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德清 >德清动态

德清这样“读懂”你的需要
发布日期: 2025-08-11 来源:德清新闻网

在德清,外卖骑手在驿站扫个码,就能拿到工伤方面的专业法律咨询;货车司机想找个地方歇歇脚,提了建议,很快就有了着落。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恰恰是基层治理的关键所在,也最能体现基层治理的温度。

治理不是“管”,而是“服务”。基层治理的本质就是对人的服务,治理的智慧在于:少些“我觉得”,多些“你需要”。这些年,德清通过“15分钟服务圈”“轮值局长”等机制办法,让快递员、民宿主、企业家等不同群体的需求,被精准捕捉到,然后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这种“需求导向”的治理思维,实在且有效。

数字赋能,关键在“有用”。现在,数字技术应用越来越深入,对基层治理的帮助也越来越大。德清通过“数字乡村一张图”“社会治理指令钉”等数字技术平台,快速响应,窨井盖坏了600秒修好、村民受伤村干部能马上上门去了解情况……德清的技术创新实践也表明,数字技术加持下更好地解决了群众眼前的实际问题,把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走扎实。

治理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治理的活力来自基层、来自老百姓。当大家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矛盾自然少了,共识自然多了。比如,民宿主、咖啡店家能参与村庄决策,500余名外卖员化身急救志愿者,企业家、校长等都可变身“轮值局长”,这些治理创新,办法虽小,但真能解决一些问题。同时,把领导接访下访变成雷打不动的制度,让问题解决流程固化下来,形成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一起出力的局面,使社会治理成效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群众。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德清下访时首次提出“下访接待群众是考验领导干部能力和水平的大考场,来访群众是考官,信访案件是考题,群众满意是答案”。这既是初心,也是目标,还是检验,更是动力。干好基层治理,就是要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让老百姓说好点赞。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