筑物拆除100%湿法作业

g.便道监控100% 

 


分享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