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溪街道探索公益良性循环路 | |||
发布日期: 2022-12-20 来源:德清新闻网 | |||
近日,家住狮山社区的残疾人姚盘芳在家庭医生的上门服务下完成了血压、血糖等检测。姚盘芳今年69岁,行动不便的她常年卧床。得益于幸福阜溪公益基金会,像姚盘芳这样的老人与家庭医生团队免费签约,在家就能看病就医。 2017年,幸福阜溪公益基金会成立,这也是全国首家县域范围街道层面的公益基金会。如今,依托基金会组织设立的“社区公益基金”在阜溪街道遍地开花,它把公益资源流转到社区,对接居民需求,解决群众身边的“小急难”问题,促进基层善治,让居民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幸福。 幸福阜溪公益基金会“公益模式”自带“长期主义”基因,致力于提升受助对象的“自助”能力,确保公益达成有效闭环。以“授人以渔”为宗旨的“欧诗漫”青年创新创业单项基金是公益闭环的典型案例。该项目通过创业基地帮扶、产业人才培养、搭建助农渠道等措施,帮助社区经济困难家庭增加致富途径,切实减负、增收,改善生活状况。 安徽人老李,来德清已经十年了,去年刚刚在保利原乡买了房。前几年还在工厂流水线上工作,通过该项目的帮助,老李在兴山社区开起了一家副食品店,现在他把孩子也接到德清上学,算是在这里真正安了家。 “街道有很多新居民当店主,基本都是自主创业的。”幸福阜溪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罗书洋说,只要你沿街走一遭,除了当地农家菜,贵州烧烤、江西小炒,都能看到。如果他们在经营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直接找到村里或者街道,通过公益基金,街道会尽可能提供帮助。 如今,副食品店变成副食品厂,也为老李带来了较大收益,除去必要支出外,他将剩下的资金用到了回报社会和帮扶残疾人身上——比如疫情期间捐款、慰问残疾群体等。从“受助”到“自助”到“助人”,幸福阜溪公益基金会不仅帮助老李改善了生活,还为公益事业注入了新力量,形成良性循环。 在12个村(社区)、50多家爱心企业、200余位爱心人士和乡贤的支持下,该基金会设立21个单项基金,并广泛开展“微心愿”活动,有的为低保边缘家庭老人提供免费午餐,有的为大病家庭送上温暖,有的为困境儿童家庭链接教辅培训、心理辅导资源……精准解决困难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罗书洋介绍,“社区公益基金”项目大多由社工机构承接,如“百岁老人志愿服务”“困境妇童援爱行动”“残疾人群社工服务”等,重点发挥社工专业优势,针对帮扶对象的实际情况,链接多方资源给予帮扶,使受益群众覆盖率达60%以上。相比传统慈善帮扶,社工的加入有效提升了慈善服务品质。 在“社区公益基金”的背后,汇聚了一群热心公益的志愿者。如阜溪街道三桥村,不仅基本实现了小额捐助不出村,而且这里还有强大的志愿服务力量——有连续多年为村里老人免费洗发、理发的好村民,有几十年如一日贴心呵护老人的“阜溪孝子”,有脱困后年年捐款的爱心人,还有因受慈善帮助而奋发向上的学生……让家园变得更美好是他们共同的心愿。 目前,幸福阜溪公益基金会募集资金已超过1200万元。幸福阜溪公益基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还将持续践行公益行动,点亮更多人的生活,以善待之心更好地回馈社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