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索引号: | 330521/2023-04494 | 发文时间: | 2023-08-0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文件编号: | 德政发〔2023〕12号 | 发布机构: | 德清县政府办公室 |
单位地址: | 联系电话: |
高新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县府直属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国发〔2022〕11号)(以下简称《纲要》)、《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22〕30号)、《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湖政发〔2022〕22号)等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德清气象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德清气象高质量发展,为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加快打造“改革创新高地、品质生活新城”,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德清答卷提供有力气象保障。
(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现代气象体系,灾害性天气监测率、预报准确率、公众服务满意度走在全省前列,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数字化、智慧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加有力。到2035年,高水平实现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基本实现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
二、主要任务
(一)健全气象灾害防御机制,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推进气象灾害风险多部门联合预警,完善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为先导的极端天气“五停”“五断”等联动机制。建立健全高级别预警信号面向各级党、政负责人的直通式报告和叫应机制。推进“网格+气象”工作,建立直达一线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绩效考核,推动气象灾害防御主体责任落实。加快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转化应用,提升基础设施设防水平和承灾能力。推行天气巨灾保险,优化推广气象指数保险。健全面向社会公众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与气象信息全媒体发布机制,完善预警信息靶向推送渠道,进一步拓展气象信息传播覆盖面。健全防雷安全责任体系,规范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安全管理。(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县经信局、县应急管理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县银保监组、县新闻中心、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各镇〈街道〉。列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二)深化“地理信息+气象”,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建设多场景数智应用中心,优化精细化气象灾害风险监测预警服务平台,打造“气象超市”,为城市内涝、道路交通、电力调度、城乡供水等风险监测预报预警分析提供气象支撑。加强气候资源普查和利用,开展太阳能等资源精细化区划,提供城市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程等气候可行性论证。(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县发改局、县应急管理局、县公安局、县财政局、县建设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利局、县综合执法局、县大数据局)
(三)建设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提高精密监测能力。建立多部门气象监测站网统一规划、共建共享机制。实施气象监测预警能力提升工程,加密地面自动气象站,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建设垂直气象观测系统,升级X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建设森林、湿地、农田等生态气象监测站。强化气象装备、信息网络和应用系统运维保障。(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德清分局、各镇〈街道〉)
(四)构建智慧气象业务体系,提高精准预报水平。推进区域高分辨数值预报系统应用,健全无缝隙、全覆盖的智能数字预报业务体系和产品体系。重点推进基于多源观测数据融合的短时临近监测预报预警技术研究,提升短时暴雨、致灾大风等灾害性天气的精准预报能力,逐步实现提前1小时预警局地强天气、提前1天预报逐小时天气、提前1周预报灾害性天气、提前1月预报重大天气过程、提前1年预测气候异常。发展基于场景和影响的智能风险预警业务。(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县应急管理局)
(五)优化高品质气象服务供给,提增精细服务实效。强化粮食生产功能区、菜篮子基地农产品生产保供气象服务,优化特色农产品分灾种全链条数智气象服务,加强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推进气候品质认证。开展重大工程项目个性化、精细化气象服务。开展重要水体、温室气体、植被覆盖、森林火情等生态气象监测与评估,开展“中国天然氧吧”等生态气候品牌创建及宣传推广。完善天泉山生态人工影响天气综合基地建设。围绕衣食住行游购娱学康场景,探索开展面向公众的个性化、定制化数字气象服务。完善气象科普宣传教育体系,发挥科普品牌辐射带动作用,培育校园、乡村气象防灾减灾等科普基地。(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县发改局、县经信局、县教育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商务局、县文广旅体局、县卫健局、市生态环境局德清分局、县大数据局、县科协、各镇〈街道〉)
(六)建设高水平气象人才队伍,强化气象科技创新。建立健全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新型气象科技项目持续支持机制。加强灾害性天气和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人工影响天气、农业和生态及两山转化气象服务等领域科技攻关。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合作,协同开展气象科技创新和气象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实现前沿科技与本地业务和人才培养的有效对接。加大高层次气象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将气象专业人才引进培育纳入人才强县和创新强县战略。鼓励气象人才申请高层次人才认定,符合条件的气象人才可按规定享受相应的政策待遇。弘扬气象工匠精神,建立健全气象人才评价体系和分配激励机制。(责任单位:县气象局、县委组织部(人才办)、县科技局、县人力社保局、县科协)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镇(街道)、各有关单位要加强对气象工作的领导,加大对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力度,细化工作措施,优化推进机制,加强对《纲要》实施情况的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
(二)落实责任分工。各镇(街道)、各有关单位要对照任务分工,强化部门协同、联合推进、创新发展和督查考核,重点针对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建立、项目建设、服务融入和技术支撑等,协力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三)强化要素保障。完善气象双重领导和计划财务保障体制,健全稳定的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财政投入机制,确保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顺利实施。统筹做好人员、资金、用地等要素保障,确保气象高质量发展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德清县人民政府
2023年7月30日
抄送:县委各部门,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办公室,县纪委,县人武部,县法院,县检察院,各群众团体。
德清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8月2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