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教育局
当前位置: 首页
>站群导航 >县教育局 >政务资讯 >教育动态

齐读《红楼梦》 共解其中味——记湖州市高中语文新教材教学研训活动
发布日期: 2021-05-22 来源:本站原创

为了深入贯彻实施《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探讨《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在课堂的落地实施情况,分享交流《红楼梦》整本书的阅读感悟,5月19日至5月20日,湖州市高中语文新教材教学之《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专题研训活动在德清县求是高级中学顺利举行。湖州市100多名高中语文教师前来观摩交流。


5月19日下午,德清县教育研训中心高中语文教研员屠文杰主持了简短的开幕式。德清县求是高级中学常务副校长谢唯致欢迎辞。谢校长对与会的专家与教师表示热烈而诚挚的欢迎,也介绍了求是高中的办学特色与发展情况。

湖州市教科研中心主任、语文特级教师黄丽君发表了讲话。她首先对湖州市高中语文学科团队近几年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对其中优秀的语文教师进行的鼓励,同时也针对新课标新教材的教学提出了一些期望。尤其是《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她认为《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是一个难题,在教与学之中达到平衡是我们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能顾此失彼;要通过从《乡土中国》到《红楼梦》的教学,不断开拓视野,跳出固有思维模式,实现学情链接。黄主任简短但却独到的讲话博得了与会教师的热烈掌声。

研训活动主要有两大版块。

其一是课堂教学观摩研讨。

德清求是高中的洪淑瑶老师展示的课例是《淡极芳更艳 雪砌牡丹花——人物形象探讨之薛宝钗》。她在教学设计中,通过让学生在理解薛宝钗的基础之上即兴续写歌词,从而实现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任务。整节课分别从赞美、批判和同情等不同角度,让学生提升批判思维品质,从而更深层次的理解人物复杂性和多样性。



德清高级中学胡平老师的《风口浪尖的位子,八面玲珑的性子——浅析王熙凤人物形象》一课,通过"情景—项目—活动"三步骤循循善诱,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对待问题追根究底,引得在场的听课老师赞叹不已。



湖州中学王立杰老师以"却道红楼真性情——透过王熙凤看人物性格多样性"为题,通过初看凤姐—细看凤姐—再看凤姐进行深度整合和归纳,从质疑和发现中体会凤姐人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让学生学会批判性思维。

安吉高级中学马岚老师的《<红楼梦>钗黛诗词赏读》,通过钗黛的《咏白海棠》的对比,就其中显露的人物的情趣和性格进行仔细讨论,细读品味其诗词的隽永之意,使学生更深入了解人物形象。



长兴中学黎越老师的课例《从零到一——‘探’寻杏花‘春’的人物形象》,整合了《红楼梦》第三、五、二十二、三十七、三十八、四十、六十三回和第七十回,通过王熙凤和薛宝钗的映衬来突出探春全能的女中豪杰的人物形象,让学生在对比和发现中学会批判思维。黎老师还引导学生回归书本,从生活琐事中找寻所需要的信息,帮助学生静心思考,自由表达,以开放的心态走近每一个人物,课堂良好的师生互动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



五堂精彩的《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展示课引发了与会教师频频点赞与讨论,湖州市高中语文教研员刘春玲也对这几堂课一一作了精彩的点评。


第二个版块是教师读书分享,这也是本次活动的一个创新举措,目的就是激发鼓励语文教师多读好书,好好读书。

吴兴高级中学俞晓瑾老师的《"痴"人说"梦",侃侃红楼"》,带各位老师走进《红楼梦》这本百科全书。俞老师提出作者曹雪芹游目骋怀之格局,《红楼梦》作为他人生的写照,作者却敢于面对生命中的失败。文章中没有偏颇,对所有人物一视同仁,无喜欢无厌弃,客观呈现所有人物的自然状态,这也是使我们能身临其境的重要原因。《红楼梦》作为享誉世界的名著,其地位注定它要在生命两极和盛衰两极之间让读者体悟人生。



德清高级中学周晓萍老师以"千里东风一梦遥,万般悲喜同幻缈"为题,提出三个重要观点,一是人物之间相互映衬,文章中处处有伏笔,不断发现两个人物或多个人物彼此勾连二是生命两极和盛衰两极。作者能坦诚面对生命,包容万物。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三是如何分清贾府和大观园。要仔细体会贾府和大观园其实是两个世界是正面和背面 ,分别代表情和秩序,虽然世俗力量的冲击使荣国府分崩瓦解,但依然为我们呈现了一个远离世俗的美丽世界。



长兴金陵高中陈飞老师以"梦里红楼事事珍——《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浅见"为题,认为《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应分为读红楼梦和教红楼梦。同时陈老师以《红楼梦》中封建礼法为切入点,另辟蹊径,为各位老师带来新想法,并提出了差序格局影响圈子大小的看法。



湖州二中贾桂强老师以"核心素养视域下《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三个维度"为题,通过三个维度——教什么,如何教,教的结果,化繁为简的为各位老师提供思路,指出整本书阅读教学应努力实现从碎片化千层到整合化深度的过渡,并以此提出生长型课堂的四个维度。


湖州市教科研中心高中语文教研员刘春玲为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刘老师针对《红楼梦》学生如何读和教师如何读两个问题提出,其一应构建多样读书情境,大致为学习情境、任务情境和闲暇情境三类,引导学生再读、三读《红楼梦》,让学生体悟人生哲理,理解中国文化,用真实阅读推动整本书阅读,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其二读有关整本书阅读的专业书籍,读与这本书相关的书,也可以多多关注人物和主题的研究成果等。



本次研训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刘春玲老师代表市教科研感谢求是高中的精心准备,感谢开课交流的教师,感谢所有与会的专家同行。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正因为有扎实教研活动的开展,德清县求是高中的教学水平一步一个台阶的大步迈进,教师的专业素质不断提高。本次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校领导的大力支持,离不开教研这一最大的专业发展平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成长。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