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登记管理 >年度报告

德清县港航管理中心
发布日期: 2025-04-14 来源:事业登记系统
单位名称德清县港航管理中心法定代表人姚学良
住所  德清县武康中兴南路46号
开办资金(万元)1804经费来源财政全额补助
年初数(万元)234375.11期末数(万元)234246.55
宗旨和业务范围协助编制港口、航道、水路运输等发展规划,承担水运转型及绿色发展、水路运输经营许可和市场管理、水运建设项目、港口行政许可和备案、航道行政许可、水路交通安全监管等辅助性工作。承担航道建设项目前期和组织实施、航道养护、船舶法定检验、水上服务区(锚泊区)管理等工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500471221643G举办单位德清县交通运输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今年以来,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德清县港航管理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创建“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先行示范区”目标,持续深化“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和“六个新湖州”建设。围绕交通强县建设,为助力我县“争当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全优生”贡献港航力量。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一)水运经济指标稳步提升为强化水运市场培育,港航中心主动靠前服务各集装箱港口企业、运输企业发展,深化“公转水”“散改集”课题成果转化实践。今年共引进水运企业2家,为水运增量打好基础。一是实现水路运输“全年红”。我县推进“一区双锚”、航道养护,改善航道条件,提升航线运输能力,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为货物运输加快“公转水”压实基础;借助省市碳达峰、物流政策支撑,以及我县推动服务业加快产业融合推动服务业和建筑业优质高效创新发展政策加持,我县水运指标稳步增长。今年我县共完成水路运输货运量940.7万吨,水路运输周转量12.44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1.83%,连续9个月水运周转量指标排名全市第1。二是保持船舶运力稳进提质。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市决策部署,有力有效推动新一轮老旧营运船舶更新换代,全年完成老旧船舶拆解42艘,县内船舶向“大型化”“低能耗”方向持续发力。德清现有航运企业10家,企业货运船舶158艘,141812载重吨(含光租);今年年底德清总船舶数共386艘(含26艘客运船舶),总运力达265139载重吨,相较年初增长13.37%;货运船舶平均736.5载重吨每艘,相较年初增长15.3%,97.5载重吨;三是推动水路运输“散改集”。我县推进浙北集装箱通道等项目建设,改造低于Ⅳ级航道标准的部分,提升主要航道和跨航桥梁,我县内河通航条件进一步提升,河海联运活力进一步激发。今年初,德清港首次开通至嘉兴乍浦的64TEU(标箱)航线,以浙北海河联运典型航线运距150km测算,采用64TEU船型比36TEU船型单航次运力增加77.8%,单箱运输成本下降22.9%。今年我县完成集装箱吞吐18.16万标箱,同比增长3.71%。(二)码头监管强化污染防治共有持证码头90家,危险货物码头21家,普货码头68家,客运码头1家。其中9家报停;目前正常运营码头为81家,全部手续规范完备,环保设施齐全。今年全县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4370.9万吨,同比增长3.92%,吞吐量全市排名第一,增速排名第三。一是巩固码头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县港航管理中心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工作机制,分片区落实专人负责码头污染整治,同时与相关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联动,实行日常巡查、突击检查、暗查暗访、视频监控抽查、绿色码头亮晒等方式相结合,形成完善的全天候、全覆盖的日常监督机制。完成4座易扬尘码头的堆场和物料输送系统封闭式改造和验收。全年累计出动1774人次,检查港口企业783家次,发现问题212个,全部完成整改。二是继续完善码头环保设施建设。今年成功上线航道智能卡口自动核查规则,污染物上岸全链条智能化精准监管成功试运行,12月底已开展验收和全市推广工作;加快港口岸电设施建设,今年共完成港口岸电设施安装20套,同时完成韶村水上服务区17根岸电桩接电、修复工作。通过加强现场管理,要求企业严格落实“先交付,后作业”的污染物上岸制度,提升生活污水上岸率,今年共新建3个船舶生活污水接收点,全年累计船舶垃圾上岸87.8吨、42238单,船舶生活污水上岸2753.6m³、17379单,接收转运处置率超99%。三是绿色码头推进全覆盖。根据《德清县绿色码头建设规范》地方标准和市中心样板码头创建“文化、美化、绿化、亮化”的要求,今年全面推进绿色码头建设工作,切实提升码头整体形象,县港航管理中心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码头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分片区开展绿色码头建设工作,并将绿色码头创建工作责任到人,深入企业实地,给予现场督导,截至今年年底,我县已完成绿色码头建设81座。(三)水运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一是完成京杭运河德清段韶村漾应急锚地工程竣工验收。项目总投资1741万元,建成23座系船墩、疏浚水下土方约21万方。项目于今年1月份完成质量评定、3月份通过竣工验收,46个千吨级公共泊位正式投入使用,目前泊位使用率达80%以上,我县“一区双锚”战略得以顺利完成,极大缓解了德清航区公共泊位稀缺问题、船舶停泊难的问题,也有力推进了省级重大督查问题(德清县航区公共泊位稀缺问题)销号工作。二是水运工程顺利开展。组织实施德清县支线航道例行养护工程,包含航道水深监测、护岸修复、疏浚土方、新建改建标志、新建监控、打捞沉船等工作,总投资316.34万元,工期两年。项目1月份通过市港航中心批复,2月份完成项目招投标,全年度完成投资200万元;根据《浙江省航道养护“十四五”规划》,推进京杭运河韶村弯道护岸提升工程前期工作,完成项目设计采购、勘察、方案审查、报批等工作。三是严格抓好航道巡查管理。配合市中心完成航道养护技术核查工作,今年港航中心创新联合巡航机制,与交通执法、水利、公安等单位、全县涉水镇、街道成立“清风绿港”清廉巡航队,全年开展联合巡航21次、出动150余人次,发现问题及时转交相关部门,并顺利解决航道绿化损坏、淤积、标志标牌等问题15个。在维护通航秩序、整治风险隐患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有力提升了航道运行管理水平。(四)坚定初心提升服务水平今年港航中心深化落实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加快推进运政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提升办事水运企业和船户获得感和满意度。一是宣传贯彻《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根据相关部署安排,对《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立法背景、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安排支部党员4次进企业进行宣贯解读,切实为企业解决难题,增强发展信心。二是完成船舶多证“一站式”办理服务微改革。在全市首先试行市外船舶转籍一窗受理,船舶证书“一站式”联办。优化多证办理审批路径,精简办事流程,提升服务温度。提升一次集中办理、集中签章效率。避免登记过程环节繁琐、往返市县部门、核实时间长等问题,工作效率提升50%,办事成本下降70%。三是扎实做好水上交通安全生产工作。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强化水上交通安全宣贯。与县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新市镇仙潭小学共同成立少年海事学校。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持续推进“除险保安”等专项活动,累计出动检查人员486人次,检查企业单位场所220家次,发现一般隐患28处,全部整改形成闭环。(五)党建引领激发干事动力一是加强队伍建设。今年4月份中心党支部完成新一届支委会选举,完善了班子分工,明确工作职责。为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今年共发展对象1名,提拔年轻干部3名,人才引进年轻干部1名,公开招聘年轻干部2名,并对中心年轻干部开展传帮带活动,从行业管理、水运发展等方面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的业务素养。二是提升清廉文化。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深耕“红帆领航,清风绿港”廉政品牌,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和规章制度,并对照业务职能、权力事项、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梳理出30个事项96个廉政风险点,及时完善风险防控清单,落实清单化、点穴式防控措施,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队伍。三是推动业务融合。以“红帆领航”临时支部为抓手,分片区发动党员干部前往基层一线解决实际问题,为企业和群众排忧解难,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为行业治理和水运发展中提供组织保障。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年来,德清港航中心在水运发展、绿码创建、航道建设等工作方面均取得预期成绩,但仍存在人员配置较少、水上服务区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四、下一步打算一是保持水运经济指标稳步上升。争取2025年底完成新增水运企业1家、船舶运力新增5000载重吨、单船平均吨位增加3%。力争本港运力持续增长,水路货物运输周转量、港口货物吞吐量、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完成市、县任务;二是加强码头日常监管。采用现场检查和绿码在线数智监管等方式,联合相关部门督促企业做好码头污染防治和安全生产工作,完善污染物接收操作规程,推进港口船舶防污染闭环管理和常态管理,持之以恒抓好问题整改落实,防止污染问题反弹,保障码头平稳运行。三是推进航道养护管理。进一步完善“清风绿港”联合巡航工作机制,大力保障通航秩序、推进风险隐患整治。继续推进支线航道例行养护工程实施,做好支线航道疏浚与清障、护岸与标志维护等工作。启动并完成京杭运河韶村弯道护岸提升工程,改建护岸约700米并做好相应绿化种植。合计完成投资约800万元。四是继续推进数字化改革。继续贯彻“平战结合”应用策略,推广重大活动期间交通管制应用。启动湖州市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外场专项工程,开展水上智慧服务区、航道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调度等系统建设,推进我县24公里航道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2024年10月15日,对法人证书进行了变更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