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下硬骨头 腾出新空间 乾元打好园区改造提升硬仗首战 | |||
发布日期: 2021-03-02 来源:德清新闻网 | |||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效用地。老旧工业园改造提升就是一场向土地要效益,力促产业升级的攻坚硬仗。新春伊始,乾元镇乾龙工业功能区,政府回购的100多亩土地正在拆旧建新,这也意味着该镇园区改造提升硬仗取得了阶段性成功。 工业重镇的“再出发” 2月27日,全县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中,总投资4亿元的建州聚诚智汇创谷项目在乾龙工业功能区开工,成为乾元镇今年首个节后开工项目。该项目容积率为2.1,投资强度583万元/亩,以无人机产业为重点,打造3.0产业社区,建成投产后年销售预计达到6亿元,税收2000万元。 土地日益紧缺的情况下,智汇创谷项目落地,正是得益于老旧工业园区改造提升腾出的新空间。 “乾元发展起步较早,面临的问题瓶颈也更早,发展空间受限,项目落地困难,向存量要空间是必然选择。”乾元镇党委书记陈兴江坦言,乾元必须通过改造提升,夯实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乾元一直是我县的工业重镇,乾龙工业功能区始建于1993年。然而率先发展也率先面临了发展的“天花板”。在1400亩的功能区内,厂房容积率平均仅0.6左右,只有一家企业容积率达到了2.0。2019年园区亩均税不到4.5万元/亩,仅是全县平均水平的15.7%。 特别是304省道沿线一带,作为功能区的门面,产业层次低、布局散、隐患多、环境差、改造难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可以说,工业园区的老旧已成为制约乾元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阻碍。 基于此,2019年3月乾元镇“再次创业”,率先在全县启动园区提升改造行动,为高质量发展开拓空间。乾元的破题选择,也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思路。去年,我县全面启动老旧工业园区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着力以此破解土地要素瓶颈。 淘汰落后势在必行,而这也是改造提升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针对304省道沿线的发展现状,去年乾元镇决心采取回购再出让模式进行彻底重塑。 “回购的企业中,很多都是租赁的,小的只有1亩多,大的也不超过10亩,对企业来说,自主改造真的很难。”乾元镇副镇长曹淼鑫说,但只要方向对,不怕困难多。 去年,乾元镇抽调20余名机关干部和职能站所负责人,深入了解企业情况,讲解政策,精准服务,帮助做好企业退出和转型工作。通过十几二十次的上门,企业也逐渐从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最终一家一家都完成了签约。 一年间,乾元镇回购土地100余亩,淘汰关停落后企业20多家。当前,老企业厂房正在拆除、平整,规划发展商贸服务和新兴产业。原来的低效用地“就地升级”,即将迎来新生。 腾笼换鸟的格局再塑 曹淼鑫介绍,预计3月底,乾龙工业功能区回购的土地就能完成拆除平整工作。照此测算,在不新增任何土地的情况下,按容积率2.0以上的要求,乾龙工业功能区产业空间就能增长3倍。 有土地、有空间,就意味着能为发展增添新动力。德清尚邑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是乾元的一家外贸型企业,去年企业产值销售超过了1亿元。在乾元推进老旧工业园区改造提升的过程中,企业就开始考虑增资扩产。 “企业每年都在增长,去年疫情下也有10%的增长,越来越觉得场地紧张。”尚邑总经理龚立锋说,老旧工业园区改造提升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计划购买土地扩产外,还打算对现有企业厂房进行改造提升,为企业扩大生产、新产品开发等工作提供保障。 乾元不少本土骨干企业也在计划启动“二次创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随着高新产业项目的引进落地,一幅新产业发展版图正慢慢拉开。 “我们项目按照3.0产业社区标准进行打造,2021年这块地上厂房全部建起来,项目可以入驻。”杭州建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俞阅龙说,作为乾元以首个无人机产业为重点的创业平台,目前智汇创谷已引进了十多个项目。 “我们要打造全县老旧工业园改造提升的样板。”尽管眼下改造正在持续,提升仍在路上,但发展已有了新的方向。陈兴江说,接下来乾元将承接好浙工大和智能生态城高端要素溢出,围绕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电光源等主导产业,加快培育创业创新动能,以重大项目蓄势赋能高质量发展,助力全县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