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教育局
当前位置: 首页 >站群导航 >县教育局 >政务资讯 >学校快讯

构建学本课堂 推进互学共研——德清县义务教育第六教研共同体逸夫小学展示周活动
发布日期: 2022-04-30 来源:本站原创

为深化教共体学校合作交流,促进学校品牌项目建设与内涵提升,促进课堂教学研究与课改热点研讨,结合第八党建联盟“互学共研同心圆”主题,德清县逸夫小学于4月27日至29日承办德清县义务教育第六教研共同体“构建学本课堂,推进互学共研”展示周活动。第六教共体学校近100位学科教师参加本次此次活动。

4月27日上午,数学专场展示活动在同步课堂教室举行。县教育研训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员陈宏娅老师莅临指导。陈蕾老师执教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基于对学生充分的前测,本节课从学生不认识的人民币入手,找到认识人民币的方法;在人民币的分类中,发现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基于学生的前置作业——购物记录单,体会生活中的元、角、分,以及各种面值的必要性。

王丹霖老师执教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一课,用大任务驱动学生自主检索百以内数的认知经验,引导学生自主比较4幅作品的异同,使材料之间形成结构关联,将百以内数的计数规则迁移至万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在操作中发展思维,进而自主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

课后,县小学数学教研员陈宏娅老师对这两堂课进行了精彩点评,对两位执教老师课堂中展现的亮点予以充分的肯定,同时也就课堂中的某个问题或某个细节交流了自己的想法。最后陈老师从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起始课这个角度对大家作了指导,提出教学设计一定要从学生出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思考,多积累。

4月27日上午,英语专场展示活动在澄怀报告厅举行。县教育研训中心小学英语教研员张琼老师莅临指导。

徐宁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下册《PEP6 Unit4 When is the art show? B Let’s talk》。本节对话课秉持着整体呈现的理念,通过歌曲直接导入主题,之后通过展示课文插图,设计了一个他们Mike与Chen Jie始终在讨论生日的情境,引导学生沉浸式学习。依托这一主线,让学生能够在完整的情境中不断探索、分析、感知语言。同时渗透文化知识,让学生知道不同国家之间有着不同的生日习俗,帮助学生建立起跨文化意识。

张萍老师执教三年级下册《Unit5 Do you like pears? Part A Let’s talk》一课。张老师利用教材提供的Sarah和妈妈去超市购物的语境,通过看图猜、听音猜、看动画理解等活动来引出新句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在拓展部分适度延伸,引导学生创编、展示新对话,给学生提供一个合作交流的机会,助力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运用语言,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的运用。

课后,县小学英语教研员张琼老师对这两堂课进行了精彩点评,对两位执教老师的教学设计思路、理念给予肯定。同时,张老师强调了对话课需要体现语言交流的真实性,避免机械操练。应该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代入角色,真实扮演。在给学生语言脚手架的同时,也应该要结合真实生活,追加提问,拓展话轮。

4月28日上午,语文专场展示活动分设两个会场举行。县教育研训中心陈明亮老师、县小学语文大组成员邱丽芬老师莅临指导。

孙紫叶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一课。孙老师立足于传统节日,将识字融于生活,让学生感受字形的演变,用多样的方式构建有效的识字课堂。在识字基础上,带领孩子们徜徉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海洋,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去朗读、去背诵,真正意义上让学生有所触动,有所感悟。

   汤双霜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中的《我爱你,汉字》板块,她充分考虑到综合性学习的难度,从阅读材料入手,结合插图,逐步细化学习任务,利用微课示范降低学习难度。引导学生从汉字的历史文化和规范使用两方面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研究,从研究报告倒推研究计划的格式,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研究计划,为撰写研究报告奠定扎实的基础。

   薛丽平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下册的《古诗二首》中《池上》一课,薛老师带领学生在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懂诗意、背诵吟唱的学习活动中展开想象,感受诗中小娃的天真愉快,体会诗歌中的情趣和美好的意境,从而获得审美的体验和熏陶,为我们呈现了有趣的课堂。

沈小佳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下册的《古诗二首》中《小池》一课,课前她通过复习第一首古诗《池上》,导入新课。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学习古诗的好方法,为这次的古诗学习做铺垫。教学设计中通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来层层推进,一步步引领学生在朗读中明诗意、悟诗情,给我们带来了一节活泼有趣的语文课。

   课后,县小学语文教研员陈明亮和县小学语文大组成员邱丽芬进行点评。陈明亮老师指出:一年级的两节古诗课,很好地把握了低年级学习的规律和古诗文学习的特点,落实了单元重点,同时还体现了对传统文化古诗文的重视。邱丽芬老师认为:二年级的《传统节日》一课如同精致的刺绣作品,细腻的识字环节、细化的语言文字学习、细致的学习推进、润物细无声的传统文化熏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五年级的《我爱你,汉字》一课从学习走向活动,从活动走向实践,很好地体现了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4月29日上午,科学专场展示活动在同步课堂教室举行。县教育研训中心小学科学教研员徐敏老师莅临指导。

宋莲英老师执教的是四下《电路》单元第5课《里面是怎样连接的》。首先让学生学会用电路检测器科学地检测接线盒,认识通路和断路。再根据检测结果推测接线盒内部的连接方式。课堂上尽量展现学生的原有思维,让学生自己分析错误,找出准确的推理,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

沈国飞老师执教六年级下册《美丽的化学变化》一课,先是通过观察比较紫甘蓝浸泡在水和白醋中的现象,感受化学变化所呈现的本身的美;再通过了解人们利用化学变化创造出很多新物质,新物品,美化、方便我们的生活。最后通过视频资料了解塑料、二氧化碳等化学变化的产物会引起环境问题,认识到化学变化也会产生“不美好”的一面,人类要注意避免和解决。通过讨论对策,让我们的环境回归美丽。三个探索活动内容层层递进,学生在活动中会感受到化学变化无处不在,它与人类的生存、生活紧密联系。

课后,县教育研训中心小学科学教研员徐敏老师先组织听课老师议课,大家就两节课的设计与课堂呈现进行评议。之后徐老师逐一进行点评与指导,充分肯定两堂课的精彩之处,也指出了需要思考与改进的地方。徐老师建议科学老师要认真研习新课标,上好每一堂课,充分关注学生在科学探究中能力的锻炼、思维的发展;课堂教学不要急于求成,而是要站在儿童立场,以学生参与学习的视角,设计有梯度的有思维层次的教学活动,引领学生充分展开合作与探究,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科学思维,助推学生核心素养的积淀与发展。

4月29日上午,音乐美术专场在澄怀报告厅举行。县音乐大组成员胡芳老师、县美术大组组长孙小涟老师莅临指导。

杨月娇老师执教四年级美术课《良渚古玉》,课堂活动设计精巧,紧紧围绕良渚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器物——玉器展开,并着重介绍了玉琮、精神图腾神徽纹和其它玉器。讲述过程贯穿玉石到玉器变化的过程,渗透古时候人民精湛的技艺,最后升华主题凸显了美术课特有的文化内涵。

王景老师执教三年级音乐课《春》。课堂中,王老师让学生体验速度、情绪、旋律,享受音乐带来的美感,在欣赏过程中逐步注重学生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培养。通过乐曲结构的分析,以及律动、表演、想象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到春天的美好韵味。在场的每一位孩子和老师都沉浸在充实又富有趣味的音乐课堂中。

观课结束后,老师们对两位上课老师呈现的精彩课堂进行了热闹的评课议课活动。县美术教研大组组长孙小涟老师认为,杨老师将这节课准备非常充分,结构清晰,上得有声有色。整节课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相信学生以后对传统文化会更有兴趣,更加热爱。县音乐教研大组成员胡芳老师认为,王老师的整堂课过程流畅自然,让学生哼唱并熟记音乐主题,采用不同形式让学生感受了乐曲所描绘的不同音乐形象,很好地让学生感受乐曲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本次学科特色教研展示周活动为逸夫小学教师创造了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鼓舞了教师们的教学热情,凝聚了团队的智慧,增强了教学研究的意识。相信老师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思考,不断改进,不断提升,深度构建“学本课堂”,为推进“优学在逸夫”品牌建设而努力奋斗。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