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索引号: 330521/2024-01337 发文时间: 2024-03-0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文件编号: 德司【2024】3号 发布机构: 德清县司法局
单位地址: 联系电话:
德清县司法局关于印发《2024年全县司法行政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司法所,各法律服务单位,局机关各科室:

        现将《2024年全县司法行政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德清县司法局

                                                                           2024年3月4日

 

2024年全县司法行政工作要点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德清加快打造“改革创新高地 品质生活新城”的攻坚深化之年。全县司法行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和各级政法工作会议、司法行政会议精神,以推进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工作现代化为主线,持续深化实干争先主题实践,更加主动、更大力度、更为精准地发挥服务大局的职能作用,创新深化、改革攻坚、争优争先,为德清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坚定讲政治、强党建,把握好擎旗铸魂的品质要求,政治能力建设学思践行、把准方向。

1.坚持把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抓好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推动全系统党员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好“两个维护”,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持续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2.深学细研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全面推进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的核心要义,深入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八进”活动,持续开展全覆盖的学习教育,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工作、厉行法治的强大动力,抓好示范地区和项目经验特色宣传推广力度。

3.巩固深化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严格执行政法工作条例,分类化精准督导党内基本制度落实,统筹开展政治轮训,深化纠治“四风”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坚持以党建引领高素质律师队伍建设,持续擦亮“法印德清”党建品牌。

二、注重抓统筹、促法治,把握好勇立潮头的时代要求,法治德清建设一体推进、重点突破。

4.充分履行县委依法治县办统筹协调职能,切实发挥各协调小组及协调小组成员单位联络员作用,以法治考核评价和年度述法为抓手,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常态化开展法治巡察,积极向上争取法治改革试点(揭榜挂帅项目)。

5.以法治政府示范创建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优化考评方式。继续开展重大行政决策源头治理专项行动,探索落实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打造一批更具德清辨识度、首创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以创带建促进法治政府建设水平整体跃升。

6.实施县乡合法性审查 “1+4+N”改革工程,健全县乡法治审查员制度,规范合法性审查程序,统筹落实责任追究和容错机制,优化完善动态评价和督查督办制度,强化合法性审查刚性约束。

7.探索行政执法“随同监督”模式,常态化开展联合监督检查,建立完善县乡两级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权责清单,用好用活法治督察专员,推动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检察监督协作配合机制落地落实,打造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县域样板。

8.学习好贯彻好新行政复议法,加强复议前置引导告知,深化繁简分流办案机制,常态化推进“绿黄红”三色预警机制,严格落实县领导包案、涉案单位专班化解机制,建立重大复议案件约谈通报机制,全面提高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能力,压实败诉风险管控责任,倒逼行政行为规范。

三、聚焦谋大局、促发展,把握好改革创新的发展要求,法治化营商环境公正透明、优化增值。

9.推进重点产业预防性合规改革,持续跟进车联网产业合规管理地方标准编制,探索构建合规建设专家库、人才库、数据库,谋划编制地理信息产业合规清单与合规指引,梳理总结合规检查评估经验,推动合规评估检查在企落地,加快评估培育一批地理信息合规样板企业,推动地理信息合规中心与车联网合规中心融建发展。

10.探索建设地信中央(国际)法务区,依托“两庭五所五中心”,启动构建集“功能区+集聚区+关联区+衍生区”为一体的地信法务生态圈,探索打造立足浙江、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联通世界的地信法务新平台,全方位、多能级、高质量保障地信产业发展。

11.推进涉企法治服务增值化改革,以一中心、一平台、一个码、一清单、一类事“五个一”任务为基础支撑,筹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法治服务专区,构建多元、协同、集成的涉企法治服务新体系,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法治服务,有效保障涉企法治服务从便捷服务向增值服务全面升级。

12.持续深化“法务前沿”项目工程,巩固深化“千所联千会”机制,推动法律服务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向供应链资金链服务链拓展,持续为重大项目、双招双引等关键环节提供组团式、集约化法律服务。

四、积极惠民生、聚民智,把握好人民群众的现实要求,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覆盖城乡、普惠均等。

13.持续优化县、镇、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不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架构,推动律师、调解、普法、公证等法律服务资源跨业务跨层级融合,精准匹配法律服务资源,推动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在“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内移步可至、触手可及。

14.持续开展“法援惠民生”系列民生实事活动,健全法律援助全程代办机制,畅通特殊群体绿色服务通道,创新绘制法律援助服务地图,常态化落实“五位一体”案件承办质量监督管理,实现法律援助从“扩面增量”向“提质增效”转变。

15.推动法律服务行业规模发展,积极培育综合性、专精型两端贯通品牌律所,加大涉外法律服务产品供给力度。扩大“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范围,深化“公证每周见”“安置房登记一件事一次办”“二手房资金监管”等“公证+”一件事改革。

五、着力抓素养、树品牌,把握好民主法治的元素要求,普法依法治理丰富多元、深入人心。

16.全面夯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的基础性、源头性工作,制定镇街和重点单位年度责任清单、项目推进绩效榜“一单一榜”,动态晾晒工作成效,将普法工作有机嵌入“五治融合”治理体系,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17.部署开展公民法治素养精准提升、科学评价和基础保障三大工程,探索实施“法治素养基准+权利义务清单+法律风险提示+典型案例发布”精准普法模式,健全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运行机制,动态观察、量化评价不同区域、行业和群体的公民法治素养。

18.构建青少年法治素养评价机制,全面推进“1+6+N”阵地建设,探索建立青少年法治素养观测点,优化“有德小子”研训基地,成立“有德小子”普法宣讲团。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法治文化创作有机结合,研发一批“有德小子”系列法治文创作品。

19.深化开展“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和“后陈式”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建强基层治理法治化基本单元。打造以“千万工程”蝶变之路为主题的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和乡村走廊景观带,形成“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主题特色鲜明的法治文化矩阵。

六、聚焦保生产、促稳定,把握好平安建设的底线要求,守护社会和谐关口前移、防线筑牢。

20.全面推进人民调解工作“标准化、市场化、国际化”改革,坚决整顿“失能”调解组织和“挂名”调解员,加强新行业、新业态的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深入挖掘“一镇一品”区域调解品牌,做好人民调解协会换届选举,推进优质调解力量区域共享、跨地联动。

21.以破解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中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为突破口,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全面推进诉前调解改革攻坚,持续完善以人民调解为基础,行政调解、律师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等优势互补的多元调解体系,优化商事调解、涉外调解工作机制,推动矛盾纠纷精准分流、快速化解、高效执行。

22.深化行政争议诉源治理,建立健全行政争议全流程分析研判、排摸预警、沟通协调三项机制,创新编制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指引和群众问答手册,做好复议申请前、审理中、事后以及行政诉讼全过程调解工作,多举措多途径搭建沟通平台,实现行政争议案件“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23.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建立完善司法协理员制度,持续优化司法所职能定位,梳理形成制度白皮书。组织开展省级“枫桥式”和市级“文规公”司法所回头看,对全县司法所分类定标准、分层提要求、递进抓整建,鼓励指导司法所根据发展实际,立创品牌亮特色,高水平履行基层司法工作职责。

24.探索将社区矫正工作融入“信用德清”整体框架,加快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社区矫正新型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机制,健全完善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制度,常态化开展社区矫正情况分析和风险隐患排查,鼓励社区矫正对象参加公益活动、修复社会关系、做到诚信守法,形成“信用矫正”管理制度闭环。

25.以矫正中心迭代升级为契机,健全社区矫正预警预测和应急处置机制,加快推进社区矫正调查评估指标体系试点,深化“德润矫正 清源正本”修心教育品牌创新,构建形成管理智能、管控精准、管教便捷、协同高效的“智慧矫正”工作新格局。

七、聚焦比实干、看实绩,把握好担当有为的使命要求,司法铁军队伍固本强能、廉政风清。

26.坚持实战实用实效导向,开展“聚焦发展 岗位建功”系列活动,有针对性地组织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岗位业务培训。大力推进专业化训练、实战化教学,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提升司法行政干部履职能力。

27.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持续强化系统内部宣传阵地建设,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主导权。大力弘扬“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严格执行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查处违规违纪行为,持续整治“慵懒散浮拖”。

28.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法治人才为目标,加大优秀年轻干部梯次培养力度;优化行政复议员分级管理制度,做好人民陪审员选任工作,全面推进“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建强村级法律顾问、涉外律师领军型人才队伍,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

八、聚焦强推进、抓落实,把握好高效协同的实践要求,整体联动运行规范高效、畅通联动。

29.充分整合资源,凝聚“小家”合力,提升“大家”效能,进一步强化组织统筹、畅通运行机制、提升工作质效,合理摆布工作、提升工作标准、开拓工作局面,形成工作闭环,不断增强干事创业活力。

30.以“坚定不移抓项目”思维提升工作服务质效,持续实行重大工作项目责任化推进、清单化管理、项目化落实,着力打造更多具有德清司法行政辨识度,在全省、全国体现示范作用的靓丽名片。

31.着力夯实科技信息化工作基础,推进司法行政从“业务驱动”向“数据驱动”“创新驱动”转变,强化科技支撑、数字赋能,助推司法行政工作提质增效。

32.着眼出典型、出亮点、出精品,把司法行政系统工作中作出重要贡献、事迹感人、荣誉扎实、催人奋进的模范集体和标杆人物选树出来、宣传出去,增强队伍职业荣誉感、自豪感,为打造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贡献积极力量。


政策解读:《德清县司法行政2024年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