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索引号: 330521/2024-00847 发文时间: 2024-02-2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来源: 德清经信 发布机构: 德清县经信局
单位地址: 联系电话:
德清县经济和信息化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经信局坚定不移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赶超发展的主题主线,承压奋进、克难攻坚、精准调度,推动工业经济稳进提质高质量发展,工业经济主要指标稳中有进。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3年主要工作

1-12月,全县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403亿元,同比增长8.3%,全市排名第2;规上工业增加值287.9亿元,同比增长5.1%,高于市均0.5个百分点,全市排名第5;规下工业增加值增长4.5%,高于市均0.3个百分点,全市排名第2;制造业投资完成153亿元,同比增长17.4%,高于市均4.8个百分点,高于省均3.3个百分点,全市排名第3。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速5.9%,全市排名第3,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预计5.4%左右。

(一)特色亮点

今年以来,我们奋勇争先向上争取,获得多项标志性荣誉试点和省级专项激励。夺得首批浙江制造“天工鼎”,全市区县唯一;获批县域首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争取到2023-2025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结对促共富财政专项激励资金3亿元;争取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专项激励150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浙江德清经济开发区入选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实现零的突破。工业百强县居全国第45名,较上年上升1位。

今年以来,我们聚焦产业项目精耕细作,推动制造业集群协同发展。“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三个“全覆盖”。现代家具与智能家电成功入选全省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核心区,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入选协同区、地理信息+入选“新星”产业群;方正电机、天马轴承、明德机械在前三季度全市“项目比看”中分别获得第一、第三、第三的好成绩;新增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7家,全市最多;新增省级以上首台(套)装备产品6项,全市最多,其中国内首台(套)3项,全市唯一。新增首版次软件产品2项,全市仅德清两家企业入选。

今年以来,我们实干争先赶超发展,高质量推进工作任务名列前茅。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列全省31位,较上年提升1位,列全市第2。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获半年度全省五星评价、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获三季度全省五星评价;获得二季度全市实干争先“奔跑者”荣誉称号;连续三个季度获得全市经信系统实干争先“奔跑者”称号;全县“四比一争”考核连续个季度排名前三圆满完成杭州第19届亚运会德清赛区信息技术保障任务;“工业上楼”工作获洪湖鹏市长等多位市领导批示肯定。

(二)主要做法

1. 聚焦产业创强,助力工业经济承压向前。积极应对“三重压力”叠加“两大变量”的宏观挑战,以超常规的举措助企纾困,以企业的“稳”推动工业的“进”。一是助企政策优化提速。修订出台新一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支持企业稳岗留工促生产,参与制定和出台了助力“开门稳、开门红”专项政策。大力宣贯《浙江省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条例》,统筹做好降本减负、助企服务、要素保障和营商环境优化等各项重点工作,全力引导和支持中小微企业健康茁壮成长。落实降本减负惠企政策,全年为企业减负36.5亿元。运用政策“一键兑”系统,做到惠企资金“精准支持、快速直达”,累计已通过“一键兑”完成线上兑现惠企资金1.63亿元。二是助企措施精准有效。扎实做好企业帮扶纾困和金融扶持,组织企业申报2023年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资金。开展拖欠中小企业钱款排查工作。持续开展金融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和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风险补偿工作,与德清农商银行签订新的战略合作协议,服务德清工业经济发展。壮大“企小帮”服务团队,重点建设信息咨询、乐合法务、地理信息三个志愿服务队,成立启恒u谷、东衡众创园2个企小帮工作站,招募“企小帮”专家型志愿者100名,已累计开展志愿服务25场,服务4000人次。线下培训5场,服务中小企业350家。三是助企培育提档升级。着力强化五大主导产业的链条延伸和高端化升级,不断提高对工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绿色家居三大主导产业规上工业产值、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分别上报完成1072亿元、1007亿元、101亿元、72亿元,分别增长9.8%、2.3%、2.4%、1.4%。摸排梳理我武生物、佐力药业等一批重点项目,全力建设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协同区。紧抓“金象金牛”企业培育,进一步发挥大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累计完成2022年度“金象金牛”企业“一企一策”兑现工作,兑现金额8991.04万元。出台新一轮金象金牛“一企一策”,精准扶持大企业做大做强。开展专精特新对标培育,实施精细化培育方案,建立梯度培育库。新增创新型企业137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7家,全市领先。中孚环境、隆泰医疗入选全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名单。组织企业实施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加快推动企业绿色化转型,助力工业经济低碳发展。湖州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入选省级绿色低碳工业园区,兆龙互连、我武生物、云峰莫干山家居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纳奇科、美高电气获评省级绿色工厂。

2. 聚焦数赋能,助力数字经济谋深做实。围绕数字经济往“高”攀升、向“新”进军、以“融”提效的总体目标,数字赋能链动未来,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是系统谋划抓推进。按照省市统一部署,组建县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专班,制定出台《德清县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打造全国县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标杆实施方案》,提出“1463”计划。培育壮大“地理信息+车联网”为引领的新兴产业,举办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浙江德清)建设工作推进会,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范书建亲临现场指导并正式揭牌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制定发布《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浙江德清)创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德清县加快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试行)》,编制《德清县车联网场景创新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5年)》,对车联网场景应用的落地提供了有效保障。举办浙江(德清)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数据产品首发仪式,完成全省首单车联网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主攻平台承载力,加快推动德清智能网联汽车、地信小镇等平台建设,德清地理信息产业园成功入选全省首批数字经济产业园,全市唯一。4个案例入选2023年全省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优秀案例。二是数字化管理促转型。深入推进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支持各领域龙头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大脑,重点发展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新模式。升华云峰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试点示范,欧诗漫、升华云峰入选省级企业数据管理国家标准贯标试点。申达机器入选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名单,华嘉驰入选全省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浙江经信简报第52期专题刊发《德清县以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为抓手奋力推进数字经济提质增效》、第124期专题刊发《德清县深入推进两化融合示范区 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第180期刊发《德清县深化产业数据价值化改革 集群“产业+数据”发展新动能》。三是智能制造提质效。对标省级未来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要求,坚持“数字化应用普及—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的数字化全覆盖实施路径,通过积极落实企业智能化技改、企业数字化问诊、重点行业智能化示范引领等行动,从点、线、面多维度推动我县细分行业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工作。正大青春宝、浙建钢构入选省级未来工厂试点,物产中大入选省级未来工厂。新增2023年度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6家,数量居全市第1。认定2022年度市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7家。70%以上规上企业初步达到数字化改造1.0阶段。

3. 聚焦项目引领,助力工业经济发展后劲。坚持项目为王不动摇,围绕重点主导产业锻链、延链、补链、强链,不断增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后劲。一是深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围绕五大主导产业绘制产业链上下游全景图,牵头做好绿色家居产业链招商工作,拟定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聚力做好项目、企业、生态三篇文章,不断延链、补链、强链。紧盯亿元以上在库工业项目,梳理建立年度项目促开工、促进度、促竣工系列清单。1-12月,全县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入库99个、竣工投产88个,其中3亿元以上项目完成开工37个、竣工28个,均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累计完成项目“新升规”40个,认定市工业“大好高”项目37个,完成年度计划的123.3%,总数分别位居全市第1和第2。二是强化智能化技改项目推进。全面推进以智能化、信息化改造为主要内容的智能化技术改造工作,结合老旧工业园区改造提升工作,充分挖掘潜力,推进一批企业实施技改项目,排出一批项目重点推进。强化行业示范,提高细分领域技改覆盖面,积极鼓励并引导企业应用物联网技术,加快设备信息的互联互通,为推进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夯实基础。实施2023年智能化技改重点项目100个,计划总投资126亿元,其中固投119亿元,至今年年底已完成投资30亿元,竣工率100%。浦森新材料入选2023年度浙江省首批次新材料名单。三是加快“标准地”项目达产验收。出台攻坚行动方案,按照“加快推进一批、攻坚转型一批、倒逼腾退一批、消化解决一批、差别化执行一批”五大任务,对2017年以来已供地情况进行了梳理。全年全县82个项目已经到达承诺达产验收时间,其中33个项目已通过达产验收,按期达产率为40%。

4. 聚焦有机更新,助力工业质效加快提升。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实施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以低效用地连片腾退收储为重点,实施工业全域有机更新三年行动。一是全力整治低效企业。推进低效企业出清工作,确定250家高耗低效企业名单,全年完成“高耗低效”企业整治提升251家,腾出低效工业用地2503亩,腾出用能9.7万吨。持续开展低散乱整治及淘汰落后工作,持续开展低散乱整治及淘汰落后工作,全年共整治“低散乱”企业(作坊)250家,完成市级目标任务的233%;完成淘汰落后25家,完成市级目标任务的114%。开展全省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累计启动技改项目146个,备案固定资产投资236.4亿元,完成投资59.3亿元;实现“腾笼换鸟”项目落地开工130个,备案固定资产投资334.8亿元,完成投资93.3亿元。二是有序推进工业全域有机更新。通过存量挖潜、增量突破双管齐下,全面梳理、主动出击,推动工业全域有机更新工作处于全市前列。2023年,全县工业全域有机更新新增启动区块12个,累计启动区块19个,实现工业全域有机更新全覆盖,启动数量全市第一。完成低效工业用地腾退4332.1亩,完成年度任务的216.6%,累计完成腾退6068亩,完成三年任务的106.5%。三是扎实推进专业产业园建设。梳理25家我县制造型专业产业园,其中已建成13个,在建12个,其中已认定省级小微园7个。对已建成产业园逐个开展地毯式排摸,摸清入驻企业家底,明确产业导向,为项目审批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出台产业园达产验收操作办法,搭建起制造型产业园区及入园项目达产验收标准和流程,为园区持续发展打牢基础。并组织对小微企业园开展绩效评价,草拟小微园建设发展奖励机制,促进园区健康发展。启恒U谷德清高新产业园和瑞明科创园两个产业园区内4家入园企业已顺利通过达产验收。

5. 聚焦技术创新,助力产业动能加速跃升。鼓励企业持续深化技术创新,全面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一是实施关键技术攻坚。完成省级工业新产品(新技术)备案412项,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329项,技术全部达到国内领先及以上。2023年实现全县规上企业新产品产值679.3亿元,同比增幅达10.7%,新产品产值率达48.4%。新增浙江省制造业首台(套)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指标清单1项,新增省级首台(套)产品工程化攻关项目1项。加快推动企业搭建创新载体,提升企业研发能力,新增认定11家企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二是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会同国控集团成功举办全国智能驾驶测试赛(长三角赛区)及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大会,助推车联网及相关产业集聚发展,提升德清县域影响力。强化亚运通信保障工作,组织成立信息技术工作专班,选派4名技术骨干作为无线电频率管理工程师集中参与县亚筹办信息技术保障工作,并多次召开专班推进会、基站建设协调会,开展现场调研检查活动,狠抓各项保障任务落地。三是强化人才引育工作。今年国家级海外引才计划共申报QM计划人才105名,较上年增加27名。成功认定18名,较上年翻一番。省级海外引才计划申报创新项目23个,标准化认定1人,集中评审21人,全市领先。举办第三届高层次人才创新应用大赛,定期举办全球引智推介会,网罗各类有效人才资源。加快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助力解决高端技能人才引才、留才难题,在地信小镇打造1幢楼,建设22层、1万平方米的“研销基地”招引带动高端人才、技能人才集聚,首批17家企业已申请入驻并着手装修,年内将完成开园。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今年以来,我县工业经济基本面总体平稳,但外需下滑和内需增长缓慢两头挤压导致总体增长压力较大。一是从产销情况看,产销失衡问题突出。2023年我县规上工业产销率仅为93.4%,在全市排名末位,全省90个县(市、区)排名82位。而从2023年制造业用电量情况来看,我县同比增长7.12%,全市排名第3,显示产能释放处于正常区间,市场需求不足是导致产销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二是从行业发展看,部分行业增长动力不足。受房地产及周边基建项目增长乏力影响,占我县产值比重35%的建材及相关行业增长承压明显,五龙新材、诺贝尔等重点企业开工不足,管桩、混凝土、墙材等企业生产下降,相关的木业、家居、铸锻、钢琴等行业也难有起色。2023年,全县出口交货值168.3亿元,同比下降4.5%。12月,我县出口订单景气指数为93.4,环比下降1.2个百分点,处于“微弱不景气”区间,泰普森、乐居户外、嘉宜实业等大型出口企业订单大幅下滑。12月短期化订单为主的企业比重仍达78.3%。三是从项目支撑看,大项目支撑作用不强。落地开工项目少,我县备案的117个项目中,开工亿元以上项目96其中3-10亿元项目仅27,占比28.1%,10亿元以上项目仅9个,占比9.4%新升规项目质量不高,虽然个数全市最多,但平均产值不高,贡献有限。随着经济形势和市场行情的不确定性增多,部分企业选择缩减项目规模以规避经营风险,投资意愿下降的同时,无法按期实现约定的产出效益。

二、2024年工作思路

(一)重点指标安排

1.规上工业产值达到1500亿元左右,力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左右。2.制造业投资170亿元左右力争增长11%左右。3.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左右。

(二)总体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投身“八八战略”再深化再落实和“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聚力实施“1236”发展工程,即:走好新型工业化1”条道路,围绕争当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和打响县域数字经济发展品牌“2”条主线,聚焦再夺浙江制造天工鼎、争取省政府督查激励、经信工作改革创优“3”大目标深化实施稳增、强链、融合、腾换、创新、优企“6”大攻坚行动,加强体系化协同、清单化推进,产业、促转型、稳增长,为德清县加快打造“改革创新高地、品质生活新城”作出新的贡献。

(三)主要任务

1. 聚焦“稳增”攻坚,提升工业实力能级。对照浙江制造“天工鼎”32项评价指标,细化建立工业经济“全年红”指标体系和责任落实机制,千方百计促发展、精准施策稳增长加快提升工业经济总量规模和产业综合竞争力。锁定清单强对接锁定高增低价、重点骨干企业、子公司、新升规、标准地、产业园、规下样本等增量清单,加强点对点对接、深挖潜力。对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高增加率行业,加强要素集聚和市场开拓,推动高增加率企业做出高贡献抓好服务业的制造业务剥离,针对钢贸企业较多的特点,对条件成熟的钢贸企业制造业环节成立新企业,培育制造业增量。推动全县工业用地“亩均效益评价”基本全覆盖,并将评价结果应用在财政资金激励、荣誉申报、土地供给保障和到期续期等各个环节,“亩均效益评价”倒逼提增量。锁定“重点负增长”“产能外迁企业”等减量清单,找准问题对症下药,抓好主体运行调度,持续做大总量达产攻坚破难题实施工业“标准地”达产攻坚行动,深度挖掘存量项目、新建企业的产出潜力按照协议时间倒排“标准地”攻坚清单,对已逾期清单项目一对一加强服务和指导,督促企业尽快达产验收。对达产有望的项目提前介入,尽早谋划,联动税务、发改、环保、统计等部门给予精准指导分层分类抓好“五个一批”攻坚举措,细化完善“八个标准”推进”标准地”达产验收,通过《德清县工业“标准地”奖惩办法》正向激励企业快投产、快达产反向倒逼推动企业挖潜力、谋出路,加快破解存量企业达产验收难题,全年力争“标准地”项目达产率提升到70%以上。三是政策引导增信心。落实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和“金象金牛”一企一策,用好政策工具包撬动企业稳增长、扩投资,引导激励总部型企业制造业回归。完善产业链预警机制建设,实现规上工业全覆盖监测预警,动态关注企业实际运行态势做好跟踪服务和宏观调度,加强月度、季度运行分析研判,及时跟进解决面上共性问题和企业个性问题。

2. 聚焦“强链”攻坚,做强优势产业集群。放大优强产业特色产业发展优势,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群,提标提效传统产业,深度融入全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全市八大新兴产业链建设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向上对准赛道,精准分析全省415X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和全市八大主导产业,围绕“3+3”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发挥特色优势,抓牢高端装备、绿色家居、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打造1个五百亿级、1个四百亿级、1个两百亿级产业链。向内细化研究,精准培育做大现代家具与智能家电核心区、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协同区、地理信息+“新星”群三大产业集群规模总量,提升产业辨识度和竞争力,2024年力争全县主导产业营收超1100亿元。二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1455”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作体系,巩固放大家装木业产业优势,依托高端定制家居、时尚木质家具、休闲户外用品等特色产业,推动木业板材加工向全屋定制转型,打造更多健康复合型产品,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引导低小散木业经营业态向龙头引领集聚入园发展,以洛舍、新安为试点,在家装木业领域形成可借鉴推广的典型示范;印染、水泥(预拌混凝土、沥青)、铸造、墙材四大领域制定出台“一业一案”提标提效方案,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多元化为导向,全力实施“转理念、转产品、转方式、转市场、转管理”五大路径,在发展质效、品牌创新、制造效率、绿色转型、产业集聚等方面显著提升,及时关停淘汰一批不达标、无证无照的“低散乱”企业,再造传统产业竞争新优势。三是狠抓项目双进调优结构按照“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达产一批”的总体思路,对在谈项目、新建项目、续建项目、竣工项目、技改项目等情况进行梳理,系统更新在手项目库,以项目开工、设备进场、竣工投产、上规达产等环节为关键节点做好进度跟踪和上前服务,力争完成亿元上项目新开工40项、新竣工50以上,实现项目“新升规”20以上重点推进方正二期、五龙新材等项目加快建设,征和工业、南方泵业等项目竣工投产。突出投资到位率、产出达标率等指标的考核,把好制造业项目的准入关和验收关持续“破五未、提六率”,全年销号“五未”项目60以上继续实施重点企业智能化技改行动,支持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开展新一轮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投资,鼓励鼎力机械、佐力药业等龙头企业实施智能化技改带动产业链强链、壮链,全年力争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0%

3. 聚焦“融合”攻坚,打响数字经济品牌。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围绕全市数字经济“一县一品牌”建设加快推进数实融合,全力建设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打造中国智驾之城推进“地信+车联网”品牌做优做强。大力推进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制定出台《德清县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暨打造中国“智驾之城”行动方案(2023-2025)》。打造车联智造万亩千亿产业平台,依托与浙江金控共同设立的10亿元“地理信息+”产业基金,招引落地一批智能网联及汽车零部件项目,推动方正电机、正帆科技、百川畅银等标志性项目加快建设,完成全省首个创新型功能性无人低速车测试基地、长直线动态广场、车联网实验室、车联网产业大厦、智能网联云控平台2.0等工程建设。制定出台《德清县车联网场景创新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5年)》,推动4个领域16项应用试点落地推广车载OBU安装入云扩面进一步创新健全智能网联法规、政策、标准体系,加快制定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无人低速车场地试验方法及技术规范、地理信息数据面向智能网联汽车服务意见等制度性文件。积极承办2024年全国智能驾驶测试赛(浙江赛区),进一步营造氛围,助力车联网及相关产业集群化发展,全力打造中国“智驾之城”。促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提质提量进一步优化专班运行机制,大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重点关注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信息服务业等相关企业的指标运行,做大总量、提升占比。紧盯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项目招引落地,提前对接项目备案入库等源头工作,加快三钛科技、鸿星科技、芯晟微机电、“地磁模拟与监测系统”大科学装置等40个数字经济重点项目推进,力争早竣工、早投产、早升规。加大企业培育力度,通过政策引导,推动中电华莹、东睦科达等重点企业向链主型企业转变,鼓励大中型企业剥离涉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相关业务,建立梯度培育库,进一步做大做优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总量。三是数字赋能中小企业走深走实。聚焦专用化学产品制造细分行业,探索建立数字化改造服务商资源池,健全“诊断+服务+评价”服务模式,分阶段实施“样本先行+批次覆盖”改造工程,推动细分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水平有效提升,全力争创细分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省级试点,推动全县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1.0覆盖率达到85%以上。推广企业上云上平台力争入选级以上制造业云上企业培育库企业10以上。支持链主型企业建设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力争新创建及认定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2以上。

4. 聚焦“腾换”攻坚,加速平台有机更新。深化实施“亩均论英雄”改革,继续深入实施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推动工业全域有机更新,提升资源要素利用效率一是推动工业有机更新提档升级。盯紧盯牢已签约未腾退企业的腾退进度,根据协议时间倒排计划、加快腾退,为项目落地提供土地支撑。加快新安镇孟家山、洛舍镇杨树湾、乾元镇上兰山等区块推进,同步做好区块内项目选引,实现新旧项目“无缝衔接”。引导国企集团结对工业镇、平台参与低效用地连片收储、有机更新。将工作重点从“连片腾退”前半篇文章逐步向“换鸟引凤”后半篇文章倾斜,加大对腾出用地的盘活利用和对保留提升企业的改造升级,对备案投资较大的区块,全方位做好项目跟踪和服务,加快推进效益体现,重点关注300亩已腾退的闲置用地的盘活进度,推动100余个技改项目竣工投产。按照项目备案表,动态完善“五色法”规划企业名单,持续推动各工业区块有机更新。加快推动化工园区非化工项目腾退,确保省级经开区化工园扩容通过认定。推动工业平台项目承载力提升有序消化存量厂房,对现存的约200万方闲置厂房鼓励企业通过土地入股、厂房入股、租金入股等模式引入合作商加强存量厂房利用,严格做好对拟入园项目把关,确保在强化利用的同时不成为“低散乱”企业聚集地。加强新建厂房管理,支持企业自改自用项目建设,提升企业技改投资。对企业改建后用于出租项目提前介入,加强对新开工老旧工业园区改造项目审核,要求企业提前匹配落地项目,针对新建厂房层高、柱距、承重等由各相关主管部门根据拟落地项目行业类型给出相关指导性意见,不断提高新建厂房空间适配性。三是推动专业产业园高质量发展。摸清全县专业产业园(小微园)建设、招商、运营实际情况,修订完善产业园(小微园)项目准入管理办法,落实园区规划推动特色产业集聚发展,按照专业型、科技型、共富型等类型分档次、分类别开展园区建设,守牢安全生产底线前提下,差异化推进园区发展,启动省级专精特新产业园创建。将各专业产业园纳入全县招商“一张图”,动态更新园区基本情况,强化园区招商力度,加快园区存量厂房消化。对接统计、税务、电力等部门数据,准确掌握园区运营及入园项目投产情况,严格把关分割过户前置审批,倒逼入园企业上规达产。狠抓小微园提档升星,夯实三星级小微园建设基础,打造省级五星小微企业园1家,探索创建省级专精特新产业园1家。

5. 聚焦“创新”攻坚,集聚高端要素赋能。坚持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主攻方向,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科技赋能工业发展,推动产业、行业、企业发展势能不断向高攀升是推动企业绿色智造转型完善“机器换人-智能化技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的梯度培育体系厚植绿色智造服务生态,组织新智造服务团队常态化开展企业智能化成熟度评估,鼓励企业实施绿色化智能改造,重塑生产模式,全年力争打造省级未来工厂试点示范、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5以上。大力实施企业绿色技改提升计划,围绕节能、资源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领域,组织企业实施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强化工业碳效码运用,持续做好工业企业免费节能诊断服务。进一步提升星级绿色工厂覆盖率,全年力争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工厂3,推动莫干山高新区建成国家级绿色园区。提升企业主体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提升新产品产值率至50%以上。支持企业和机构实施“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推动产业核心技术攻关、核心产品推广应用,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全年新增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4项以上,创建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家以上。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实施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2个以上。三是吸引高端人才加快集聚。根据海外引才计划重点支持“全职到岗”“标准化认定”新导向,推动人才招引从数量向质效转变,构建引才+留才“3+2”建设体系,常态化推进高层次人才聚引。动态建立“金象金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重点科技型企业、“南太湖精英计划”创业项目等4类100家重点企业库,打造优质引才中介库、专家资源库,组建实力人才专班队伍加强引才,持续打响“德云端”常态化才企对接品牌,探索多模式才企对接,完善专班常态化办公机制,抓好“匹配、申报、到岗、达效”全流程服务闭环。全年申报国省级引才计划120人以上,力争入选国家级人才20人、省级人才5人。探索企业“自主举荐”,按照投资、纳税等评价维度赋予企业D类人才“自主举荐”名额,建立举荐“白名单”,打破人才评价条件限制,助力企业精准留才。破解偏远乡镇企业留才难题,在地信小镇打造先进制造业“研销基地”,力争2024年形成总面积超1万平方米、常驻员工超100人、年净增大学生超70人的先进制造业标志性窗口,打造优质企业、优质人才、优质产品“三优”集聚地。

6. 聚焦“优企”攻坚,厚植最优发展生态。探索开展“一起益企”活动年,聚焦企业梯度培育、惠企政策体系、纾困解难机制、市场拓展需求等领域,强化导向、集成措施、形成经验,树立德清经信助企品牌一是健全冠军领航梯度培育体系按照“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级制造业领航企业”的培育路径,制定企业对标成长计划,出台“一起益企”培育方案,发挥产业链链主型企业引领带动效应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实施“雄鹰”“凤凰”“金象金牛”等大企业培育行动,推动优质资源向领军型企业、总部型企业和上市公司集聚,加快培育一批在产业链供应链中具备支配地位的链主型大企业大集团,力争全年培育“金象金牛”7以上,世界一流企业、国家领航企业、链主企业、雄鹰企业等头部企业认定率先取得突破二是壮大专精特新企业中坚力量。聚焦“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完善“326”中小企业培育体系,动态更新300家创新型企业、2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库,组建工作专班,优化“专精特新”专家库服务机制,联动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培育基地开展制造业规模企业管理对标提升和申报指导,全年力争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家。实施“小升规”“新升规”行动计划,加快培育壮大产业优势强、成长前景好的创新型中小企业15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0家以上三是打造助企服务最优环境。推进增值服务改革,完善“企小帮”志愿服务团队建设,探索“政府+机构”“线上+线下”志愿服务模式,不断壮大“企小帮”服务团队落实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服务企业及时申报、应享尽享。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关爱企业成长,对企业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或减轻处罚。加快编制县域企业优质产品推广目录,做好产品信息动态更新,组织召开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对接会,为企业拓市场搭建平台,让县内企业之间擦出“市场”火花优化政策“一键兑”、“一指减负”场景应用,支持小微企业政策直达快享,切实减轻企业发展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