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文旅+”模式,“客流量”转化为“客留量” 我县文旅消费呈现新热点 | |||
发布日期: 2023-07-20 来源:德清新闻网 | |||
今年以来,全国文旅热点频频出圈。而在今夏的德清,随着测试赛、魔术秀、音乐节的持续举办,德清抓住时机不断运用“文旅+体育”“文旅+音乐”“文旅+夜经济”等一系列“文旅+”模式,“客流量”转化为“客留量”,文旅消费呈现新热点。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县接待游客808万人次,同比增长27.49%,实现旅游收入96.9亿元。 “凉资源”变“热产业” “这个地方消夏避暑太‘巴适’咯。”“连续四年,我都来这里避暑,跟老板都成朋友了。” 在莫干山镇劳岭村的一家民宿里,来自重庆的游客们你一言我一语谈论自己的避暑生活,民宿主陈海华正在厨房忙着切菜做饭。 “每年夏季都是民宿的旺季,来的都是老顾客,床位都被提前订完了。”2018年,陈海华开始经营乡村民宿,由于周边环境好、服务精细,每年都住满了避暑游客。今年42岁的何素碧是一名避暑“新人”,刚开始体验避暑生活的她,在朋友的推荐下,选择到德清莫干山避暑纳凉。“凉快、安逸。”说起自己的避暑感受,何素碧连连称好。“莫干山不愧是‘避暑胜地’,果然名不虚传!” 午饭后,何素碧和朋友一起驾车来到了位于四合村的鱼鳞坝。打水仗、摸鱼虾……一群人置身于这清凉的世界中,玩得不亦乐乎。四合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金敏介绍,2021年村里对原有河道增加了鱼鳞坝,如今这里已是网红景点,每年暑期都能吸引一大批游客前来打卡。 “来玩、来避暑的游客增加不少。”天际森谷山野度假区相关负责人说道。该景区内的“竹海漂流”项目全长3.2公里,全程采用玻璃漂流全视野透明设计,高度落差138米。从山顶到山底,随着360度旋转,秀美山水与漂流竞渡的激情碰撞,游客肆意感受沁入心脾的凉爽。据了解,入伏以来,一茬接一茬的游客来到这里避暑游玩,最高日客量突破5000人次。 演出、赛事持续火热 “因为音乐节,慕名来德清,果然是值得一游的好地方。”这个夏日的德清,演出市场持续火热,为了满足旺盛的市场需求,各类演出业态一派繁荣。 为期两天的2023莫干山奇幻音乐节,600张早鸟票1小时内抢空,1.2万张单日门票提前45天售罄,所有门票提前30天售罄,吸引全国各地乐迷3万余人次,创历年人数最多,同比增长140%,直接带动全县旅游消费破亿元。 在郡安里度假区,汇集众多音乐人的莫干山音乐节也如约而至。作为莫干山避暑季的首发站,音乐节带动了包括衣、食、住、行、游、购、娱等十几个重点行业的产业消费。 初夏时节,“盖世英雄”马术大奖赛在象月湖国际休闲度假谷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马术运动员、教练员、马术爱好者等近千人参加。占地2800亩,坐落于青山碧水间,依托“景区+”“营地+”的创新模式,象月湖致力于打造国际化户外生活方式综合体验地,成为以户外生活、户外运动、户外度假为标志的前沿高端度假品牌。在这里,游客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感受多种国际文化的交融,体验当下最IN的户外生活方式。从玫瑰园到马术俱乐部,从露营营地到有机农场,游客基本上可以“不出度假区,尽享欢乐事”。 此外,“韵味杭州”2023国际篮联三人篮球湖州德清挑战赛、“韵味杭州”第一届亚洲U16女子排球锦标赛等一系列专业赛事在我县举行,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来“打卡”亚运场馆。白天逛景点、品名茶,晚上看演出、观赛事,大幅促进了文旅消费,极大拉动德清消费活力,提升城市知名度,文旅产业发展的杠杆效应日益凸显。 点亮夜经济 激活消费力 微风夏浅,华灯初上。位于地理信息小镇的夜市,一天内最鲜活的时刻才刚刚开启。在这个拥有百余个摊位的夜市,商户们经营着各类服装、小百货等日用品;而徜徉其中的市民们,也总能淘到一两件自己的心仪之物,尽兴而归。 浸润着烟火气息的“夜间经济”,是城市魅力之一端。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外,集结了美食、良品、非遗民俗以及夏夜音乐的夜市,让老百姓直呼“夜德清”又回来了。在上渚山奇幻谷夏夜游园会,灯光市集、手作体验、露营烧烤、魔术快闪《奇迹秀》等诸多活动,让游客感受到盛夏的狂欢…… 晚上9点半左右,新市古镇沿河的商铺和茶庄依然门庭若市,低声交谈的欢声笑语,与一阵阵悠扬的器乐琴声交织在一起,与灯影里古镇的小桥流水相得益彰。“每天都有数千游客来到古镇,看到这一久违的场景再现,大家心里都非常高兴。”王启香在古镇经营一家茶糕店,入夏以来,她的茶糕生意火爆得不得了。 夜幕之下,德清大剧院内格外热闹,儿童剧、音乐会、话剧、德清非遗三跳书等剧目纷纷上演。以“文化艺术+”促动消费,德清大剧院今夏推出“缤纷童趣”(儿童剧)、“梦幻相剧”(话剧舞台剧等)、“山水乐章”(音乐会)、“经典梨园”(戏曲)四个系列,让市民乐享夜间文化大餐。 随着沉浸式、互动式、艺术式的夜间经济文旅模式不断涌现,德清“白+黑”的全时旅游模式也全新开启,这成为促进城市消费、提振经济的“金钥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