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教育 畅享家乡民俗风——禹越镇高桥中心幼儿园“节气教育”活动篇 | ||||
|
||||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二十四节气所蕴含的智慧,在教育中也有着极大的价值,为了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在具有家乡文化特色的节气活动中有感、有知、有乐,近日,禹越镇高桥中心幼儿园开展了一系列趣味生动的主题活动,让节气走进孩子的生活。 一、课程活动中含节气 各班教师在日常课程主题活动中,结合季节和节日,将传统文化的种子深播在孩子的心中,如在近日的“春分”节气中,教师通过短视频、绘本阅读、诗歌朗诵等形式,让孩子了解春分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有“日中”“仲春之月”之称,家乡在春分时节会做芽麦圆子、斗蛋等习俗,孩子们在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中了解春分,积淀关于家乡春分节气中的传统文化。 二、艺术环境中润节气 环境是无声的教育资源,在幼儿园的楼梯、走廊、大厅等不同环境,我们将在节气活动中生成的艺术作品,以悬挂、张贴、摆放等形式展示出来,让节气知识处处点缀与渗透。如在幼儿园大厅中,我们围绕“春之节气”和“家乡地方文化”,展出一幅幅、一张张、一件件极具艺术美和节气美的作品,让节气文化处处浸润。 三、实践活动中有节气 春季是踏青的好时候,也是拓宽眼界的好季节,我们利用社区资源,结合主题教育开展一系列走进自然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了解“春之”节气前后家乡的一些显著景色与特点,如孩子们在踏青中认识了家乡的野菜,看到了桑蚕树已经开始抽枝长芽,并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家乡春分期间的美丽景色。 最美是家乡,节气文化为家乡之美添上了浓重的一笔,让他们在一系列充满美与情的节气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积淀知识、拓宽眼界,同时,节气教育的领域整合,贴近生活,为孩子的综合全面发展提供了成长的“最近发展区”,让孩子们在有闻、有感、有触中获得多项发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