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德清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陆咏虎 |
住所 | 德清县武康街道千秋东街1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5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5 | 期末数(万元) | 5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服务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和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负责统筹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建设、管理和发展;建设“双一流”全国文明城市;做好县志愿服务工作;做好相关社会宣传和新闻宣传工作。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521MB1F588063 | 举办单位 | 中共德清县委宣传部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持续擦亮“浙江有礼·德耀德清”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改进创新文明创建不断优化;扎实推动城乡文明融合发展。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改进创新文明创建不断优化。定期开展议题征集,通过一事一议、联合协商的工作机制,逐项推进逐个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召开专题例会9次,推动解决泰源商贸中心综合治理等问题9个。落实日常巡查督查工作,解决立行立改问题6600余个。完成新一轮全国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的申报工作。开展“百社千幢”楼道共治行动,累计完成31个小区75幢109个特色文明楼道的创建。“文明德清”开设“文明创建永远在路上”专栏,推出《“斑马线”前的“礼让”》等正面宣传和经验推广21期。4.扎实推动城乡文明融合发展。打响“村晚”“村歌”“村舞”“村运”等“村”字号文化活动品牌,村歌《墨迹丹青绘故里》荣获浙江省“我要上村晚”系列选拔活动一等奖。完善“1+X”文化礼堂主理人制度,系统培训本地主理人148位负责经营各礼堂活动。举办“乡约礼堂共享美好”德清县文化礼堂文艺惠民展演暨文化礼堂专业主理展示活动。组建“1+5+7”省市县三级文化特派员队伍,建立三级联动协作机制。培育“文润童心 禹悦东港”等13个文化特色项目,累计开展“青年入乡”等特色活动103场次。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扎实推动城乡文明融合发展。创新实施“文化特派员”制度,推进全县13个文化项目落实落细,开展“青年入乡”等特色活动60余场次,文化特派员周媛媛、谢尚国参加省级文化特派员座谈会并做交流发言。通过“文化礼堂专业主理”项目,在50家文化礼堂实施社会化运作,新建文化队伍56支,并开展了全县“乡约礼堂共享美好”文化礼堂半年度汇报展演。成功承办2024年湖州市“我们的节日·七夕”主场活动,累计吸引市民、游客6万余人次,带动消费超500万元;与央视合作成功举办《中国诗词大会》融媒体节目《诗会德清——游子情·中华心》,央视总台18个账号同步直播,总传播量达1553.8万。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素养”的提升还不能适配。我县城市硬件建设有了显著提升,但居民文明素质的提升速度尚不能与之较好适应。 |
四、下一步打算 | 扎实开展文明新风培塑行动一是培育最美文明风尚。发布《德清县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管理方法(暂行)》,构建培育选树、宣传弘扬、闭环管理等体系。扎实开展“实干争先·奋斗有我”全民大行动,营造大众奋进氛围。深入实施道德实践养成,扩大“开学第一课、毕业加一课”公民道德教育品牌影响力。重点用好《孟郊》优秀先贤教育丛书,持续打造“德文化”标志性成果。打响“幸福六礼”进文化礼堂品牌,推动乡村家宴变为幸福课堂。二是深化文明实践品牌。按照“七有”标准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文化礼堂等阵地,培育星级文明实践站和星级文化礼堂。培育一批文明实践精品项目,打响文明实践特色品牌。深化“文化礼堂专业主理”等社会化运行模式,高质量承办湖州市农村文化礼堂“我们的村晚”。开展“特派员走亲”活动,加快一批德清特色项目起步和成果转化。打造一批“光盘行动”示范试点,健全“绿色生活码”应用。三是提档升级文明创建。强化任务导向,注重过程管理,加强分类指导,坚持法治化、规范化、数字化、无感化、常态化。立足解决精神文明建设领域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急难愁盼问题,做到文明创建与办好民生实事相统一、相协调。倡导广大市民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让城市有礼、有序、有爱、有感。改进文明创建工作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止“运动式”创建,防止创建扰民。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