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德清 >德清动态

汉服工坊助家门口就业
发布日期: 2024-03-20 来源:德清新闻网

“从大年初八到现在一天都没休息过,已经收到6月份的订单了。”近日,在钟管镇蠡山村村民吴小连家中,记者看到堆成“小山”的汉服面料,一旁的架子上挂着成排的汉服成品,工作台上的长尺纵横交错,身穿汉服的吴小连正一边操作着缝纫机,一边盯着手机上客户发来的效果图。

如今,汉服文化在年轻人中越来越流行,而今年54岁的吴小连为何会与汉服结缘?这还要追溯到2017年。彼时,钟管镇蠡山村幸福邻里中心内一场汉服展示宣传活动吸引了吴小连的注意。在活动组织人沈燕的介绍下,吴小连对汉服有了初步了解。“当时觉得这些衣服可真好看,不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吴小连心中萌发了对汉服的喜爱。

那一年,沈燕在蠡山村开了一家汉服工作室,并在全村招募有缝纫基础的农村妇女,给她们提供家门口的工作岗位,为全国各地的汉服爱好者手工定制各类汉服,吴小连毫不犹豫加入了团队,跟着沈燕学习了很多汉服的知识,并在网络上自学了各类汉服制作工艺。因为有多年的缝纫经验,没多久,她就成了团队里的骨干。

“做汉服比较灵活,按件计费,可以带回家做,更方便照顾家里。”沈芳连也是团队的一员,今年62岁,她曾在服装厂工作,是十几年的老裁缝,后来退休在家带孙女,因为沈燕的汉服工作室,她在家门口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了再就业。

近年来,随着国潮热的掀起,蠡山村汉服产业的发展也进入加速通道。2021年,在钟管镇的引导下,沈燕成立了蠡尘轩汉服巾帼共富工坊,目前,像吴小连、沈芳连这样的裁缝,工作室吸纳了20多人,做汉服每年为她们增收3万元至5万元,沈燕也成了村里的巾帼共富工坊带头人。眼下,每月约有200多件汉服从山村出发,远销海内外。

此外,汉服共富工坊结合绒花、绢花等非遗手工制作开展培训超百场,吸纳、带动周边30余名妇女,年人均增收1万元左右,同时,已为两位低保户和一位残疾妇女提供就业岗位。日前,第二批省级“巾帼共富工坊”公布,钟管镇蠡尘轩汉服巾帼共富工坊榜上有名。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