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农讲堂"专题培训活动走进蠡山村 | ||||
|
||||
5月14日下午,由湖州农民学院德清分院主办的"惠农讲堂"专题培训活动走进蠡山村,特邀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劳顺健为当地及周边养殖户带来“湖鲜的那些秘密——水产养殖病害与防治技术”主题培训。此次活动吸引了包括10余名残疾人养殖户在内的40余名从业者参加,通过现场授课+实操指导模式,系统传授长江白鱼、杂交黄颡鱼及青虾养殖过程中的病害防治关键技术。 培训聚焦当前湖鲜养殖中常见的白点病、霉菌病、烂鳃病及气泡病等多种病害。劳顺健教授结合最新科研成果与本地实际案例,详细解析各品种易感病害特征与成因。例如指出杂交黄颡鱼烂身病与寄生虫感染、细菌性溃烂密切相关,需从水质调控、苗种筛选等环节协同防控;针对青虾养殖的气泡病问题,提出优化增氧设备配置、科学控温等解决方案。 “以前养鱼全凭老经验,遇到病害就手忙脚乱。”蠡山村养殖户李大叔表示,“劳教授教我们如何通过水温监测、定期水质检测来预防白点病,还示范了药浴配比方法,这样的技术培训真是一场及时雨。” 此次培训呈现三大特色亮点:一是采用“理论讲解+现场答疑+实操演示”三位一体教学法;二是强化绿色生态养殖理念,推广使用微生物制剂替代化学药剂,减少环境污染;三是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为残疾人养殖户配备专属技术顾问,提供线上诊断与跟踪服务。 在互动环节,劳教授深入解答了诸如高温季节黄颡鱼爆发性出血病的紧急处置、青虾肠炎病的早期预警等热点问题,并分享“三定一查”(定时投喂、定点巡塘、定质换水、巡查水质)智能管理工具的应用经验。现场发放技术手册40余份。 这次“惠农讲堂”,送教下乡,也是钟管成校农科教项目《长江白鱼+杂交黄颡鱼混养模式的示范与推广》在推广过程中的一个很好的“惠农”举措,接下去,钟管成校将继续联合省农科院,建立病害监测数据库,未来计划推出“巡回义诊”“线上问诊”等系列服务,为200余家示范户提供养殖技术方面的支持。此次培训既提升了从业者的科学养殖水平,也为湖鲜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成为湖州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生动实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