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县陈洪良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开展送教下乡活动 | |||
|
|||
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点燃乡村孩子的科学梦想,德清县陈洪良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于4月30日走进德清县新安镇勾里中心学校,开展送教下乡活动。通过趣味课堂、实验探究、教师研讨,让科学之光照亮田野课堂! 第一节课是德清县上柏小学车腾叶老师执教的四下《里面是怎样连接的》。车老师创造性地运用了闯关式教学模式,精心设计的关卡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电路探索的冒险之旅,像真正的电路工程师一样,一步步解密电路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在课堂上,车老师将焦点放在了呈现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上,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将原本内隐的思维过程外显化,使学生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路径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二节课是德清县英溪小学卢玲君老师执教的五下《热在水中的传递》。卢老师以“水是如何变热”作为核心问题,引领学生按照“画出热量传递方向及过程的猜测→设计方案验证猜测→观察实验寻找证据→研讨热传递过程”的板块推进教学。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个人表达、小组讨论及全班研讨机会,让学生在持续研讨中完善自己的解释。 课后,在陈洪良老师的带领下,与会老师们展开了深度探讨,对两位执教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也指出了不足和建议。教师创设真实问题情境,提供结构化探究支架,留足自主思考与试错空间,让学生的科学思维在“猜想—设计—实践—推理”中自然生长。通过开放性问题设计、思维可视化工具、深度互动评价等策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其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最终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跨越。课堂的终极目标不是传递知识,而是点燃思维的火种。 接着,名师工作室成员嵇振兴老师进行了说课展示,他的说课内容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合理利用能源》。嵇老师从教材、学情、目标与教学设计四大板块分别进行了详细、完整的讲解。整个说课过程逻辑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时间分配合理。说课结束之后,嵇老师还就本课“模拟温室效应”实验进行的改进创新进行了展示与阐述,并与听课老师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教育最美的风景,是思维的种子在课堂里悄悄发芽。本次送教活动,全体参会老师见证了科学思维与童真好奇的精彩碰撞,也触摸到了城乡教育共进的力量。愿每一位科学教师都能成为孩子探索世界的"点火者",让科学的星光洒满每一间教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