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德清 >德清动态

矢志改革创新 阔步奋进未来
发布日期: 2021-12-28 来源:德清新闻网

凛冽冬日,暖阳照耀。昨天,县委书记敖煜新带领下,全体县委委员、候补委员以及四套班子领导,前往莫干山会议旧址、中电科技德清华莹电子有限公司实地考察学习,随后专题研究科技创新工作,以此开启新一届县委班子的履职新局。

  两个不同的地方,核心内涵其实高度一致。对德清乃至全国而言,华莹电子、莫干山会议都是改革创新最具标志性的代表。

  1983年“德清模式”在华莹电子挂牌,“产学研”新模式自此在近四十年的发展中深化演进、生生不息。而一年后召开的莫干山会议,更成为中国经济改革思想史上的开创性事件,一大批中青年学者在会上自由绽放创新意见,以思想之力影响中国发展。

  作为新一届县委班子的第一次集体活动,选择前往这两地感悟历史,传递的信号十分清晰而强烈:就是要让改革创新成为德清大地的厚重底色、莫干山谷的时代强音,成为德清各级班子、领导干部的内在气质和鲜明标识,以抓改革创新带动全局发展。

  “聚力打造‘改革创新高地品质生活新城’”是县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的目标。作为德清未来五年发展的主攻方向、主要抓手和方法路径,把改革创新放在发展的首要位置,其实也是一以贯之的生动呈现。

  为何要如此重视?道理不言而喻。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启示我们:改革创新始终是我们发展的最大动力和强盛活力。

  回顾历程,一次次探索、一次次开拓,让改革创新的“基因”不断植入到了德清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逐渐形成了“国际现代貌、改革活力心、文明气质魂”的县域内核。如今的德清,综合实力位列百强县第36位,预计今年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600亿元大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美元大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003年6月3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华莹电子调研时,高度赞扬了德清首创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如今,华莹电子瞄准行业科技前沿,深入开展“产学研”和产业链合作,在创新人才、创新项目、创新平台等方面持续发力,率先突破了制约国内射频声学滤波向高端发展的低温漂芯片工艺和晶圆级封装技术,已经成为国内5G声学滤波器领域的标杆企业,2021年企业销售额预计达到9亿元。

  “华莹电子有好几次遇到了发展瓶颈,最终都是依靠改革创新涅槃重生。”历经企业20余年发展的总经理助理施旭霞,深刻理解着改革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意义。她直言,几次困难时期因为产品被替代,如果不进行改革创新,企业就无法走到今天。无论是最初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合作,还是后来与中电科技集团合作,正是敢为人先、敢于革新的精神,华莹电子才能将人才、科技、资金引进企业,并不断激发出向前发展的内生动力。

  1984年的莫干山会议选择德清,只是巧合,还是受前一年“德清模式”的影响?这次会议实现的思想创新,让会议真正归回了本源功能,其价值也在日后的发展中不断彰显。如今,这次会议不断被重视、纪念,正是因为其具有的思想符号性意义。

  可以说,改革创新的思维,就是充满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贯穿着鲜明的问题导向。

  环顾四周,我们不得不承认,区域竞合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各地发展的脚步飞快。为此,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着力破“能级量级瓶颈”之局、“优质供给不足”之局、“识变应变求变能力”之局。因为,德清已经清醒地看到了自身在经济社会发展上的短板和问题。

  “只要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我们要坚决支持;只要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我们要坚决突破。”县委书记敖煜新掷地有声地说。因为,真正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的改革与创新,本质上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大胆作为。

  破局发展,不仅需要在思想上更加重视改革创新,还要在行动上更加积极主动作为。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实施“创新裂变”计划,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县、创新强县首位战略,加快释放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乘数效应、裂变效应。

  在具体的路径和目标上,报告也十分明确:打造标志性创新平台、培育引领型创新主体、建设枢纽型人才基地、塑造高效能创新生态。

  事实上,德清有着改革创新的良好基础、明显优势、难得机遇。列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和湖州市“五谷丰登”计划,德清的发展已然融入到更大格局中。不仅如此,从高新区到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北翼中心,从地信智慧城到莫干“论剑谷”,德清不乏创新平台。

  因时乘势,在未来的发展中,德清将着力发挥好这些高端平台的集聚效应,重点在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体制共融、平台协作、利税互通、社保接轨、资源共享等方面取得突破,真正凸显高新区“主平台”、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北翼中心“主引擎”的作用。而作为城西科创大走廊北翼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信智慧城要进一步做大“地理信息+”产业,着力打造全球“地理信息+”的创新策源地。

  与此同时,德清将加快落实“五谷丰登”规划布局,秉承莫干山会议的改革创新精神,加快打造莫干“论剑谷”,加速打造“环莫干山创新圈”、“环下渚湖创新圈”等,推动实现“科、产、城、人、文”融合发展,让绿水青山释放出更多的美丽经济。

  “保持财政科技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26年,研发投入强度到4.5%”这几个简单的数据,就可以说明德清给予创新的大力支持。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相信,高擎改革创新大旗的德清,将以改革激发动力,用创新擘画未来,加速向现代化奔跑。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