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德清 >德清动态

集成服务 数智赋能 德清县社会治理中心功能又升级
发布日期: 2023-10-30 来源:德清新闻网

走进一扇门,能解万家忧。

在武康街道后溪街387号,有一幢灰白色的小楼——县社会治理中心,由原矛调中心迭代升级而来。眼下,中心正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资源更集成,机制更优化,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整合部门、社会帮扶资源进驻中心,同时进一步强化一窗受理的源头分类功能,通过拓展延伸“最多跑一地”改革,让中心真正成为纠纷吸附地,使新时代“枫桥经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站调处解民忧认准这扇“门”

天刚亮透,市民蔡女士就来到县社会治理中心,领了号气呼呼地坐下。一声“叮咚”响起,蔡女士立即来到法律援助窗口前,说了一堆话,情绪激动。窗口的工作人员耐心听着,终于明白了她的烦心事。

一年前,蔡女士与河南省周口市某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建立劳动关系,后被派遣至浙江工作。在一次工作中,蔡女士不慎被机器压伤左手,经鉴定为十级伤残。虽被认定为工伤,但由于用人单位未给蔡女士参保,不仅无法享受工伤保险及医疗待遇,在治疗过程中,她又被诊断出癌症。一边没有收入来源,一边是高昂的治疗费用,这笔迟迟拿不到的工伤赔偿却是蔡女士的“救命钱”。

弄清了“病症”,工作人员开始“对症治疗”。由于事情较为棘手,导服台工作人员精确“分诊”,立即派件并引导蔡女士至二楼法律援助窗口,通过询问了解符合法律援助条件后窗口即刻委派专业对口的律师帮忙代理解决。在隔壁的劳动仲裁窗口,律师递交了代理当事人申请劳动仲裁的资料。从准备劳动仲裁申请材料、代理当事人申请劳动仲裁,到最终达成调解协议,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蔡女士终于如愿拿到了工伤赔偿。

看着赔偿款入账,蔡女士才终于放下心来,“百姓就怕遇到事摸不到‘门’,现在,认准这扇门就行!”

群众到县社会治理中心能“最多跑一地”,除了方便找“门”,还因为门后多了一个个给力的好“帮手”——重新启用的县社会治理中心,有信访、司法、公安、纪委等25家单位进驻,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2345政务服务热线、劳动人事仲裁院等14个业务平台受理,吸纳医调委、婚调委、金调委等专业性调解委员会,设立“德清嫂”“田芳”“老施”等品牌及调解工作室,形成了人民调解先行、职能部门处置、司法力量托底的格局。

“25+14+8”的体系架构,切实打通了“访-调-仲-诉”全链条,实行“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接待、一揽子调处、一条龙服务”,县社会治理中心已成为矛盾纠纷调处的终点站。启用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县社会治理中心共“吃”进群众纠纷和诉求519件(含线上410件);“消化”功能也不错,目前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5.95%,群众满意率达99.59%。

一屏推动“治”理变“智”理

与接访大厅人来人往不同,位于5楼的县综合信息指挥大厅更加安静,但静中有动。大屏幕上,一组组数据正实时跳动,显示着基层网格员上报的问题排查清单,自动分拣出事件类型,实时监测运行情况。综合信息指挥大厅外,分布全县的16个端口通过“视联网”实时联通,决策辅助、指挥调度、应急处突的可视化指挥能够随时开启。

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期间,县社会治理中心作为杭州亚运会赛事总指挥部湖州赛事分指挥部设置场地,45名工作及运维人员组成专班,24小时不间断值班驻守,通过“基层智治综合应用”+“指挥调度模块”+“视联网”等系统组成的综合指挥平台,实现了“1分钟接受指令、3分钟联系当事人、10分钟内首批处置力量到达”的高效运转。

这些场景的背后,是德清强化数字赋能社会基层治理的决心。据县社会治理中心常务副主任陈海松介绍,依托“基层智治综合应用系统”,指挥大厅已经和13个镇(街道)基层治理四平台、636个网格实现一体化信息指挥调度。人大代表履职应用系统、重要企事业单位专属二维码、“110”“12345”舆情等数字化收集渠道都得到了有效整合。

“街道无法处置,需要县社会治理中心协调。”近日上午8时,县综合信息指挥室收到了一条平台流转信息。就在前一晚,人大代表通过履职应用系统,上报了一条关于武康街道千亩港绿道路灯灯罩内布满蚊虫的线索。由于问题需要其他职能部门协同处理,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工作人员将该信息流转至县级综合信息指挥室。半小时后,县综合执法局园林绿化管理处就完成了反映的灯罩的清理养护。最后由网格员进行结案核实,实现事件处置“闭环”不断链。

每天,在平台上流转的数据有近百条。在海量的数据支撑下,基层治理更能精准施策。通过梳理线上线下全县近一年来矛盾纠纷全量“分类表”,仅矛盾纠纷就被确定为32个类型,分别明确责任部门,厘清各部门职责边界,形成“解纷职责清单”,累计梳理清单20余个。

围绕运行监测、矛盾调处、分析研判、协同流转、应急指挥、督查考核六大功能定位,县社会治理中心已打造成功能齐全、权职清晰、协调顺畅、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综合性一体化平台。

在县一级“兜底”的前提下,能不能把中心的机制和网络向下延伸,推动矛盾化解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当地?依托村(社区)着重强化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机制,镇(街道)重点建立健全落实各项矛盾纠纷闭环处置工作机制,我县已建立完善“县、镇、村三级联动”调解机制,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格局。

社会治理的最好办法,就是将矛盾消解于未然,将风险化解于无形。下一步,县社会治理中心将发挥集聚资源力量的优势,把工作重心力量沉到群众中去,抓好源头治理、做好日常工作,因地制宜,集成创新,形成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德清解法。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