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德清县青少年宫 | 法定代表人 | 孙延柽 |
住所 | 德清县武康镇千秋东街28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155 | 经费来源 | 财政适当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132.49 | 期末数(万元) | 124.41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青少年提供业余活动场所及相关服务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20 | 举办单位 |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德清县委员会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提供艺术、科技、体育等领域的课程和活动,补充学校教育的不足;兴趣培养:通过兴趣班、社团等形式,帮助青少年发展特长;社会实践:组织志愿服务、夏令营等活动,增强青少年的社会。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1)开展各类艺术、文化、体育、科技类培训,全年培训分春、暑、秋三期,255个班次,培训约8000人次。(2)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公益活动(包括主题活动、阵地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和流动少年宫进学校、农村和社区活动,公益假日营活动等,全年20000多人次的青少年参加。(3)综合素质教育社会实践:组织志愿服务、环保活动等,增强社会责任感(4)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青少年应对成长中的心理问题。(5)社区合作:与社区合作,将服务延伸到基层。(6)艺术节与科技展:定期举办展示青少年才艺和创新成果的活动。(7)教师培训:定期培训教师,提升教学质量。二、取得的主要效益:青少年宫在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培养社会责任感、促进心理健康、支持家庭教育、增强社区凝聚力、推动经济发展、拓展国际视野、保障安全、鼓励创新和持续改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益,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以开展的各项活动维护广大青少年的权益为前提,服务我县的青少年儿童为目的,全年活动费用基本收支平衡。一深化“红领巾学院”思政品牌,去年完成1次红领巾学院活动(5节必修课、5节选修课、1次开班仪式暨表彰典礼);2次红领巾学院分院成立;1次校级红领巾学院活动。红领巾学院六大分院消防,金融,国防,法治中医药和禁毒共开展16场活动。二、聚焦主责主业,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青少年宫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兴趣班和培训课程,如舞蹈、书画、科技等,帮助青少年培养兴趣爱好,提升综合素质。目前已开设春、暑、秋三期,涵盖34个类别597个班的艺术特长兴趣培训课程。在原有的课程设置上,提高文艺类、科技类等课程的开班率。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以正规班、小班、一对一等三种教学模式,最大限度满足广大青少年选择性学习需求,增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共享性。二全年打造拉丁舞、中国舞、朗诵、合唱、跆拳道社团,吸纳成员近100人,以更高的要求,更综合的训练,提升学员的能力水平,充分发挥校外育人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组织青少年参加各类比赛和活动,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增强自信心。三、强化阵地建设,一是坚持品牌导向,实现有效覆盖。积极探索社会化、公益化、品牌化的发展道路,打响“小时光”流动少年宫品牌,截至目前,开展流动少年宫系列活动10次,覆盖少年儿童4000余人次。“家门口青少年宫”开展,已将普惠均衡的青少年校外活动辐射至春晖、玉屏、居仁等社区,开展相关活动10次,累计服务少年儿童600余人次。二是坚持需求导向,实施精准服务。开设暑期公益托管走进春晖社区两期,通过基础托管与特色课程相串联的托管方式,为双职工家庭解决后顾之忧。为丰富小候鸟暑期业余生活,面向非德清籍儿童,开展小候鸟军事一日体验营活动,激发青少年报效祖国、献身国防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坚持内容导向,赋能创新发展。在课程内容上把握时代脉搏,结合少年儿童的特点,采取公众号自愿报名免费参加的形式,将优质的课程资源面向全县青少年开放。弘扬传统文化,开展新春送福、认识节气、粽情端午等活动10场;鼓励科技创新,通过织剪纸艺术、仿宋点茶技艺等课堂,锻炼提高少年儿童实践能力;参与文明实践,组织敬老爱老、环境保护等活动8次,累计吸引600余人参与。社会效益:助力社会公益:青少年宫积极开展公益活动,为困难家庭子女提供免费兴趣培训。此外,还举办流动少年宫活动,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乡村地区。文化传承:青少年宫通过非遗传承活动,让青少年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社区服务:青少年宫积极建设“家门口青少年宫”,将服务延伸到社区和乡村,方便青少年就近参与活动。促进社会和谐:开展相关活动带动家庭和社会参与公益,助力文明城市建设。关爱特殊群体:针对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子女等特殊群体,提供免费公益夏令营和陪护服务。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存在的主要问题:青少年宫在资源、设施、师资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需通过加大投入、优化管理、创新活动等方式提升服务质量,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
四、下一步打算 | 下一步工作打算:青少年宫未来的发展应注重资源优化、设施升级、师资建设、活动创新、管理完善、资金多元化、信息化提升、家长参与、安全管理、评估机制健全、社区合作和国际交流,以全面提升服务质量,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