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德清县新市镇中心卫生院 | 法定代表人 | 王建军 |
住所 | 德清县新市镇仙潭路62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878.00 | 经费来源 | 差额拨款 |
年初数(万元) | 978 | 期末数(万元) | 981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健康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教育、计划生育指导等服务。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4W | 举办单位 | 德清县卫生健康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5年度,我单位在县卫生健康系统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提升指标完善连续医疗全年门急诊人次达257946人,同比增长7.6%。纯医疗收入1636.1万,同比增长4.59%。上转三院患者共6482人,同比增长69.7%;下转患者1568人,同比增长120.5%。(二)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结合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组织架构,梳理方案制度。注重医疗质量,定期检查、分析,确保医疗安全、规范。对存在的问题,运用PDCA持续改进,提升服务质量。同时,强化培训,定期演练,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急救能力。(三)收官美丽村卫生室全覆盖为积极打造“人文美、服务美、环境美”的标准化、智慧化美丽村卫生室,通过与新市镇政府对接选址,孟溪村卫生室为最后一家美丽村卫生室,于12月完工,自此全镇美丽村卫生室达到全覆盖。(四)深化家医签约服务内涵2024年,医院进一步优化家庭医生签约团队,提升签约团队综合服务能力,共规范签约34450人,签约服务人群覆盖率达53.4%,其中有效签约21447人,有效签约率为33.2%,十类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达96.2%。(五)开展同质同标健康体检全年完成农民健康体检18153人,在集团大部制改革措施下,由集团专家分析体检结果,家医团队入户开展体检报告解读,确保指标异常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治疗。(六)做实做细民生实事项目1、4月起,医院全面启动结直肠癌筛查项目。目标任务为3200人,完成筛查3721人,完成率达116.3%,筛查阳性率18.5%,其中预约肠镜125人,超额完成了上级部门下达的筛查任务。2、联合镇政府、县妇计中心积极开展妇女两癌筛查活动,完成筛查596人,较好的完成了指标任务,并将筛查报告及时反馈到了群众手中。3、为深入推动无结核城市创建工作,全年完成结核病初筛4300人,超额完成任务数,截至目前共有271人进行了预防性用药,达到目标要求。4、常态化开展签约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免费用药政策,全年共为慢病患者减免110.4万元,开具慢病长处方8455人次。各村卫生室配备常用药均达160种以上,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大大提升。(六)落实“一老一小”惠民政策医院以满足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加强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能力。全年完成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6983人,完成老年健康服务专项行动5393人,完成老年人免费流感疫苗接种9000人次,任务完成率100%,大大降低了流感发病率。同时,扎实推进善育德清和生育政策支持工作,将婴幼儿照护服务搬进村里,深化“医育结合”工作,协同镇政府全力打造“1+13+N”三级婴幼儿照护服务专业化指导服务体系。(七)狠抓宣传提升健康素养全年成功刊出138篇宣传报道,其中省级11篇,积极向公众传播医院正能量和健康知识,提升百姓健康素养。三、特色亮点(一)提升中医能力打造一院一品医护团队定期走进社区、学校、农村,强化宣传,与群众互动,推进一院一品和专病中心建设,借助中医馆打造“亚健康中医管理中心”,将中医治未病纳入重点人群家医服务包,进一步拓展服务项目,提升该专病中心在辖区内影响力。(二)升级服务环境推进医育结合建成“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于12月正式投入使用。该中心集医疗、预防、护理三位一体,涵盖妇幼保健、预防接种、中医康复、儿科诊疗、养育照护等功能,辖区儿童健康管理和服务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同时,该中心还与新市镇托育机构签订“医育结合”服务协议,为托育注入医防活力,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三)强化慢病管理构建一体化路径依托医共体建设,开展区域内机构转诊、专家联系、床位调配、下转康复和出院回访等连续健康管理服务。通过五慢病健康管理平台,共管理高血压8138人、糖尿病2391人、慢阻肺1665人、脑卒中478人、冠心病405人。构建了“健康人群-高危人群-慢病患者”全周期一体化健康管理路径,形成医患互动的医防融合数字化管理新模式。(四)推进“幸福新市、宣教到家”优享活动为深入推进“幸福新市宣教到家”优享活动,医院结合集团百场健康讲座和大型义诊活动,加强宣传,与集团相关部门和专家紧密联系,共同将优质医疗技术和健康知识带进千家万户,通过系列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活动,提升群众健康素养,降低疾病发生率,减少医保基金支出。(五)深化医防融合筑牢健康屏障在门诊部设立成人诊间预防接种门诊,将成人预防接种与慢病一体化门诊相融合,患者在一次就诊中就可以同时解决慢病管理和预防接种需求,减少往返奔波和等待时间。同时,医护人员可以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接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医防服务,有助于提高疾病预防和控制水平,促进全民健康。(六)深化党建引领提升能力水平在党建引领下,我院凝聚力量,专注目标,全力以赴,上半年取得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第一、在镇人大年度评议30家职能站所中取得满意度第三的优异成绩。与此同时,我院持续开展反腐警示教育活动,充分利用“三会一课”平台,通过以案为鉴,以案明纪,以案促改,使每位党员、每位职工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自觉意识。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1、执业医师缺乏。按政策要求,两年来我院共退出年老村医18名,同时2024年多位定向培养生未考取执业医师职称,2025年我院将有4个村卫生室青黄不接,需中心安排医务人员下乡巡回医疗,不利于村卫生室稳定开展工作,也不利于患者便利就医,村干部和群众对医院满意度也会下降。2、医疗环境和设施设备落后。医院房屋建造年代久远,影响整体就医环境;地理位置和能力因素,无高端检查设备。3、患者外流增加。新市镇东邻桐乡市、北邻南浔区,很多居民在那边打工,且周边拥有能力较强的乡镇卫生院,加之群众基础较高的村医退出后,患者外流增加,影响医保基金的守护。4、医疗能力薄弱。由于一直以来以公共卫生为主,医疗能力相对薄弱、医疗梯队结构不合理,缺少特色专科,且病房刚启用,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等问题需进一步加强,能力水平需加快提升。5、机构运行压力大。新市镇辖区服务人口多,各项工作量较大,且下属村卫生室和医务人员多,成本支出和机构运行压力较大。 |
四、下一步打算 | 1、做好第二批村医退出后年轻村医的接班工作,结合“县聘乡用、乡管县育”政策,加快人才培养和招聘力度。对于缺少执业医师的村卫生室,科学统筹做好巡回医疗,优化医疗与公卫的深度融合,统筹兼顾,在做好健康管理的同时,提升医疗技术水平,积极发挥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作用。2、加强邻近县外村卫生室医疗能力,配齐配足药品种类,结合自身实际和周边情况,建议集团下派相应专家到村卫生室坐诊,将桥头堡移至边界,进一步守牢医保基金。争取明年医疗业务和门急诊人次同比提升10%以上。3、进一步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织密基层网底,做好向上转诊指导和沟通联系,做实检后解读、出院访视等连续医疗服务工作,着力提升签约对象获得感和满意度。4、加强住院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同时,借助住院床位的建立和医康养导向趋势,推动医院逐步向康复、疗护方面转型。5、借助儿童医防护健康管理中心的建成,融合预防接种、医疗护理和中医康复,进一步提高中医诊疗人次,中医一院一品建设将得到快速提升。6、对标对表《德清县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实施方案》,找准差距,在人员结构、医疗质量等方面发力,补齐短板,争取在省考中有较大提升,向A类卫生院目标奋进。7、加强机构运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倡导开源节流,降低不必要的经费开支。优化绩效方案,抓收入、提当量,鼓励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制定科学合理的年度预算,无预算不超支。8、进一步强化“党建+业务”融合发展,持续推进五星级党支部建设,助推医院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9、协同镇政府谋划好中心卫生院搬迁和士林分院改造提升工程,进一步提升医院形象和就医环境。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6月13日,按照规定对法定代表人进行变更(洪理泉变更为王建军) |
相关资质认可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至2025年06月09日。《放射诊疗许可证》发证时间2024年07月12日。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