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小型社会”治理难题 | |||
发布日期: 2023-09-04 来源:德清新闻网 | |||
“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敲定,房间里有空调、电视、桌椅和床,房租也在预算范围内,关键是住得舒服又安心。”说起自己刚刚搬进去的出租房,工人屈先生连连点赞。 屈先生是浙大儿院建设工地上新来的工人,一直想在工地附近租间房,却苦于没有房源信息,平时也没有时间出去找房看房。当他找到工地流动人口工作站寻求帮助后,很快就在“智慧安租”小程序上找到了心仪的房子,双方通过电话联系达成初步意向后,就在线下签订了合同。 近年来,随着辖区产业发展和企业集聚,务工人员日益增多,去年,康乾累计进驻务工人员近2万人,同时段在工地居住生活的持续维持在6000人以上。针对工地“短平快”的租房需求,派出所上线“智慧安租”小程序,为工程建设、企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服务支撑。 “程序内设置‘我是房东’‘我要租房’‘我是安全检查员’等模块,以极简的方式、极低的成本,就能实现网上便捷选房看房。”康乾派出所民警金杰介绍,凡是在小程序上线的房间,事先都已通过消防检查,并根据房东之前有无与租客产生纠纷、流动人口上报是否及时等要素评定为三个等级,供租客选择。 “智慧安租”在租房市场内被广泛使用,也给派出所破解流动人口管理带来了便利。“租客在网上选房看房的同时,小程序能够实现人员变动一键推送,还方便我们开展一体化检查管理功能,房东和租户的权益都有所保障,纠纷自然而然就少了。”金杰说。 目前,依托“智慧安租”小程序,康乾街道流动人口登记率、准确率均98%以上。 “流动人口管理是一项社会综合管理问题,对于公安机关来说,更要走出‘重管理轻服务’的误区。在基层工作中,管理和服务就像左手与右手,‘智慧安租’就是又一次管理与服务并重的创新实践。”县公安局康乾派出所所长沈琦敏说。 2021年12月,为破解流动人口管理难题,康乾在辖区工地创建流动人口工作站,作为“一站式”服务管理模式的主要阵地,以“以人为本”为理念,引入多主体参与服务管理,成为辖区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工作由治安管理主导型向权利保障型转变的关键抓手。 走进工作站内,映入眼帘的是矛盾调解室、平安宣教室、网格管理室、综合服务室和红色驿站等5个区域,“一站式”开展信息收集、动态排查、纠纷调处、安全宣教、综合服务等工作。每个工作站,由工地项目经理担任站长,工地班组长担任网格长,民警和综治干部担任指导员,党员、退役军人等有威望的工友担任网格员,目前已建立“两长两员”队伍16支78人;属地工会、妇联等8个部门实现常态轮岗驻点,开展线索上报、矛盾调解、隐患排查、平安宣教等工作。截至目前,康乾派出所已先后建成示范型、标准型、微型三类工作站16个。去年以来,工地有效警情已同比下降18%。 “建筑工地就像一个相对集中的‘小型社会’,可以类比大型企业、大型园区、大型医院以及大学校园等场景,以流动人口工作站为范本,‘一站式’服务管理模式在未来也可以适配更多的场景。”康乾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康乾将继续优化、完善服务管理,将该模式真正打造成一项“低成本、高效益、可推广、可复制”的社会治理模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