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镇老年学校开展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文艺演出 | |||
|
|||
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乾元镇老年学校于6月16日在乾元镇人民礼堂举办了“铭记历史 薪火相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演出。德清县乾元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校长丁卫耿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老年学员们以饱满的热情、精湛的表演,带领观众重温峥嵘岁月,讴歌英雄壮举,抒发爱国情怀。 “我的家在东北的松花江上……”演出在悲怆深沉的《松花江上》中拉开帷幕,老年合唱团用苍劲有力的歌声,抒发了流亡民众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日寇侵略的悲愤,将观众带回东北沦陷区的苦难岁月。《黄水谣》以悠扬的民乐伴奏,悲壮与抒情交织,唱出了中华儿女对日寇侵我大好河山的愤慨,唱出了黄河儿女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保家卫国的坚定决心。《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则通过轻快的旋律和生动的表演,展现了游击队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舞蹈《沂蒙颂》深情演绎了军民鱼水情,老年学员们用柔美的舞姿,再现了沂蒙红嫂用乳汁救伤员的感人故事。《映山红》的歌声婉转悠扬,表达了人民对红军、对革命胜利的深切期盼。《到敌人后方去》节奏铿锵,老年学员们精神抖擞,再现了敌后抗战的英勇与智慧。诗词朗诵《沁园春·卫我河山》,抒发家国情怀与民众气概。 “血染旌旗,岁月留痕。一寸丹心,千秋永恒。”《忠魂典》以饱含深情的语言和恢弘的音乐,缅怀为民族解放献出生命的英烈。《精忠报国》的豪迈歌声,配合老年学员的武术表演,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展现了中华儿女的铮铮铁骨,诠释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内涵。《绣红旗》通过细腻的舞台呈现,再现了江姐等革命先烈在狱中绣制红旗、迎接胜利的感人场景。诗词朗诵《水调歌头·左权》和《沁园春·杨靖宇》,歌颂左权将军、杨靖宇烈士“誓灭倭寇”“身先士卒”的壮烈精神,表达对革命胜利的欣慰及后继者的坚强决心。军歌《当那一天来临》由老年学员共同演唱,激昂的旋律表达了捍卫和平的坚定信念。期间书画班学员手拿作品进行了以“丹青铭历史·笔墨颂英雄”的展演,演出在全场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达到高潮,观众与演员齐声合唱,歌声嘹亮,激情澎湃,抒发了对党和祖国的无限热爱。 演出结束后,许多观众饱含热泪,心潮澎湃,纷纷表示:“老年学员们的表演充满感染力,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抗战精神的伟大,也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本次演出不仅是一场文艺盛宴,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激励着人们铭记历史、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主办方乾元成校丁卫耿校长认为,此次演出既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未来的庄严宣誓。为了广泛深入地宣传抗战精神,铭记历史,珍惜和平,激发广大民众家国情怀,永远跟党走,我们还将进村入社巡回演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