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德清 >德清动态

德清桑叶龙亮相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式
发布日期: 2023-10-24 来源:德清新闻网

10月22日,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正式拉开帷幕。当晚6时15分,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作为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德清桑叶龙精彩亮相——由康乾街道金鹅山村桑叶龙灯队参演的《力量》,给现场观众带来了震撼的观赏体验。

随着音乐响起,来自德清、临安、萧山、余杭、金华等地的9条龙鱼贯而出,金鹅山村舞龙队的演员们铆足了劲挥动着舞龙棒,桑叶龙身披“绿甲”,舞动在大莲花的世界舞台上,气势磅礴。传统民俗文化走进亚残运会,为了能更好地展现湖州德清的绿水青山、风土人情,在此次演出准备过程中,演职人员们对原有的节目进行了调整,“游龙”“抢龙”“龙腾四海”,演出过程中,金鹅山村桑叶龙的完美演绎,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桑叶龙也曾走过一条艰辛的创新之路。金鹅山村民间舞龙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至南宋时期,这个传统习俗也一直被保存至今。眼下,金鹅山村共有两条“龙”,一条是“金鹅老龙”,另一条就是“桑叶龙”,由村里的青龙演变发展而来。2000年前后,队伍的领队童宝松在原有青龙的基础上,将其创新成了颇具江南特色的桑叶龙。

这条龙长22米,共11节,龙身用竹篾编织而成,之所以名为桑叶龙,是因为龙身上的片片龙鳞都被做成了桑叶的形状。“德清的老百姓从前靠栽桑养蚕为生,桑叶龙寄托的,就是大伙儿对来年蚕桑丰收的期盼。”今年72岁的童宝松是这支桑叶龙舞龙队的队长,他从13岁开始参与舞龙表演,一舞就是近60年。“早些年我也舞,这几年舞不动了,做起了指挥。”

“锣鼓一响,家家户户锁门。”童宝松一句话道出了金鹅山村舞龙的火爆场景。每年春节,舞龙队都会上街表演,意为“讨彩头”,被看热闹的村民围得水泄不通。这样的传统时至今日也没有丢。作为民俗文化,80%的金鹅山农户会舞龙技艺,其中不仅有六七十岁的老师傅,也有年轻的博士和青年创业者。在此次的16名舞龙队员中,就有3名30岁以下的年轻人,他们都是这项技艺的接班人。上阵父子兵,在这支登上“大莲花”舞台的队伍中有一对父子——28岁的儿子童结民和他62岁的父亲童金奎。“这对我们父子来说是个非常宝贵的经历,我也会将这门手艺传给下一代。”童结民说。

丝绸是江南历史之根,经济之基,种桑养蚕展现了村民辛勤劳动的精神。桑叶龙上的绿色丝绸,既庚续了传统的舞龙文化,同时又寄望了乡村的发展。通过艺术乡建,金鹅山村立足“民俗艺术村”已成立了童宝松工作室,向周边进行舞龙文化的培训和推广,金鹅山村乡风文化馆专门展示展览金鹅山老龙和桑叶龙的制作过程和成果,让更多的人了解金鹅山舞龙文化。同时,鼓励舞龙队参与各类表演及文化活动,吸引游客和艺术爱好者。

近年来,桑叶龙频频现身国际舞台,以其巧妙的设计、精湛的工艺、独特的表演艺术蜚声中外,2008年曾代表浙江参加《中国故事》奥运文化展示活动,此次又走进亚残会开幕式现场,向全世界展示了金鹅山的传统民俗文化。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