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德清 >德清动态

县市场监管局“数字化”服务百姓更贴心 菜场“智慧化” 外卖“可视化”
发布日期: 2021-12-09 来源:德清新闻网

家门口的农贸市场与数字化改革有何关联?对于天天要出门买菜的武康街道居民章顺玲而言,出门前可以用微信查看菜价与各种优惠;买菜时,能顺便查查社保、交水电费,种种实实在在的好处与生活习惯的小改变,便是这位老人眼中的答案。

  今年以来,县市场监管局以数字化为牵引,持续深化“互联网+”对基层民生实事微改革项目的优化促进作用。从大型农贸市场智慧化软硬件改造,到高效推进“浙江外卖在线”应用,再到启用并升级“食品安全人工智能信息化监管系统”,数字化改革所带来的民生红利,正从一串串数据,化作德清人民筷子下与舌尖上的踏实与幸福。

  菜市场化身市民、商户的“办事大厅”

  “有了这个服务台,就能一对一服务,太方便了。”最近一段时间,章顺玲在新发地农贸市场买菜时,发现了该市场不少惊喜“彩蛋”。智能显示屏上每日菜价、食品检测结果等信息来回滚动着;每个摊位都实现了移动支付,通过“一户一码”顾客可以准确了解商户的各类信息;全新打造的服务台集合了诸多便民服务功能,水电燃气费用缴纳、交通违法罚款缴纳、社保查询等功能。

  买完菜,顺便交了水电费、查询了参保信息后,章顺玲满意地离开了菜市场。“都是一站式的,比如交水电费、摊位租赁、签合同等,在这里办事很方便,最多跑一次。”该市场相关负责人冯国熙说。

  据了解,今年2月起,县市场监管局对辖区3家大型农贸市场进行智能化改造升级,历时4个月后,投入超200万元的智慧化软硬件新型农贸市场为消费者带来了购菜新体验。改造后的农贸市场配备智慧管理系统与经营户“全周期管理”服务事项办理功能区,集市场物业管理、用水用电用气费用缴纳、经营户管理等13项功能于一体,可直接实现市场服务“一件事”全流程就近化办理。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新发地农贸市场还开通了线上购菜服务,市民只需手机上点一点,便可以从线上农贸市场下单,实现新鲜菜品闪送到家。

  外卖在线+智能监管系统构建食品安全“双保险”

  昨天,在舞阳街道一小餐饮店内,负责人陈权拿出手机,通过“浙江外卖在线”平台上传“每日填报”一栏的索票索证、餐用具消毒等信息,并通过“阳光厨房”选项查看接入在厨房区域的摄像头是否正常。“所有菜的进货凭证及餐具消毒情况都要拍照上传‘打卡’,方便追溯管理。”据陈权介绍,该平台还详细记录了店内食安承诺书、健康证明、小份菜推出等信息,实时更新。

  11时30分,该店陆续接到外卖订单,后厨开始了一天忙碌的“直播”。最后,陈权将一份份加工完成的菜品打包,在包装口贴上封签并拍照上传平台,等待外卖员取餐配送。另一边,订餐的消费者可登录“饿了么”“美团”外卖平台,选择该店后,点击页面中的“商家”“阳光厨房LIVE”,在线观看商家后厨食品加工全流程实景。陈权坦言,自从有了“阳光厨房”这个“活招牌”,店里生意越来越好,顾客评价她家的食品是“看得见”的放心。

  今年8月底,浙江省正式上线“浙江外卖在线”平台,该平台全流程监管,可实现从后厨到餐桌、从加工到配送、从线上到线下、从商家到骑手的全链条闭环管理。截至当前,共有1200余家网络餐饮单位全部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我县网络餐饮“阳光厨房”建成率、在线率两个指标均位列湖州全市第一。

  同时,该局还对“食品安全人工智能信息化监管系统”进行升级,通过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智能化手段,餐饮单位登记许可、日常排查、风险隐患、问题整改和动态检查等基本信息一目了然,为相关部门精准监管、靶向执法提供强大依据与支持。

  县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数字化改革打造了各方共赢的平台,既高效保障了消费者的各项权益,又对商家产生了有力且立体化的监管。下阶段,将继续积极作为、多措并举、多方发力,进一步巩固我县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