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禹越成校“越·未来”家长大讲堂开展第四期主题培训 | ||||
|
||||
为深化家校社共育理念,提升家长科学育儿能力,3月28日晚,禹越成校2025年“越·未来”家长大讲堂第四期主题培训如期开讲。本次活动特邀德清县“树人”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沈金琴老师主讲,吸引了七十余名家长参与。 沈老师以“如何读懂孩子的需求”为切入点,结合心理学理论与真实案例,强调“用心观察”是教育的第一步。“许多亲子矛盾源于家长未能真正‘看见’孩子——他们的情绪、兴趣和潜能。”她通过互动游戏、情境模拟,引导家长换位思考,学习非暴力沟通技巧,并指出“爱”需要方法:既要给予温暖与安全感,也要设立合理边界,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沈老师以春风般的语言,为家长们播撒下科学育儿的希望之种。 “潜能,是沉睡在生命深处的宝藏。”沈老师以诗意的比喻开场,将潜能比作尚未破茧的蝶。她通过生动的案例阐释:潜能不是与生俱来的光环,而是需要时间和努力雕琢的璞玉。就像一粒科学的种子,唯有深耕知识的土壤,才能绽放智慧的花朵。“每个孩子都是待放的烟火,我们的使命是点燃引信,而非预设绽放的形状。” 沈老师将发现潜能的秘诀凝练为三把金钥匙:心流追踪:留意孩子沉浸于绘画、搭建时的“忘我时刻”,那是潜能萌芽的闪光;多维探索:鼓励孩子像探险家般尝试编程、陶艺等多领域,潜能如同Wi-Fi,需不断切换连接姿势。问题解码:当孩子问:“为什么狗狗不用上学?”每个问题都是潜能藏宝图的线索,大屏幕上,一个个真实案例让家长频频点头。当看到孩子从“拆家小能手”蜕变为机器人比赛冠军的案例时,会场响起由衷的掌声。 千里马常有,伯乐却不常有,我们的家长在发现孩子的长处之后,如何发展孩子的潜能呢?来学习沈老师的方法吧!作为家长我们要提供资源,不包办;允许“三分钟热度” ;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期望;提供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随着夜色渐浓,讲座进入尾声。沈老师以“发现孩子潜能评价表”收尾,家长们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下来,离场时,家长们眼中闪烁着新的光芒。有的低头翻阅手机中拍摄下的方法,有的三五成群讨论着“家庭实验室”计划。“以前总抱怨孩子不听话,今天才意识到是我忽略了她的感受。”一位家长在分享环节感慨道。夜幕下的成校,因这场关于爱与智慧的对话而格外温暖,当教育回归“看见”与“培养”的本质,每个孩子都将在爱的滋养中,绽放属于自己的璀璨星光。 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本次活动通过专业引领与情感共鸣,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用“心”与“爱”赋能孩子成长。接下去禹越成校将继续整合资源,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为孩子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