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索引号: 330521/2023-06015 发文时间: 2023-10-1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来源: 办公室 发布机构: 德清县文广旅体局
单位地址: 联系电话:
德清县文广旅体局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县文广旅游体育局将紧紧围绕聚焦十个力跨越新台阶”总体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推动文旅体深度融合、高效联动,走好新征程、创造新伟业

(一)聚焦政治建设,提升凝聚力。持续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论断,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明白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原原本本、全面准确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重大工作部署,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二十大决策部署上来。

(二)聚焦惠民宗旨,提升服务力。拓展公共文体场馆服务功能,推动优质公共文体资源延伸到基层,2023年计划提升改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项目30个、新增50个;新增乡村博物馆5家、城市书房3家、文化驿站3家;开展送书下乡不少于30000册、公益文体培训不少于20000人、送戏下乡不少于200场、文化走亲不少于200场,探索“进城看戏”,让群众享受高雅艺术。为全县公共图书馆流通服务体系的农村文化礼堂、农家书屋增设一键借阅服务、安装数字资源墙、提供听书、电子图书借阅,利用好“悦读德清一张图”广泛地服务读者。新建各类运动球场、户外运动设施60个,规划一批体育场地设施项目。

(三)聚焦保护传承,提升感染力。推进“丝、瓷、茶、珠、桥、舞、诗”文化资源整体性保护,促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点推进“源文化”项目建设,打造县域博物馆群标杆,形成“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的文化新地标。开展网络和新媒体传播,拓展各类非遗馆、博物馆和传习场所的数字化发展,将精心打造的非遗景区、景点、民宿、夜市等串点成火爆旅游线路。制定蚕桑丝织文化生态博物馆标准体系,出台各传承(研学)基地奖励政策,对市场化团队开展非遗类活动给予补助。拟推出“魅力非遗魂”系列活动。以育美德、育乡风、育匠心、育氛围为出发点,以德清摊簧、湖州三跳等本土传统戏曲曲艺为原型,大力挖掘传统剧目的魅力。进一步激活德清传统歌舞和灯彩舞的活力,创作、改编、提升具有代表性的系列广场舞。举办第三届德清县非遗少年说大赛,加大非遗进校园力度。

(四)聚焦文艺创作,提升亲和力。启动“文艺星火赋美”工程,深化全民“艺”起来活动品牌,开发城市街头艺术展演活动,推进民宿有约、艺术有约、名家有约、非遗有约等我们“德”有约系列活动,开展戏曲进校园、非遗进生活、歌声进家庭、文化进景区、艺术进商圈、艺术进街区、艺术进民宿、展览进场站、名师进驿站、慕课进手机等全民“艺”起来十进系列活动,提升艺术普及率。制定“一首歌、一支舞、一个小品、一场赛事、一批展示展览”五个一重点作品规划,及喜迎亚运、节日节庆、展示展演等常规作品规划,努力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

(五)聚焦产业推动,提升驱动力。启动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建设,推进下渚湖创建国家级5A级旅游景区,上渚山奇幻谷创建4A级旅游景区。推进露营营地景区化创建,引导露营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培育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露营基地。以“IP+”模式创建文旅品牌,围绕洋家乐、欧诗漫、瓷之源、赵孟頫管道升等IP,开发一批文旅融合项目和旅游商品,积极推向市场。打造文旅休闲街区和消费集聚区,持续开展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工作,培育一批地域特色鲜明、文旅商深度融合、消费带动作用强,具有浓郁“德清味道”的集聚区。加快推进新市古镇运河新南天地、江南瑶坞度假区(一期)、原飨度假村等项目竣工投运,阜溪水街综合体、银泰城商旅综合体、莫干山旅游综合体、裸心生态村等在建项目建设,2023年实现续建项目40个,竣工项目20个,新开工建设项目15个。

(六)聚焦健康理念,提升吸引力。以数字体育为载体,助力健康德清建设,建立国民体质监测站,开展日常国民体质监测和运动处方相结合工作,推进体医融合。深化推进场馆服务大提升,强化智慧场馆驾驶舱使用检验,大力推进场馆服务大提升智能化、智慧化、便捷化等八大提升计划,组织开展“中心运动汇”系列群众性健身活动。以智慧场馆驾驶舱为平台,组织开展“健身体验官”活动。做好亚运赛事保障工作,组织开展“我与亚运同行”等主题活动,聚焦个人参与、服务亚运工作的历程和感受,动员更多社会力量投入亚运服务工作,营造全员支持亚运会的良好氛围。

(七)聚焦民宿产业,提升领导力。分析民宿样本数据,整合民宿管理公司、线上代运营等资源,推进民宿资源有效整合、细分、良性发展。继续推动等级民宿选树,培育创建省等级民宿不少于15家、主题(非遗)民宿不少于1家。完善民宿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民宿管家职业技能评定规范,做好主题民宿评定办法、未来民宿建设指南等系列标准、规范的落实和实施,完成“民宿管家”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制定,开展“民宿管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打造全国首个认证民宿集聚区,确保莫干山在标准体系建设领先。莫干山有宿,不至于宿。以民宿为窗口、平台,实施“五百五千”工程,将民宿打造成各具风格的美食宴、各具传承的非遗技艺、各具匠心的伴手礼、各具特色的小市集、各具主题的莫干民宿。

(八)聚焦规范监管,提升保障力。积极推进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平安文旅建设工作。进一步规范审批服务行为,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助力优化文旅营商环境。创新文化旅游市场综合行政执法监管模式,明确执法人员岗位工作职责,建立完善执法规范、行政执法管理等各项制度。以“亚运保障”为重点,强化市场安全常态化监管。持续推进“互联网+监管”,充分利用“浙政钉·掌上执法”APP,组织开展文化、旅游、文物、新闻出版等领域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双随机抽查等执法检查。加强服务监管力度。开展行业乱象整治工作,重点针对旅游文化市场经营场所、网络文化市场、在线旅游产品及信息、“不合理低价游”及非法经营旅行社业务等方面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确保文化和旅游市场健康安全有序。

(九)聚焦数字改革,提升创新力。围绕“做大产业”和“提升品质”两个重点,打造升级版“玩德好”小程序。个性化订制“吃玩住行”一站式本地出行体验。推广智慧图书馆、博物馆藏品数字展示系统、体育中心智慧场馆等已建的场景应用。加快推进“舒心游”“安心玩”“暖心榜”等场景建设,谋划“未来度假、未来营销、未来治理”等应用场景,服务游客“快进漫游”,实现游客“多玩一天、多住一晚”。以“文旅数字大脑”“文旅驾驶舱”为依托,推送山地应急救援为核心的“安心游浙山”服务系统,推动实现从“数字”到“数治”的新生态。

(十)聚焦亚运盛会,提升影响力。继续聚焦“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充分发挥城市亚运”“品牌亚运效应,借亚运东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品质生活新城”。围绕亚运会倒计时、亚运火炬传递等重要节点制定相关宣传方案,做好球童选拔,谋划火炬传递路线开展亚运会整体形象的系统策划和实施工作。加强赛时转播对接,与主流影响力媒体(含新媒体)开展亚运会宣传和舆情引导合作工作,做好亚运会知识普及、公众参与让德清成为运动之城休闲之都度假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