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德清 >图片新闻

氢航科技借势“双碳”战略积极拓展氢燃料电池应用
发布日期: 2021-08-17 来源:德清新闻网


“功率正常、电压正常;排气口无结冰,电堆各处温度分布均匀。”在新疆某海拔1000米、气温零下20℃的山顶,氢航科技氢动力多旋翼无人机进行着低温飞行测试。雪花飞舞间,从起飞到落地,无人机的飞行数据第一时间传回地面,伴随着一阵欢呼:“测试圆满成功!”

  回忆起年初的这次低温飞行测试,浙江氢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海力记忆犹新。“风冷电堆无人机能够在零下20℃的低温环境下启动和稳定飞行2小时,同时还可以带动300W应急照明灯工作,在行业内可以说处于领先水平。”

  而赋予该无人机长航时、高性能运转的正是企业的核心技术——氢燃料电池。“氢燃料电池是一种为飞行而诞生的技术。”刘海力介绍,比起传统的动力驱动——锂电池,氢燃料电池的系统总能量密度是其3~5倍,大大延长飞机航时。

  “我们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用碳纳米微孔堆叠等专有技术开发了高适应性燃料电池,把电堆功率密度提高40%。加上各类环境技术的综合运用,才得以刷新氢燃料电池作为航空动力的新纪录。”刘海力介绍,企业自主研发的氢燃料电池通过各类外部环境测试后,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千岛湖水面巡逻。另外,突破普通电瓶车最长距离行驶60公里的局限,企业的氢狼1号氢电摩托车,最长距离可行驶1000公里。

  不仅如此,氢燃料电池还被视为交通运输“脱碳”的关键。“它的产物只有水,不会产生任何有害排放,这就意味着它的发展与当下‘碳中和’的大背景是契合的。”刘海力坦言,“双碳”目标背景下,氢能作为新兴战略性清洁能源是工业体系、能源结构转型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技术和市场已经摆在眼前,但要推动大规模应用,还需要付出巨大的创造力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刘海力深知,发展氢燃料产业,不仅是燃料电池本身的技术攻关,还需要深入下游市场了解需求,为氢能找到科学有价值的应用。“赋予我们信心的是,在上游,有宏观政策为氢能作指引。在下游,政府和我们这些企业正在合力探索应用场景,当这些力量汇聚在一处时,产业链便得以延伸、拓展。”

  就在近日举办的中关村氢能发展论坛上,与会专家反复强调了氢能产业对我国能源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性。中国手握着开启万亿氢能市场规模的钥匙,在巨头眼中这是一片尚未开发完的沃土,而对于氢航科技来说,这也同样是一片能成长为龙头级企业的土壤。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