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政府信息公开>>规划计划>>十四五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索引号: 330521/2021-01398 发文时间: 2021-04-25 00:00:0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德清县人民政府
单位地址: 联系电话:
德清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德清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政策解读 >



德清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德清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高新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县府直属各单位:

《德清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经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查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德清县人民政府

                                   2021425

德清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目录

一、顺势而为乘胜前进,开启争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排头兵新征程1

(一)交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德清答卷.............. 1

(二)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 - 7 -

(三)展望2035年远景目标............................................... - 8 -

(四)十四五发展总体要求........................................ - 9 -

(五)十四五发展主要目标........................................... 10

(六)十四五发展战略路径........................................... 12

(七)十四五发展空间布局........................................... 16

二、德清模式迭代升级,建设新时代创新型县域.................... 17

(一)打造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北翼中心......................... 18

(二)构建环浙工大知识经济圈........................................... 20

(三)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汇聚高地.................................. 21

(四)营造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体系.................................. 22

三、数字赋能链式培育,构建高质高新现代产业体系........... 23

(一)构建323现代产业体系........................................ 24

(二)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25

(三)加快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26

四、提升能级彰显特色,打造三区联动产业大平台....... 28

(一)增强莫干山国家高新区发展首位度......................... 28

(二)提升德清经济开发区开放强度.................................. 30

(三)彰显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品牌标识度................ 31

(四)优化平台体制机制........................................................ 31

五、接沪融杭链接全球,构筑开放融通新格局......................... 32

(一)全面融入国内大循环................................................... 32

(二)拓宽国际化开放新通道............................................... 36

(三)深度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37

(四)开创区域合作交流新局面........................................... 38

六、数字变革综合集成,增强赶超发展制度活力.................... 39

(一)建设全域数字化治理试验区...................................... 39

(二)聚焦聚力重大改革试点............................................... 41

(三)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 42

(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县................................................... 43

七、全域统筹协调发展,当好城乡融合先行者......................... 44

(一)建设面向未来的山水田园城市.................................. 44

(二)振兴新时代美丽乡村................................................... 45

(三)创新完善城乡融合新体制........................................... 47

八、保障有力适度超前,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48

(一)打造便捷高效的综合立体交通.................................. 48

(二)部署互联泛在的数字新基建...................................... 51

(三)构建绿色可靠的能源供应体系.................................. 51

(四)建设安全美丽的水利设施体系.................................. 52

九、繁荣文化打响品牌,建设新时代德文化高地.................... 54

(一)弘扬传统文化和时代新风........................................... 54

(二)打造文化产业强县........................................................ 55

(三)建设城乡一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56

十、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打造诗画浙江最美缩影........... 57

(一)推行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57

(二)打造天蓝地净水清的美丽家园.................................. 58

(三)筑牢山水田园城市生态本底...................................... 60

十一、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构筑共建共享的美好家园........... 61

(一)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和持续增收............................. 61

(二)办好公平优质的人民教育........................................... 62

(三)健全持续可靠的社会保障........................................... 64

(四)打造健康浙江先行示范区........................................... 65

(五)实施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 67

十二、五治融合系统推进,构建现代化县域善治体系... 68

(一)构建更高效的协同治理............................................... 68

(二)打造更稳定的安全治理............................................... 70

(三)打造更贴心的基层治理............................................... 71

十三、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71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核心作用............................................... 72

(二)发挥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 72

(三)落实规划实施要素保障机制...................................... 72


《德清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县委十四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制定,主要阐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和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职能的重要依据,是全县人民的共同愿景。

一、顺势而为乘胜前进,开启争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排头兵新征程

(一)交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德清答卷

“十三五”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稳定任务,全县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深化实施“改革创新、接沪融杭”战略,加快推进国际化山水田园城市建设,取得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任务的决定性胜利。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44.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接近2万美元,财政总收入接近120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67元增长到52130元,城市综合实力、竞争力、影响力不断提高。

形成停不下来改革的德清经验。全省唯一城乡体制改革试点提前完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集成示范试点全面完成,“三块地”改革5条创新举措被新《土地管理法》吸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3项经验向全国推广。建立“六办”审批服务模式,制订全省首个县级地方政务办事服务标准;率先推出全省首块“标准地”,发布全国首个“标准地”省级标准;成功发布全国首个县域营商环境指数。

铸就数字驱动转型的德清动能。地理信息产业营收连续六年翻番增长,成为国内地理信息企业集聚度最高的园区。成为全国县域唯一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全省唯一全域城市级自动驾驶与智慧出行示范区。全县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从2.72%提高到3.34%,居全省县域第二。累计引进浙江大学德清先进技术与产业研究院等23家研究院,莫干山国家高新区入选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

走出小城市国际化的德清道路。杭德一体化迈入新阶段,省委作出探索将德清相关区块纳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规划管理建设的部署,杭州绕城高速西复线正式通车,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顺利开园,邵逸夫医院德清院区成立,德清景区纳入杭州公园年卡。城市国际化品牌进一步打响,成功申办2022年杭州亚运会部分赛事和2024年皮艇球世界杯赛,B型保税物流中心成功获批,莫干山机场正式开通并试飞运营省内首条低空通勤航线,成功举办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以及全球未来出行大会等国际性会议。

确立生态文明建设的德清典范。“可持续发展德清实践”入选联合国践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典范案例,“五水共治”五夺大禹鼎,成功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列入全省大花园示范县创建名单。空气优良率增幅和臭氧浓度降幅居全省前列,率先实现省级森林城镇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入选全国首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县,获评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优胜县。

树立城乡融合一体的德清标杆。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1.62:1,成为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比最低的县市之一。高标准完成县域整体改造提升工作,乾元镇旧城有机更新项目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成为第一批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先行创建县,全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实现“五连冠”,获评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全域数字治理现代化走在前列,成为全国首个拥有阿里云ET城市大脑的县域。

塑造高水平小康生活的德清样本。获评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和省首批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县,新增沪杭名校结对24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受国务院办公厅表彰。成立全国首家德文化学院。中初鸣良渚文化制玉作坊群遗址入选省十大考古重要发现。“三治融合、五位一体”基层社会治理模式获省委领导批示肯定,“德清嫂”区域品牌助力德清基层治理项目获评2019年中国民生示范工程。以县级市和县排名第一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平安德清取得“十五连冠”。

专栏1:德清县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序号

类别

指标名称

2015

规划目标

完成情况

2020

年均/累计

2020

年均/累计

1

经济

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392.5

582.7

>8%

544.1

6.5%

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

89874

133450

>8%

122787

3

财政总收入(亿元)

66.64

95.6

>7.5%

116.2

11.8%

4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37.36

51.2

>6.5%

67.1

12.4%

5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267.9

[1800]

>10%

11.7%

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36.1

230.5

11%

9.1%

7

外贸出口(亿美元)

19.5

保持适度增长

29.7

8

实际到位外资

(亿美元)

1.82

2

2.7

9

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

36.1

12

百分点

39.3

10

四大产业增加值

(亿元)

12%左右

11

城镇化率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65

70.7

[5.7]

百分点

63

12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39.4

44.1

[4.7]

百分点

39.6

[0.2]

百分点

13

创新

驱动

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2.72

3.2

[0.48]

百分点

3.34

[0.62]

百分点

14

发明专利授权量(项)

366

[1200]

312

[1854]

15

互联网普及率(%

60

80

[20]

百分点

108

[48]

百分点

16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

(万元/人)

12.6

17.7

7%

17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44.5

50以上

[5.5]

百分点

64.2

[19.7]

百分点

18

人才资源总量(万人)

8.08

12

[3.92]

12.2

[4.12]

19

民生

福祉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4367

52500

8.8%

52130

8.7%

20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万人)

1.69

[5]

2.7

[11.2]

21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3.5

14以上

[0.5]

14.2

[0.7]

22

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万套)

3.13

3.74

4.22

23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2.25

2.7

[0.45]

2.72

[0.47]

24

每千人拥有养老床位数(张)

21

40

[19]

63

[42]

25

人均预期寿命(年)

79

80

[1]

81.94

[2.94]

26

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0.139

0.086

0.016

27

资源

环境

单位GDP综合能耗降低(%

完成上级下达指标

[18.8]

28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17.5

完成上级下达指标

29

单位GDP用水量降低(%

完成上级下达指标

5.3

[37.6]

30

万元生产总值耗地量(平方米)

46.03

36.5

 [-9.53]

31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完成上级下达指标

[11.2]

32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化学需氧量(%

完成上级下达指标

[33]

33

二氧化硫(%

完成上级下达指标

[24]

34

氨氮(%

完成上级下达指标

[31]

35

氮氧化物(%

完成上级下达指标

[23]

36

资源

环境

空气质量

PM2.5浓度下降(%

[12]

[51.9]

37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69.3

80

[10.7]

百分点

91.8

[22.5]

百分点

38

县控Ⅲ类水质以上断面比例(%

82.3

90以上

[7.7]

百分点

100

[17.7]

百分点

39

森林增长

森林覆盖率(%

49

50.2

[1.2]

百分点

42.65

[-6.35]个百分点

40

林木蓄积量

(万立方米)

68.2

72.8

[4.6]

97.3

[29.1]

注:(1)完成情况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 ]内数据为累计数。

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

(二)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

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变化。从国际看,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演进,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国际不确定性不稳定性进一步加码,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引发一系列大调整大变革。从国内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深化国内、国际市场开放合作,将带来国际产业链重构、国内产业链整合、区域经济重新布局的发展新机遇。我国经济增长结构性升级和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对打造德清高质量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从区域看,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国家战略纵深推进,将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有利于加快导入长三角地区人才、科技、产业、资金等高端资源,借势高质量发展。上海、杭州等中心城市“虹吸作用”仍然明显,一定程度上我县要在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挑战仍然较大。从全省看,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新使命将引领我省开启高水平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对数字赋能、产业体系、科技赋能、农业农村、对外开放、省域治理、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公共服务和人的现代化等全面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未来五年,是德清从蓄势走向腾飞的五年,是动能培育的突破期、城市能级的蝶变期、改革攻坚的深化期、治理能力的跨越期。要增强大局意识、改革意识、创新意识、开放意识、系统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准确思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不断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谋新局,在改革创新中释放活力,全面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三)展望2035年远景目标

根据党的十九大作出的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两个高水平”建设要求,2035年德清将率先基本实现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高品质建成国际化现代山水田园城市,成为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精品窗口

——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力争突破2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力争在2025年基础上再翻一番。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全面实现产业结构蝶变和城市能级跃迁,城镇化水平达到80%,形成全国乃至全球创新和产业版图上的“德清坐标”。

——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显著提高,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卫生健康现代化,文化软实力全面增强。

——现代化治理体系更加完善,高水平建成整体智治体系和现代政府,建成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社会治理更加高效有序,安全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实现县域治理现代化。

——共同富裕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5万元,建成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城乡区域发展的均衡水平持续领先。

——绿色美丽和谐幸福的大花园全面建成,率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环境质量、资源能源集约利用、美丽经济发展处于全省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党的全面领导高效执行体系全面形成,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政治生态山清水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充分彰显。

(四)十四五发展总体要求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系统方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为统领,以湖州“一四六十”工作体系为指引,以高质量赶超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续写改革创新再出发、接沪融杭再深化新篇章,高品质建设国际化现代山水田园城市,率先推动全县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奋力打造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的“精品窗口”,争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排头兵。

(五)十四五发展主要目标

锚定2035年现代化德清建设远景目标,突出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对标先进、赶超发展、精品示范的导向,打造更高水平的活力德清、实力德清、开放德清、数智德清、美丽德清、幸福德清,形成奋力打造精品窗口的系统性突破性标志性成果,争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排头兵。到“十四五”末,具体实现以下目标:

——建成更高水平的活力德清。建成全国领先的高水平创新型示范县,“新时代德清模式”基本形成,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4.5%,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7件,力争跻身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前20强。建成高水平人才强县,引聚全球顶尖人才及领军人才200名以上,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6万人。建成全国改革探索领跑县、营商环境最优县,改革集成效应持续迸发。

——建成更高水平的实力德清。经济总量大幅跃升,地区生产总值确保达到900亿元,力争突破1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5.8万元,财政总收入力争突破200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8%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产业发展迭代升级,在区域产业链、价值链中占据更多高端环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8%以上,服务业占比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城市能级和平台能级全面跃升,集聚和配置高端要素能力显著增强,湖州莫干山高新区、德清经济开发区分别进位到全国新升级国家高新区第一梯队和全省开发区前30强。

——建成更高水平的开放德清。深度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杭德同城化,城市国际化品牌进一步打响,以地理信息为引领的国际事务参与度、影响力显著提升,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节点县地位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水平全面提升,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稳步提升,占全省份额不下降,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达到13亿美元,完成境外投资备案额超过10亿美元。

——建成更高水平的数智德清。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全球地理信息产业高地初步建成,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增长主引擎、转型升级主动能、创业创新主阵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0%。高水平完成全域数字化治理改革任务,率先建成全国县域整体智治先行区,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不断拓宽,数字化新业态新生活不断丰富,县域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城市大脑服务和5G网络建设覆盖率达到100%,形成“数字乡村一张图”等50项以上示范引领。

——建成更高水平的美丽德清。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县控以上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Ⅲ类水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2%以上,“无废城市”在全省率先建成,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位居全省前列。科创、文创植入生态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2.0版全面铺开,全域美丽“大花园”全面呈现,绿色成为德清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建成更高水平的幸福德清。率先实现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基本形成;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形成更优质的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和更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3岁。

专栏2:德清县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一级

指标

序号

二级指标

2020

2025

年均/

累计

指标

属性

经济

发展

1

全县生产总值(亿元)

544.1

900

8%以上

预期性

2

人均生产总值(元)

——

158000

8%以上

预期性

3

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

8%以上

预期性

4

财政总收入(亿元)

116.2

200

10%以上

预期性

5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

39.3

45

预期性

6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63

[5]

百分点

预期性

科技

创新

7

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3.34

4.5

预期性

8

人才资源总量(万人)

12.2

16.3

预期性

9

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10.6

17

预期性

10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64.2

68

预期性

11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10

预期性

改革

开放

12

货物贸易进出口额(亿元)

215.4

提升占省份额

预期性

13

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亿元)

18

提升占省份额

预期性

14

实际使用外资额(亿美元)

2.71

[13]

预期性

文化

发展

15

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

20.1

33.7

预期性

16

居民综合阅读率(%

高于市均

预期性

生态

环境

17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亿元)

1411.5

1905

6%以上

预期性

18

单位GDP能耗降低(%

5.1

完成上级下达指标

约束性

19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完成上级下达指标

约束性

生态

环境

20

万元GDP用水量降低(%

5.3

完成上级下达指标

约束性

21

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91.8

92以上

约束性

22

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微克/立方米)

26

26以下

约束性

23

达到或优于Ⅲ类及水体占地表水比例(%

100

100

约束性

24

森林覆盖率(%

42.65

43.0

预期性

县域

治理

25

依申请政务服务办件“一网通办”率(%

90

高于市均

约束性

26

综合行政执法事项占比(%

7

20

约束性

社会

民生

27

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

0.6

4.6

预期性

28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0.5

11

约束性

29

城镇登记失业率(%

1.47

3以内

预期性

30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52130

78000

8.5%

预期性

31

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2.72

3.25

预期性

32

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张)

4.92

6.5

预期性

33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99.12

100

预期性

34

每万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人)

13

25

预期性

35

青少年总体近视率降低(%

[5]

百分点

约束性

36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平方米)

3.40

3.63

预期性

37

人均预期寿命(岁)

81.94

83

预期性

安全

保障

38

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人/亿元)

0.016

完成上级下达指标

约束性

39

煤炭石油天然气储存能力

(万吨标煤)

完成上级下达指标

预期性

40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亿斤)

3.47

3.47

约束性


注:(12020年完成情况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 ]内数据为累计数。

3)由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一般采用常住人口计算,故“十四五”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口径计算。

(六)十四五发展战略路径

——创新引领赶超发展作为争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排头兵的最核心引擎。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实施创新强县首位战略,抢抓融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和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两大先机,切实增强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驱动作用。

——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争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排头兵的最关键支撑。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全面融入长三角、持续深化接沪融杭,主动参与“四大建设”,推动国内外高端资源要素竞相集聚,在更高层次开放方面走在前列。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作为争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排头兵的最扎实基础。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加快先进制造业集群化发展、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现代产业体系的整体竞争力。

——推进数字化改革作为争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排头兵的最强劲动力。以数字化牵引全面深化改革,持续完善制度体系,整体提升治理效能,系统升级发展环境,为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争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排头兵的最显著优势。坚持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充分发挥城乡融合一体发展的特色优势,优化全县域整体空间布局,推动城市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确保城乡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

——提升县域幸福值作为争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排头兵的最根本目标。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取向,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全力提升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现代化水平,持续改善群众生活品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城乡居民享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干部队伍能力提升作为争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排头兵的最坚强保障。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筹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持续提升干部综合素质,创新干部思维理念,以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保障高质量发展。

(七)十四五发展空间布局

坚持一体化、网络化、绿色化、差异化的空间布局导向,全面融入宁湖杭生态创新廊道建设,统筹人口、城镇、产业、资源要素和生态保护,形成“一核、两翼、三区”的空间总体格局。

一核强化,一廊牵引。一体化推进建设由武康、舞阳、阜溪、下渚湖、康乾街道及乾元、雷甸、洛舍共同组成的中心城区发展核,以杭德城际沿线廊道综合开发为牵引,集中资源布局建设面向未来的地信智慧城和智能生态城,谋划开发康介山等新发展空间,串联湘溪、余英溪、阜溪、东苕溪、塔山、下渚湖“四溪一山一湖”等自然山水,导流高端要素、提升城市功能、加快推动城市能级跃迁,引领县域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乾元千年古城复兴,推动雷甸与通航智造小镇一体化发展。

两翼赋能,东聚西优。以东部湖漾、西部名山“蓝绿空间”为生态基底,加快推进空间优化整合,积极导入科创、健康、旅游、文创等产业,依托好风景,兴起新经济。东部以新市小城市为核心,联动钟管、禹越、新安,推进产业和人口集聚,加强产城融合,积极融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打造东部水乡发展片;西部以莫干山镇为依托,统筹保护与开发,提速建设莫干“论剑谷”,推动旅游和科创、文创、农创相融合,加快推动“波兹曼模式”落地实践,构筑西部名山发展片。

三区联动,多点支撑。以莫干山国家高新区为县域产业发展主平台、主引擎,将德清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全县先进制造业重要增长极,打造国家级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2.0版先行区,构筑东中西联动的产业空间格局。集中要素资源建设地信智慧城、智能生态城、运河智造城以及砂村车联智造小镇、通航智造小镇、莫干“论剑谷”多个重点区块,引导产业集聚、要素集聚、政策集聚。




addcdcd323e10f63339f8a3f29722a3













1:德清县“十四五”时期空间布局图

二、德清模式迭代升级,建设新时代创新型县域

以高规格打造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北翼中心为引领,充分发挥浙工大莫干山校区创新带动效应,加快构建高能级创新策源体系、高效率成果转化体系和高层次人才引育体系,深化新时代“德清模式”,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县域。

(一)打造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北翼中心

建设全球地理信息创新策源地。加快推进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落地运营,办好全球地理信息大会等一系列国际创新交流活动,吸引国内外地理信息科技机构和行业组织落户。对接德国、意大利等重点国家和城市的科创资源,共建国际地信学院、国际创新合作园区等载体。制定实施一批地理信息前沿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项目。高水平规划建设以莫干山国家高新区、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为主体的城西科创大走廊北翼中心。

实施新型研发机构蓬勃发展计划。大力发展研究院经济,启动建设莫干山研究院,支持中科卫星应用德清研究院、浙江大学-德清先进技术与产业研究院等创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推进研究院与企业整合建立“1+N”联合创新中心。鼓励研究院探索市场化运营。到2025年,力争建设省级新型研发机构3家。谋划莫干山实验室等省实验室,培育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力争在国家重点实验室、省实验室落地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加强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一体化布局,探索与之江实验室、西湖大学等组建联合实验室。

加快建设一批科技孵化器。支持高新区、经开区利用老旧工业区块等存量空间,新建或改建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支持行业龙头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参与建设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大力推进众创空间、孵化器提质增效,提升已建28家市级众创空间及孵化器质量,提高众创空间创新要素集聚率、创客入驻率、创新项目培育孵化率,支持创建国家级众创空间。大力发展农业“双创”平台,支持阳光生态园星创天地等建设。到2025年,力争全县拥有孵化面积超200万方,建成市级以上众创空间、孵化器45家以上。

做强莫干论剑谷品牌。主动承接市“五谷丰登”计划,依托优质山水、人文资源,以会议、论坛为牵引,以创新研究为价值,布局建设一批覆盖科技创新全周期全链条全过程的生态创新载体,打造成为“国际会客厅和创新高地”。

专栏3:沉浸式创新生态系统科创平台体系

新型研发平台

产业研究院:中科卫星应用德清研究院、浙江省涡轮机械与推进系统研究院、浙江中航通飞研究院、浙江大学德清先进技术与产业研究院。

实验室:莫干山实验室、浙江大学涡轮机械与推进系统研究院无人机技术实验室、中科卫星微波目标特性测量与遥感重点实验室、浙工大绿色化学合成技术重点实验室等。

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中心、人机协作联合研究中心等。

新型孵化平台

大学科技园:浙江工业大学科技园。

众创空间:朴器·AI众创、华夏联合(雷甸)创客邦、德清天适力承新创空间、德清县电商创客空间、清竹·文化谷、聚创孵化器、阳光生态园星创天地等。

科技孵化器:浙江德清人才产业园、德清县科技创业园、雷甸科创园、新市科创园等。


(二)构建环浙工大知识经济圈

创建国家大学科技园。谋划建设浙江工业大学德清国家大学科技园,打造高水平的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国家众创空间、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校友经济创新基地。依托浙江工业大学教育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提升打造绿色化工等国家级科技企业专业孵化器,积极争取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试点。联合浙江工业大学、国网浙江电力公司共同打造“线上+线下”的国家级绿色技术交易中心(分中心)。

建设高端科研平台。依托浙工大绿色化工、生物制药等优势研究领域,建设一批省级以上高端科研平台。协同推进绿色化学合成技术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落地。谋划建设特殊重力环境模拟大科学装置,争取建成国家特殊重力环境模拟技术研究中心。推动浙江工业大学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合作,共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行动,以合作共建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形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推动区域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催生和培育。支持龙头企业联合浙江工业大学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接国家、省级重大专项、重大科技攻关等研发任务。

(三)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汇聚高地

壮大高层次领军人才队伍。深入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南太湖精英计划”等人才项目。建立健全“高精尖缺”人才开发目录库。拓宽柔性引才路径,做大做强沪深杭“人才飞地”,布局海外人才工作服务联络站。推动产学研合作,扩大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覆盖面。扩充县委县政府特聘院士专家顾问团。深入实施德清航空航天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职称自主评审试点工作。

集聚优秀青年人才队伍。实施“才聚德清”大学生招引计划,打响“才聚德清·职等你来”聚才引智品牌。建设“家燕归巢”青年人才数据平台、高校“来德就业创业联络站”,组建长三角青年人才智库。建立健全德清籍知名校友库和德清籍在外大学生信息库。建立新增重点项目大学生需求信息机制。开展“千人实习计划”“德行计划”,打造青年就业见习基地。加快建设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全力建成浙江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省级示范园(基地)。到2025年,确保完成大学生创业创新团队项目引育100个以上,招引大学生及各类人才数10万人以上。

打造新时代德商队伍。实施知名企业家“示范带头行动”、创二代企业家“青蓝接力行动”、新生代企业家“星火传承行动”。积极拓展德商“走出去”和“引进来”平台,持续打响德清投资贸易暨人才洽谈会、游子文化节等活动品牌,用好旅外德商资源。探索将人才密度、创新强度纳入“亩均论英雄”评价机制。

引育技能人才队伍。全面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大力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深化重点行业企业人才自主评价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建立健全企业新型学徒制。优化“一镇一品”技能人才品牌。积极争取中外合作“双元制”职业教育试点。提升湖州市技师学院办学质量,着力打造智能制造和地理信息两大优势特色专业,实现在校生规模达30005000人,年均社会培训量1万人以上。到2025年,力争全县技能人才总量15.9万人以上,其中高技能人才5.6万人以上。

(四)营造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体系

着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完善政策措施,引导规上企业研发机构逐步实现“全覆盖”,支持龙头企业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快建设2030科创中心,集聚企业研发总部。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领军企业,力争实现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双倍增,科创板上市企业零突破。

提升建设创新服务综合体。提升地理信息、通航智造、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水平,谋划布局人工智能等产业的创新服务综合体,基本实现一条产业链对应一个创新服务综合体。整合技术研发、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科技金融、创业孵化、工业设计等功能,构建“最多跑一处”产业创新服务平台。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强德清科技大市场对外合作,打造人工智能、地理信息等线上、线下专业化技术市场,培育和壮大科技服务市场主体。加快建设浙江大学、大连化物所、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成果转化中心,布局建设一批科技成果中试基地。健全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德清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设立和发展科技金融专业化分支机构,探索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联合设立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产业引导基金。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争创省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区。积极健全创业创新激励机制工作容错纠错机制实施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提升行动,深化科技伦理治理县域实践,营造沉浸式良好创新氛围

三、数字赋能链式培育,构建高质高新现代产业体系

协同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和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2.0版,推进产业数字化、集群化和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着力构建“323”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和竞争力,加速新旧动能转换。

(一)构建323现代产业体系

做强三大优势产业高端智能装备,依托莫干山高新区、德清经济开发区,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和协同创新,强化重大项目招引,聚力提升高端工程装备、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关键构件等特色领域的产业竞争力。到2025年,力争产值突破500亿元。生命健康,依托莫干山高新区城北区块,充分发挥浙江工业大学学科优势,做大做强现代中药、生物制药、化妆品、医疗器械及耗材等优势领域,拓展智慧养老、健康体育、健康养生等大健康产业。到2025年,力争产值突破300亿元。绿色智能家居,依托莫干山高新区新材料园区、德清经济开发区,突出品牌化、智能化、绿色化,做强绿色家居、智能家居、户外休闲用品、新型建材等领域。到2025年,力争产值突破400亿元。

厚植两大特色产业地理信息+发挥先发优势,链接全球创新资源,加快由信息端、服务端向实体端、制造端的延伸,推动跨界融合,打造地理信息与北斗时空、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通用航空等特色产业和未来产业深度融合的超千亿创新型产业集群。通用航空,依托通航智造小镇,重点发展小型固定翼飞机、直升机、大中型无人机等通用航空器研发制造及关键零部件生产,打造长三角通航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到2025年,力争产值突破200亿元。

布局三大未来产业北斗时空,以浙江省北斗产业园为依托,前瞻布局卫星互联网、位置智能两大新赛道,率先形成“北斗+”产业生态体系。智能网联汽车,以国家车联网先导区创建及全省首个全域城市级自动驾驶与智慧出行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以汽车无人驾驶等领域应用和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智能化、网联化转型为突破口,构建智能网联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体系。人工智能,以智能生态城为核心载体,围绕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以“应用引领+技术驱动”为双主线,率先布局新型人机交互、智能芯片、智能传感器等新技术新产品。

专栏4:“地理信息+”跨界融合

地理信息+北斗时空。构建传统地理测绘与北斗数据统一协调兼容的导航与位置服务数据资源融合共享平台,完善制造和服务链条,带动元器件终端、基础软件、导航地图、运营平台等环节发展。

地理信息+人工智能。积极拓展人工智能技术在地理信息领域的应用,推动GIS平台智能化发展,推动地图导航与计算机视觉、人机交互技术的结合。积极利用人工智能赋能时空地理信息大数据应用。

地理信息+智能网联汽车。依托全省自动驾驶与智慧出行示范区建设,发挥地理信息技术在高精地图数据采集和制作方面的独特优势,对接自动驾驶等领域应用,吸引行业龙头企业,推动园区传统测绘企业向高精地图转型,并拓展车载雷达等相关设备生产。

地理信息+通用航空。重点拓展无人机遥感产业链,将下游服务端的遥感数据获取、处理、应用与上游制造端的无人机研发制造相结合,构建完整产业链。

(二)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坚持数字化融合,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智能化改造、企业上云等,创建省级未来工厂、数字化工厂3家以上,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名单9家以上,实现重点骨干企业智能化改造等“三个全覆盖”。坚持柔性化融合,鼓励企业建设开放式个性化定制平台,推进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柔性化改造。坚持集成化融合,鼓励和引导龙头骨干制造企业从提供产品设备向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系统解决方案延伸扩展。坚持共享化拓展,鼓励资源富集企业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生产设备、专用工具、生产线等制造资源的协作共享,打造网络化协同制造模式。坚持平台化融合,鼓励企业拓展平台功能和服务,实现对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的整合。

建设省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加强“民参军”“军转民”双向转化,有效推进省军工集团股份制改造及上市工作,积极组织民营企业承接军工科研项目。加强新兴领域军民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形成遥感、通用航空、军品生产、船舶防火材料、军用电子材料等产业。

梯队化引育链主型企业。统筹推进“凤凰”“雄鹰”“雏鹰”“放水养鱼”“小升规”“个转企”行动,建立企业梯队培育库,支持和引导优质企业股改、挂牌和上市,力争新培育上市企业2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5家,“独角兽”企业培育实现零突破。实施上市企业“二次创业”行动,提升龙头企业产业链控制力和现代化水平,力争培育若干规模超50亿乃至上百亿的头部企业。

(三)加快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长三角新文旅目的地。以长三角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为契机,持续擦亮莫干山、“洋家乐”、下渚湖、新市古镇等旅游品牌,加强运河、桑蚕、防风、瓷之源等文化资源与旅游深度融合,推出特色农业体验、地信科普研学、低空旅游等新业态,创新发展高端民宿、主题度假等中高端度假产品。到2025年,力争旅游收入突破500亿元。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发展。瞄准带动力强、供需矛盾突出的关键领域,重点提升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会展商务、电子商务等重点生产性服务业。现代物流,依托临杭物流园区、德清港国际物流园、普洛斯物流产业园,以产业配套和城市生活物流为特色,以“互联网+物流”为方向,推进物流供应链资源实时、高效整合,引导大型流通企业向供应链集成服务商转型。金融服务,提升浙江省长三角金融后台基地建设水平,加快建设蚂蚁金服德清科技服务产业园,积极稳妥拓展金融服务新业态、新产品,提升县域金融服务能力和对外影响力。会展商务,利用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和杭州亚运会等契机,加强与杭州、上海等地会务、展览等专业机构合作,拓展会议会展产业链和价值链,打造长三角新兴会展目的地。电子商务,聚焦产业电商、农旅电商、跨境电商和社交电商等四大领域,大力发展电商产业,积极打造禹越电商特色镇。培育发展创意设计、软件和信息服务、检验检测、人力资源等生产性服务业。

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发展。推动传统商贸业提质扩容,加快发展针对“老、少、康、美”的生活性服务业,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现代商贸,全力优化商业布局,培育以县城为核心,莫干风情小镇和新市水乡古镇为两翼,辐射带动其他镇(街道)的一核两翼多点商业中心。健康服务,聚焦“医、养、健、智”四大板块,努力打造长三角重要的健康养生基地。社区服务,建立健全社区商业、餐饮娱乐、家政服务、幼托服务等便民利民服务体系,推动服务管理规范化、功能完善化、设施网络化。

四、提升能级彰显特色,打造“三区联动”产业大平台

高标准打造高新区、开发区、度假区三大高能级平台,推动特色小镇向高浓度“科创城”跃升,打造产业的高地、城市的新区、人才的洼地,巩固和提升德清发展的平台战略优势。

(一)增强莫干山国家高新区

发展首位

打造县域高新区发展标杆。推动高新区综合实力和科创浓度大跃升,力争实现园区年营业收入1200亿元,年发明专利授权量100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超过75%。以“地理信息+人工智能”为引领,做强做大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等高新产业,争创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深入推进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

构筑双城双镇发展格局。有序推动高新区扩区,逐步整合乾元、雷甸工业功能区,构建以地信智慧城和智能生态城为双核心,砂村车联智造小镇、通航智造小镇以及其他新产业平台联动发展的整体格局。地信智慧城在地理信息小镇基础上加快向南拓展,构建类硅谷的创新空间格局。智能生态城重点布局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载体,率先构建人工智能创新和产业生态。通航智造小镇加强与雷甸联动发展,推动产城融合,推进通用航空链条化、集群化发展。建设砂村车联智造“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加快车联网研发创新中心、燃料电池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等重大项目落地。城北高新园向东北部拓展,打造生命健康新产业平台。加快推进方山、康介山等万亩新产业平台空间落地。围绕主导产业重点细分领域打造北斗导航、智能测绘、智慧家居、生命健康等一批专业化园区。实施老旧工业园区改造提升行动。

专栏5:湖州莫干山高新区打造“双城双镇+新产业空间”平台

地信智慧城:在地理信息小镇4.69平方公里基础上,向南拓展10.6平方公里,总面积约15.29平方公里。加快推进中国航天八院项目,推动地信产业向卫星领域延伸,形成以“地理信息+”为特征的跨界融合产业体系,吸引一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等科创载体,发展低密度、高效率、高价值的生态总部,形成类硅谷的创新空间格局,引入举办沪杭音乐节、马拉松、商业竞赛、创新论坛等,创造步行友好、运动休闲的小尺度社区,打造德清跨界跨区域发展的标志性平台。远期拓展至塔山、下渚湖等区域,形成集新产业新业态孵化、会议会展、商务办公、生态休闲为一体的产城融合示范区。

智能生态城:范围包括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杭宁高铁德清站周边区域,面积约10.69平方公里。发挥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优越的科教资源,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省级自动驾驶与智慧出行示范区建设为依托,设立人工智能研究院,集聚一批省内一流的科创平台。以大学科研院所为重点,推动与浙工大共建协同科创园,形成一批研究院、创新孵化器,打造环浙工大知识经济圈。以天安云谷等项目为支撑,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建设智慧社区、智慧街道、智慧城市。重点建设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一带一路商业街、商业IP及高端酒店集群、科旅装备智造研发等,打造辐射长三角的大型文旅乐园。

通航智造小镇:围绕通用航空特色小镇建设,发挥通航A类机场优势,积极谋划长三角公务机中心。以引入的浙江中航通飞研究院、浙江省涡轮院、北航通航产业浙江研究中心等一批科研院所和通航知名企业,着力推进通航高端装备智造基地、区域通航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通航+”的新兴产业体系,打造辐射长三角的通航科技新城。

车联智造小镇:利用闭坑矿地综合开发利用资源,以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为依托,积极引入杭州人工智能产业布局,重点推进氢谷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融合创新,布局智能网联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打造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全域的城市级自动驾驶与智慧出行示范区。

新产业空间:继续做强城北高新园向东北部拓展,打造生命健康新产业空间。以杭德城际轨道交通、杭州二绕等重大交通设施建设为依托,储备一批万亩产业平台,发挥方山、康介山等区块优越的区位条件、丰富的矿地资源等优势,加大谋划和项目招引力度,重点发展数字经济、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服务业总部经济、高技术服务业等产业,争取打造为重大科创平台的产业化基地、大型文旅基地、服务业总部基地。改造提升老旧工业园区用地1万亩以上,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


(二)提升德清经济开发区开放强度

做强经开区产业新增长极。推动经开区产业转型提升,打响数字化示范(试点)园区、现代化美丽园区、科创+智造产业集聚区三张名片,打造全县先进制造业重要增长极、接轨上海和嘉湖一体化的桥头堡,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超过600亿元。强化产业链招商和集群化培育,加快形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特色产业优势。提升浙北网红经济园品牌影响力,完善直播生态产业链。

系统整合空间资源。梳理两带(新市-禹越、钟管-新安)四园空间布局,加强产业协同和交通互联,共建共享和提标建设污水处理、垃圾分拣等配套设施。稳步推进老旧工业园区改造,集中资源打造智能制造园等特色专业化园区。提升教育、医疗、商业、文化等小城市功能配套服务,推进运河风光带景观改造提升。

(三)彰显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品牌标识

打造度假区文化旅游主引擎。深化未来景区改革试点,聚力引进休闲旅游高品质项目,推动民宿特色化、差异化、品质化发展,提升旅游发展质量和会客交流功能,打造世界级乡村度假旅游目的地,实现新文旅年总收入超过200亿元。积极拓展科创、文创等新经济、新业态,加速将“环莫干山”区块打造成为科技资源集聚区和创新人才密集区。

推动度假区全域整合。以全域旅游目的地和区域旅游一体化为方向,加强度假区与风景区山上山下联动,加大“山--村”三类空间资源整合力度,构建“一核(庾村风情小镇)、一带(环莫干山度假产业带)、四区(康养休闲区、精品民宿区、运动休闲区、山乡生活区)”的旅游空间格局。高水平打造莫干山浙江院士之家3.0版、庾村1932文创园等一批科创、文创、农创“三创融合”发展平台。

(四)优化平台体制机制

逐步淡化城镇的产业平台功能,进一步理顺莫干山国家高新区与雷甸镇、乾元镇、下渚湖街道的关系,以及德清经济开发区与新市镇、钟管镇、新安镇、禹越镇的关系,加大经济管理职能的统筹力度,形成有利于最大限度发挥整合提升效益的新机制。提升莫干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规格和权能,科学合理设立机构,优化区镇融合关系,加强与莫干山风景区管理局之间的统筹协调。全面理顺平台和镇街的财税管理体制,完善财政预算管理和独立核算机制,形成统筹发展、分区联动的良性发展局面。积极推动开发建设和经济管理各项职能和审批权限向高新区、经开区、度假区下放。

五、接沪融杭链接全球,构筑开放融通新格局

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更高质量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积极参与我省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建设,全面融入国内大循环,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构筑开放融通的发展新格局。

(一)全面融入国内大循环

增强循环畅通能力。深入推进制造业高质量示范县建设,大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实施品牌和标准化战略,支持企业开展“品字标”浙江制造品牌认证。大力发展个性化定制的生产服务新模式。打破地方保护,积极融入强大国内市场建设。实施和推广德清经济开发区“链长制”试点,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提升大流通支撑能力,大力发展智慧物流,支持德华等企业开展供应链创新和应用试点。引导外贸企业出口、内销两手抓,推进内外贸“同线同标同质”。

全面促进消费。深化和落实促消费新政,增强消费基础性作用,提升传统消费,培育壮大消费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实现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网络零售额均累计超1000亿元。积极发展在线办公、在线教育、在线娱乐等“宅经济”产品和电商、直播带货等数字消费模式,率先形成数字生活新范式的德清样本。推动传统商贸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探索和丰富5G技术商用场景,带动高品质信息产品和服务消费。促进养老服务、文化旅游、托幼服务、教育培训等服务供给扩容提质。积极扩大农村消费,激发消费潜力。推进省级夜间经济培育城市建设,打造上渚山夜游园会、莫干庾村广场、新市古镇夜市等“夜坐标”。提升建设城南、城东新商圈,加快凤栖湖商业综合体、宝龙德清城市商业广场等项目建设,打造高品质新型商业消费集聚区,做强县城商业中心。以新市、莫干等为重点,加快完善集镇商贸服务功能。加快建设“5分钟便利店+10分钟农贸市场+15分钟超市”便民生活服务圈。以“智慧平台+云上改造”为重要渠道,推进智慧商贸综合体、智慧商圈、智慧商业街区建设。深入实施放心消费行动,完善消费权益维护体系。完善消费金融体系。落实和完善休假制度,扩大节假日消费。

拓展有效投资空间。实施新一轮扩大有效投资行动,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GDP增速基本同步。加强项目谋划和产业链精准招商,引导投资重点投向重大创新平台、先进制造和现代化产业链,增强发展后劲。研究制定地理信息、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投资精准支持制度,优先保障“高精尖”项目用地。放宽市场准入,降低民营企业用地、环评等投资成本,改善金融服务,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确保民间投资实现较快增长。积极部署“两新一重”,加快推进高速泛在信息基础设施和多元感知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智慧社区、智慧环境监测、数字孪生城市等智能应用创新场景,补齐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市政公用、环境卫生、公共服务等设施短板,集中力量推进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重大项目百亿工程,抓好省市县长项目、省重点建设项目、省重大产业项目等重大项目落地和推进,健全重大项目动态推进体系。

专栏6十四五时期德清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领域

高速泛在信息基础设施:

1.部署5G精品网络:以构建县域高速网络基础设施为主线,推进5G试验网建设和商用,围绕乾元、新市、钟管、洛舍等85街道统筹布局5G宏站、微站和5G机房建设,至2025年末累计完成5G宏站、微站和5G机房5000个,构建高速畅通、覆盖全县的5G网络体系,实现全县范围内连片优良覆盖。

2.IPv6提速升级:重点推动移动终端和固定终端用户全面支持IPv6,逐步推进存量终端通过系统升级开启IPv6功能,至2025年末实现全域互联网骨干直联点IPv6改造。

多元感知融合基础设施:

1.长三角地信超级大数据中心:依托智慧德清时空信息云平台,联合地理信息小镇的中海达、浙江正元等地理信息企业,整合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地理信息数据,建设地理信息大数据应用中心。重点围绕地图服务、导航定位服务、地理信息系统服务三大领域,构建集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加密、脱密、整合、交换、交易、增值业务研发、业务运营支撑、创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孵化与公共服务中心,建立国内首个地理信息全域感知网,形成空天地海一体化协同网络。

2.新能源智能充电桩:适当超前谋划公共、专用、社区等多种类型充电基础设施布局,推动5G、车联网平台和新能源充电系统融合应用,预计到2025年,在中心城区、智能生态城、砂村封闭测试区、莫干山高新区、德清经济开发区等重点区域布局公共充电桩、公交车专用充电桩、其他专用充电桩,建成平均服务半径为1公里的公用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体系。

3.智慧交通:围绕全域城市级自动驾驶与智慧出行示范区建设,充分利用物联网、空间感知、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保障交通安全、发挥交通基础设施效能、提升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4.智能物联网:加快窄带物联网基站建设,适度超前布局低能耗、高精度、高可靠智能化传感器、芯片处理器、电子配件等设施,加快推进物联网云平台、应用服务平台、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深化温度、压力、加速度、沉降传感器集成应用,推进5G与物联网垂直集成应用深度融合,实现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

5.车联网:推动基于C-V2X技术的路侧单元(RSU)规模部署,推广以C-V2X为基础的车路协同方案应用,推动车联网业务平台和“智慧出行平台”(MAAS)建设,提供一体化智慧出行信息服务,推动交通设施车联网功能改造,加速5G、路测感知设备和边缘计算平台融合,发展车辆疏导、车载应急救援、公交车及危化品车等重点车辆在线监管等车载信息服务。

智能应用未来创新场景:

1.智慧社区:结合未来社区建设,推动智慧社区创建,充分借助互联网、物联网,涉及到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为社区群众提供政务、商务、娱乐、教育、医护及生活互助等多种便捷服务的模式。

2.智慧环境监测系统:引入物联网、卫星遥感、低空航测以及点位自动监测等技术,提高对水、气、土等环境要素中各种污染物的全面实时监测和预警体系,形成覆盖全县的空天地一体的生态环境监测、监控体系。

3.数字孪生城市:加快集成分布式计算、5G、大规模数据并行处理、深度学习等技术与3D建模、高精度地图、模拟仿真、虚拟现实、智能控制等数字孪生相关技术有机耦合,着力构建数字孪生城市。

4.城市大脑3.0版:完善城市大脑3.0架构,丰富应用场景,提升对不同治理系统的集成能力,构筑强大的“城市治理云”,构建国内首个县域级“智慧治理中枢”。

5.城市低空配送(UTM):适度超前规划部署无人机智能化自助快递柜、快递集散分点、快递集散基地和区域调度中心,加快推动小型无人机迭代升级,优化无人机飞行线路,统筹AI机器人最后一公里配送,推动物流无人机、无人站、云端UTM和调度系统能够无缝协同运行,打造城市低空无人机配送试点。


(二)拓宽国际化开放新通道

建设一带一路合作示范区。加快推动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落户,打造面向全球的地理信息技术和产业合作交流平台,积极推动“数字乡村”等地理信息商用技术、应用场景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创建省级“一带一路”合作示范区。提升国际产业合作水平,加快建设中欧(德清)智能信息和高端装备省级国际产业合作园。高水平建设德清保税物流中心(B型),打造通达国际的节点平台。大力发展海河联运、海铁联运,打通无缝链接宁波-舟山国际枢纽港、嘉兴港和义乌国际陆港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更高层次发展开放型经济。发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中欧投资协定优势,大力提升新兴市场,大力引进外资,带动企业产销增长。积极开拓多元化市场,争创国家级户外家具外贸转型示范基地,加强自主出口品牌培育和国际营销网络建设,创新发展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等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推进休闲产业集群跨境电商发展试点,以“麒麟阁”项目为抓手打造新型电商创业基地,推进盘古跨境电商园区建设,力争年完成跨境电商零售额达到500亿元。加大优质产品进口力度,积极争创省级重点进口平台。全力建设高质量外资集聚先行区核心区,创新建设全球精准招商系统,编制重点产业链招商图谱,力争在标志性、引领性重大外资项目招引落地上实现更大突破。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优化全球布局。

打造别具魅力的国际会客厅

进一步打响“洋家乐”国际化休闲品牌,打造地信小镇会展集聚区,吸引长三角知名跨国企业前来举办会议和短期度假。办好联合国地理信息大会,提升美丽中国田园博览会等展会的国际化水平,打造国际展示、交流、推广的重要窗口。优化国际化多样化商业元素,丰富创新创业交往空间设施,推进建设国际社区,完善国际学校等配套设施。

(三)深度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纵深推进德杭同城化积极融入城西科创大走廊,力争在体制共融、平台协作、利税互通、社保接轨、城市功能提升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推动两地城市大脑互联互通,建好莫干智谷等科创飞地,共同推动地理信息、无人驾驶等新技术场景应用,共建共享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强与钱塘新区、杭州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平台合作,推进生物医药等产业深度对接、协同布局,打造高质量杭资企业集聚地。加强两地文化旅游产业联动发展,共建大运河文化带,谋划新市-塘栖大运河文化带标志性区块,打造莫干山-下渚湖-良渚-西湖等精品旅游线路。加强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合作,延伸发展平台经济、分享经济、体验经济。适时推动杭州-德清高速公路段对杭州、德清牌照小客车免费通行。以承办2022年杭州亚运会排球项目小组赛为契机,推动建立体育赛事协同机制,推进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相互开放。扩大都市圈政务服务事项“浙里办”“掌上办理”、民生事项“一证通办”覆盖面。构建两地绿色生态网络共保格局,共同推进苕溪、运河流域保护发展。

打开接沪联苏通皖的一体化合作新格局。全面融入G60科创走廊和沪湖绿色智造廊道建设,对接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进口博览会等重大平台,推进德清上海“双向飞地”建设,全面提升接沪显示度。主动融入杭宁生态经济带,对接合肥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促进高端要素流动共享。加强与黄山等地的联动,共同打造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圈。

(四)开创区域合作交流新局面

打造新时代山海协作升级版。高质量推进德清—缙云山海协作产业园建设。共建共享“消薄飞地”“科创飞地”等飞地经济,进一步拓展协作领域、完善协作平台,健全利益分享、要素支撑等配套机制。加强山海消费协作,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点和优质农产品供给地。

加强区域合作和交流。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交流合作,推进“深圳飞地”等平台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到香港上市融资。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共推太湖流域生态大保护。加大东西部对口支援,继续做好援川、援疆、援藏、援青和吉林省白山市对口合作工作,加强产业合作、人才对接、医疗教育对口等多领域协作交流。积极开展跨区域平台协作,通过市场化促进要素合理流动。

六、数字变革综合集成,增强赶超发展制度活力

继续秉持“停不下来”的改革精神,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统筹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围绕“152”工作体系,创新推进全域数字化治理试验区建设,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高标准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县,把数字化、一体化、现代化贯穿到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各方面。

(一)建设全域数字化治理试验区

持续完善全域数字治理的制度体系。建立“数据采集+需求分析+决策实施+评价反馈”的闭环机制,推动各部门数字赋能、整体智治、流程再造、高效协同。强化职能部门数字化转型的领导机制,加强跨部门、跨层级的组织联动,建立适应政府数字化转型的人员配置机制。建立县域(数字)治理中心,集成矛盾调解、社会治理、应急管理、环境保护等治理领域线上线下平台,实现多部门联动管理。规范县、镇街道、村社区等多层级县域数字治理联动响应处置流程,实施分级感知、分级监测、分级智治。建立多部门协同的信息化项目管理机制。

统筹推进治理数字化十个一任务。围绕党政机关整体智治、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和数字法治五大综合应用,统筹推进建立健全县域公共数据治理机制、构建基于数字化的新型空间治理模式、全面构建“数字乡村一张图”、创新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转化模式等各项改革任务,全面实现一翼规划、一云汇聚、一库共享、一体防御、一图感知、一屏智享、一证通办、一网统管、一业蝶变、一员专办。围绕组织重构、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流程再造、辅助决策、多元共治、三感俱增,充分发挥城市大脑优势,推进数字化治理覆盖乡村、社区、园区,打造数字乡村、智慧街道、自动驾驶、全球产业链精准合作等多个应用场景,不断提升经济治理、社会治理、生态治理和政府治理效能。

专栏7:治理数字化十个一任务

一翼规划:加快打造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北翼中心,探索跨层级跨区域的“整体智治”实现路径。

一云汇聚:加快“城市大脑”平台扩容提质、系统迁移,建立全县统一的云资源服务支撑体系。

一库共享:加快推动高质量的数据共享开放,全面释放数据价值作用。

一体防御:加快构建网络安全综合防御体系,筑牢网络和数据安全防线。

一图感知:加快深化全域数字“一张图”,持续拓展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等基于“一张图”的智慧应用。

一屏智享:加快推动“掌上办”集成优化,全面普及推广浙政钉2.0,打造更多“掌上办公”应用示范。

一证通办:加快深化“一件事”改革,探索更多智能秒办事项,让群众好办事、易办事、办成事。

一网统管:加快建设县域数字治理中心,构建一体化智慧治理指挥体系。

一业蝶变:加快聚焦“地理信息+”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努力让更多数智成果在德清转化落地。

一员专办:加快研究建立“数据专员”制度,打造稳定、专业的复合型数字化人才队伍。


(二)聚焦聚力重大改革试点

努力做实一批首创性改革。借助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自动驾驶、标准地等先行试点优势,大胆探索,努力形成一批首创性突破性的改革成果。突出问题导向,大力倡导“微改革”,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着力解决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痛点难点。

统筹推进各领域各方面改革集成。进一步加强改革的系统性集成性谋划,围绕数字变革、城乡一体等重点领域,集中部署落地一批领域相近、功能互补的改革试点。建立“鼓励探索、选树标杆、推广经验、完善制度、形成成果”的改革全周期生产线,推进改革试点试出成效、试出经验,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

专栏8:十四五时期重点推进的省级以上改革试点任务

1

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

15

省级田园综合体

2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

16

浙江省级夜间经济培育城市

3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17

产业集群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试点

4

基层综合行政执法培育单位

18

浙江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

5

水系联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

19

预算编制云试点

6

美丽城镇建设样板创建单位

20

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

7

推进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试点

21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造试点

8

农村综合改革集成建设项目

22

德清县全域数字化治理试验区建设

9

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

23

第二、三批省级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

10

“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

24

加强“两慢病”全周期健康管理推进分级诊疗改革地区

11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

25

省级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城市(基地)试点

12

2020年浙江省物流园区提质增效试点

26

《浙江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7-2025年)》省级培育试点地区

13

农村综合改革集成区试点

27

第二批未来社区试点创建项目改造更新类试点

14

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28

浙江省“三医联动”“六医统筹”集成改革试点


(三)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

深化土地市场化配置。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进一步完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深化土地二级市场改革,建立“城乡统一、产权明晰、规则明确、信息共享、市场定价、交易顺畅、监管有力”的建设用地市场。加快推进国家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促进国土空间高质量利用。深化“标准地+承诺制+一窗服务”改革,继续实行全县范围工业用地100%“标准地”出让。深化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租赁、租赁和出让结合、先租赁后出让等方式供地。推进小微企业园的规划建设和改造升级。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化绿色金融改革,扩大“绿贷通”服务范围,鼓励发展绿色债券、绿色发展产业基金。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创新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和农业保险,加快发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抵押融资,稳慎推进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积极争创省交通投融资改革创新试点,探索杭德城际土地综合开发,争取有条件的项目纳入基础设施领域REITS试点。加强国有企业平台和资产整合,加快市场化转型。

积极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研究建立数据资源公平交易、有偿使用机制。加强数据资源整合、隐私保护和安全保护,提高数据质量和规范性。研究建立促进企业登记、交通运输、气象等公共数据开放和数据资源有效流动的制度规范。探索建立地理信息数据交易市场。

(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县

优化线上政务服务。深化“掌上办”“一证通办”和涉企便利化改革,建立乡村政务服务“一单一网一终端”服务体系。深化部门间“一次不跑”改革。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建设“无证明城市”。实施营商环境标准化试点。持续完善“企业码”生态系统,实现企业办事“一码”跑天下。

建立亲清政商关系。做深做实“三服务”,落实县领导直接联系百家重点企业,实施驻企服务员“一对一”联企纾困,常态化开展代跑代办。完善民营经济金融、人才、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拓展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涉企政策制定。

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建成覆盖公共、商贸、金融三大数据的信用一张网,建立健全全流程信用管理机制,加快推动全方位征信、全数据入信。逐步完善行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率先探索民宿、地理信息、人工智能等特色行业信用监管场景。创新信用+治理体制,拓展“信用+”应用场景,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加快建立“信用容缺”机制,完善信用修复机制。到2025年,信用档案中无不良信息企业占比达到90%以上。

深化事中事后监管。完善“一网通管”平台建设,健全部门信息互联共享机制。全面推进跨部门联合双随机,实现“双随机+联合”常态化。试行首次轻微违法告知承诺制改革。探索教育、医疗、交通、生态、药品等重点领域智能监管应用。

七、全域统筹协调发展,当好城乡融合先行者

突出人本化、数字化、国际范、江南韵的要求,深化国家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积极有序稳妥推动行政区划优化调整,全面提升中心城市发展能级,努力打造乡村振兴标杆县,争当农业农村现代化排头兵,绘好现代山水田园城市美好画卷。

(一)建设面向未来的山水田园城市

优化完善中心城区功能高标准实施城市功能优化提升工程,高水平推进杭德城际铁路项目沿线TOD开发。加快武康城区有机更新,推动G104国道和德清大道沿线退二进三,实施老旧小区拆迁改造工程。完善高新区城北区块以及智能生态城城市服务功能。加强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提高地下管网建设水平。

探索建设未来城市实验区地信智慧城、智能生态城为重点,谋划推进全域未来社区建设,率先布局全覆盖的感知设施系统和自动驾驶、数字医疗、数字校园、无人机等新技术应用场景,探索建设未来城市实验区。高水平建设前溪等未来社区,打造全省未来社区建设的典范样板。提升城市数字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高质量推进美丽城镇建设。深入实施设施、服务、产业、品质、治理五大提升行动,打造城乡融合“全域美”德清样板。支持新市小城市建设,加快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功能集成、要素集约,全力打造“海派水乡、运河古镇”。加快推进乾元新旧融合、有机更新,打造美丽城镇新典范。推动雷甸争创省级小城市建设试点。推动钟管、洛舍、新安、禹越、莫干山建设特色化小城镇。

(二)振兴新时代美丽乡村

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高效发展。全面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强做优渔业、畜牧、蚕桑、早园笋、花卉苗木、茶叶、蔬果和毛竹等农业主导产业,稳定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和供给。深入推进国家现代农业园建设,提升新市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禹越、莫干省级特色农业强镇,积极创建农业科技园区。持续推进东衡村、三林村等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建设。打响“德清嫂”区域公用品牌,打造水精灵青虾、山伢儿早园笋、莫干黄芽、新市羊肉等一批母子品牌。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依托全省首批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县,加快推进智能农业示范园区、智能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创建全国数字农业试点县,率先建成全国智能农业发展示范区和引领区。常态化举办美丽中国田园博览会。推动“浙江德清淡水珍珠传统养殖与利用系统”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一以贯之地将确保粮食安全放在重要位置,扎实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实现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培育现代乡村经营主体和新型农民。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以及“农创客”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化“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产业农合联。加快组建农村电商协会,搭建县级电商平台、建设禹越夏东村、淘宝德清馆等示范性农村电商基地。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计划。推进新一轮“五年强村计划”,全面消除村集体经营性收入80万元以下相对薄弱村,确保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水平高于全县农村居民收入平均增长水平。

打造国际乡村未来社区。以环莫干山、环下渚湖两圈为重点,开展“两山”转化示范村建设。全面启动国际乡村未来社区建设,实施莫干山国际乡村未来社区试点示范工程,率先擘画“未来村业、未来村居、未来村文、未来村治、未来村民”的未来乡村特征和场景。开展美丽乡村环境“强弱村、补短板”工程,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档升级农村公路、天然气5G网络、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打造新时代美丽乡村升级版,力争实现市级以上美丽乡村示范乡镇全覆盖,新时代美丽乡村行政村全覆盖。持续推进白彪村、蠡山村、东衡村、二都村等省级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

(三)创新完善城乡融合新体制

建立健全两进两回激励机制。研究制定和落实促进“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青年回农村、乡贤回农村”细化政策。积极探索和完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人才加入机制。深入实施农业科技人员激励机制创新试点。有序推进农村“众创空间”建设和布局,积极培育“青创农场”。

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三权到人(户)、权跟人(户)走”改革。建立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制度。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机制。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建立健全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机制。加快推动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冷链物流、农贸市场、客运公交等城乡公共设施一体化布局、一体化建设、一体化运营。推进城乡供水管理、开发、调配、供给、核算、核价、盈亏“七个统一”。

八、保障有力适度超前,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以整体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加快形成外联内畅、智慧高效、适度超前、经济适用、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一)打造便捷高效的综合立体交通

建设一小时长三角城际交通圈。加快建设湖杭高铁、湖杭高速,积极谋划长三角水乡旅游铁路支线、湖德城际铁路,快捷联接杭州铁路西站、杭州铁路东站、湖州高铁站等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形成以宁杭、沪苏湖高铁和杭宁、练杭、杭州绕城高速西复线、湖杭高速为主要交通干线的长三角主要城市一小时交通圈。

打造半小时融杭通勤圈。加快建设杭州至德清城际铁路建设,力争2025年建成并投入运行,预留向东延伸条件。加快研究谋划德清至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轨道交通方案,探索宣杭铁路城际化利用。加快推进规划213省道、规划214省道建设,加快谋划建设杭德快速路,形成多条骨架路网联通杭州中环。加快提升禹越、新安、雷甸等东部乡镇至杭州路网。

完善县域30分钟畅通交通网。围绕“30分钟畅达县域内部各组团”目标,进一步优化城市公路网络和城市骨干路网建设,重点推进规划304省道、规划303省道建设,实现东中西部快速交通联系。加强乡镇联系,推动德桐公路(新市段)改造提升、莫干山高新区互通至304省道接线(武洛公路)等项目建设,形成“十二连”公路网[1],谋划雷甸至禹越304省道延伸段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

加强内河、通航网络建设。加强与杭州港、湖州港和嘉兴港协同发展,优化提升内河港口航道建设,实施浙北高等级航道集装箱运输通道提升改造、杭湖锡线四改三、德新线航道整治工程,形成以京杭运河、杭湖锡线、东苕溪和洛东线、德新线为支撑的“三纵两横”航道网。推进莫干山通用机场改扩建工程,做好莫干山舟山、横店等低空航线,适当拓展一批低空航线,积极争取开展低空管理试点。

专栏9十四五时期德清县重大交通项目



类型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

性质

十四五

投资(亿元)

总投资

(亿元)

铁路

1

湖杭高铁德清段

新建

16.95

26.45

2

杭德城际铁路

新建

196

196

公路

3

湖杭高速公路德清段

新建

53.42

53.42

4

苏台高速公路南浔至桐乡段及桐乡至德清联络线德清段

新建

4.97

4.97

5

练杭高速公路德清雷甸互通改扩建

改造

2.7

3.37

6

杭宁高速公路增设德清南互通

新建

5.7

5.7

7

德安高速公路

新建

39

39

8

镇海至安吉公路德清雷甸至对河口段(规划304省道)

新建

46.3

46.3

9

海盐至安吉公路德清段(规划303省道)

谋划

92.4

10

吴兴至龙泉公路南浔菱湖至德清雷甸段(规划214省道)

谋划

16.7

11

G25扩容湖州段莫干山互通至104国道接线(北湖西街)改造提升

改造

5.82

5.82

12

杭德快速路(规划214省道)

谋划

16

13

莫干山高新区互通至304省道接线(武洛公路)

新建

1.34

1.34

14

二绕乾元互通至乾元镇接线

新建

2.32

2.32

15

德桐公路(新市段)改造提升工程

改造

4

4

农村

公路

16

乡村通硬化路

新建

0.3

0.3

17

公路提档升级

改造

2.6

2.6

18

桥梁建设

新建

0.5

0.5

航道

19

浙北高等级航道集装箱运输通道提升改造

改造

9.2

9.2

20

德新线(西庄桥至韶村)航道整治工程

改造

3

11.7

21

杭湖锡线(四改三)

改造

1

19.8

航空

22

德清莫干山机场二期扩建工程

改造

7

7

客货

运站

23

新市站(三级)

新建

0.05

0.05














2十四五时期德清综合交通规划图


(二)部署互联泛在的数字新基建

高质量建设信息通信网络。扩容升级骨干网和城域网,推进5G基站、通信管线、通信网络设备规模化部署,实施全域互联网骨干直联点IPv6改造,实现5G网络和IPv6全县域连片优良覆盖。

高标准建设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大脑3.0版,集成链接城市大脑、社区中脑、家庭小脑智慧运营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以“五个一”(一云、一中枢、一驾驶舱、一批分平台、一批应用场景)为核心的“城市大脑”通用平台。谋划建设长三角地理信息超级大数据中心,统筹建设新型智慧大数据中心、政务数据中心和新型智慧城市运行管理指挥中心,加快时空信息数据中心、农业资源数据中心等行业级数据中心建设,构筑智慧城市重要数据底座,打造区域重要的数据资源集散中心。

高水平部署物联终端设施。建立城市级的视频感知网络、身份识别网络、位置感知网络、感知监控网络。开发公安、城市管理、电力、交通运输等相关单位各类杆塔资源,探索“一杆式”集成型智慧杆塔融合应用。适度超前部署新能源智能充电桩、车联网等设施。


(三)构建绿色可靠的能源供应体系

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加快推进±800千伏白鹤滩入浙、220千伏游子(城南)变、110千伏砂村变、110千伏三桥变、110千伏莫干变等重点输变电工程落地建设,优化完善输变电骨干网架,逐步建成“五环相扣、星罗棋布”的电网格局。围绕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建设理念,做好配电网智能化及价值拓展规划建设,提升城市电网能源承载能力、乡村电网能源保障能力、清洁能源和多元负荷接入能力,重点加大地理信息小镇、莫干山高新区、智能生态城等地区供电保障。

合理布局油气管网。加快推进天然气供气管网建设,提高天然气管网覆盖率和城乡居民用气普及率。因地制宜发展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加快推进绍兴-杭州-湖州成品油管道(德清段)建设,加强管道气体安全稳定的供应保障。

规模部署充电设施网络。以中心城区、智能生态城、砂村封闭测试区、莫干山高新区、德清经济开发区等为重点区域,加快建设集中式充电桩和快速充电桩,建成适度超前、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换电基础设施体系,基本满足电动汽车充换电需求及新能源汽车城际出行需求。加强小区充电桩建设。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强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支撑电源建设,优先在工业厂房、大型场馆等建筑物屋顶部署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增强电力安全保障能力。鼓励发展生物质综合利用。加速推进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探索氢能应用。

(四)建设安全美丽的水利设施体系

建设幸福河湖高标准安全水网。积极建设海绵城市和韧性城市,实施县城城防提升工程(阜溪右岸段)、余英溪(对河口水库下游河段)防洪提升工程、湘溪圩和城西圩防洪一张网工程,实现大城防包围圈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畅通“四纵二横三支七连”高速水路排涝骨干通道,推进苕溪清水入湖(德清段)河道整治后续工程,分步推进杭嘉湖圩区整治工程。推进主要江河滨水绿道建设,形成15分钟城乡亲水圈,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江南水乡美好画卷。

专栏10十四五时期防洪排涝重点工程

防洪保安工程:

1.县城城防提升工程(阜溪右岸段):加高加固阜溪右岸8.8km,进一步提升城西圩防洪能力,“十四五”计划完成投资2亿元。

2.余英溪(对河口水库下游河段)整治工程:余英溪(对河口水库至万堰坝段)河道综合整治6km,进一步提升河道防洪能力。“十四五”计划投资2亿元。

3.湘溪圩、城西圩防洪一张网工程:通过河道拓浚、水系连通等工程措施,将北港-下渚湖湿地-生态智能城湿形成防洪一张网,新建排涝闸站100m3 /s。“十四五”计划投资2亿元。

4.山塘水库加固提升工程:长春水库、东坞水库、牛头坞山塘、西步坞山塘、铜铃山塘等水库山塘加固提升,主要工程措施包括大坝及溢洪道防渗加固、大坝上下游坝坡及坝顶改造、新建输水涵洞、水雨情观测设改建、上坝道路改造、水库山塘标准化建设等。“十四五”计划投资1亿元。

平原扩排工程

1.苕溪清水入湖(德清段)河道整治后续工程:改建新民桥泵站站1座,排涝规模为50m3/s,引水规模为25m3/s,导流西岸堤防加固4.116km,整治三里塘等骨干河道6km。“十四五”计划投资1.5亿元。

2.杭嘉湖平原圩区整治工程:分批实施圩区整治,连圩并垸,分级设防,实施提高外圩标准、拓浚通道、水系连通、扩大强排等措施,探索大格局圩区整治。总投资约20亿元,“十四五”计划投资8亿元。

提标优质供水保障。实施饮用水供水一体化改造工程,推进县级统管和统一专业化管护,实现城乡“同源、同网、同质”。加快推进水厂扩建,新建改造供水管网100公里,实现区域安全供水能力和饮用水品质同步提高。加强对河口水库等水源地建设,加强优质水源安全保障。

专栏11:供水提升工程

对河口水库水源地生态安全保障工程:开展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加强上游污染管控整治,强化生态治理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数据监测预警,强化联合执法机制。总投资约6亿元,“十四五”计划投资3亿元。

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重点聚焦西部山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采取工程及非工程措施,提高植被覆盖率和林木涵养能力,减少水土流失,强化水土保持监测,建成并完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总投资约5亿元,“十四五”计划投资0.25亿元。

加强智慧水利建设。构建“7+N”智慧水利(水管理平台)新体系,优化智慧水利一体化服务平台,开展水利数据仓建设,建立健全超标准洪水应急监测体系。加强德清大闸、洛舍大闸、朱家角大闸、墅元头闸等重点水利工程自动化运行管理系统建设。


九、繁荣文化打响品牌,建设新时代德文化高地

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运河、桑蚕等德清传统文化内涵,彰显崇德向善、开放包容、创新实干的城市精神,打响“人有德行、如水至清”城市品牌,建设新时代德文化高地,提升文化软实力。

(一)弘扬传统文化和时代新风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实施铸魂工程,持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实践。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持续壮大新闻舆论阵地。牢牢守住网络阵地,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加强党校建设,切实提高理论阵地功能。

打响人有德行、如水至清城市品牌。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县建设,打造“双一流”全国文明城市的示范样板。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市民道德实践活动。高水平推进“人有德行如水至清”城市品牌打造系列工作,梳理城市品牌内涵,讲好城市品牌故事。全面培育新时代农村新风尚。

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瓷之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建设、谋划中初鸣考古遗址保护展示项目建设。高水平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协同推进江南水乡古镇保护和联合申遗工作,打造新市运河新天地等运河文化集中展示体验区。加强扫蚕花地、防风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擦亮“蚕桑文化”品牌,创建蚕桑丝织省级传承文化生态保护区。实施文化痕迹工程,留住记忆乡愁,守住文化根脉。

(二)打造文化产业强县

打造系列化文创平台和文创IP。加快运河、武林头、洛舍钢琴文化园、欧诗漫珍珠文化园等文创产业园建设,推动文创平台集约化、专业化发展。实施文化基因解码工程,加强名山、名人、名品等IP的挖掘和培育,形成5个以上省级文旅融合发展IP

建设数字文化创新地。规划建设数字文化产业园,鼓励发展现代传媒、动漫游戏、网络文学、创意设计、艺术教育、文化投资运营等文创产业,加快出版发行、影视制作、演艺娱乐等行业数字化进程。

开展文艺精品创作。繁荣民间文艺院团,创作一批具有德清标签的音乐舞蹈、戏曲民歌、书画摄影等文艺作品,全面打响“德清演艺”品牌。谋划重大题材主题文艺创作,推出“山中青年”舞台剧等精品节目。

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全力办好凯乐石莫干山跑山赛、侠客国度国际障碍挑战赛、莫干山TNF100越野赛、莫干山国际竹海马拉松等品牌赛事,承办好浙江省户外运动大会系列活动。力争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达65亿元。

(三)建设城乡一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加快推进德清县大剧院建设,规划建设德清县文化综合体,打造县域文化新地标。健全县、镇(街道)、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实施农村文化礼堂提升工程,深入推进社区文化家园建设。探索城市书房、特色分馆等公共服务新形态。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智慧化。

实施重大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开展文艺演出、讲座培训、全民阅读、节事赛事等下乡活动,扩大“驻馆作家”“春晖讲堂”“英溪课堂”等影响力。策划实施全民阅读、亲子体验、文化讲堂等包容普惠的公共文化工程,打造若干群众公共文化活动和节庆品牌。组织开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群众性展演等活动。

专栏12:体育事业平台建设12255工程

办好1个户外运动大会

建成2个户外产品+服务基地:象月湖户外休闲体验基地、久祺国际骑行营。

培育2大运动休闲小镇:莫干山漫运动休闲小镇、下渚湖亲水运动休闲小镇。

建设5大户外运动综合体:郡安里户外体育综合体、莫干山户外运动核心示范区、仙潭体育田园综合体、奇幻谷体育田园综合体、德清体育中心。

提升5大体育研学基地:莫干山亲泉谷基地、莫干山1932户外拓展营地、莫干山沈园户外营地、下渚湖星空营地、德清玩得疯乐园。

十、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打造“诗画浙江”最美缩影

按照生态文明“样板地、模范生”的要求,高标准建设大花园示范县,高要求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创新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努力打造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美丽德清”样板。

(一)推行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全过程推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研究制定和实施“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高水平建设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推进莫干山、新禹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持续推进装饰建材、金属加工等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和经济开发区等园区生态化改造。积极开展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创建行动。

全方位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广绿色产品,倡导绿色消费,推行绿色包装,发展绿色建筑。完善人行道、自行车道和公共交通系统,推广应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提倡绿色出行。开展“人人成园丁、处处成花园”行动,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提高全民生态素养。

创新完善绿色发展体制机制。系统推进GEP核算、评估、考核机制建设,深化产权分置、价值评估、市场定价、政府监管模式创新等改革。健全工业、服务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机制和低效用地退出机制。积极探索“两山银行”。制定实施碳达峰行动方案,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探索碳排放总量控制和碳排放权交易。加强碳达峰目标过程管理,强化形势分析与激励。

节约集约利用资源能源。强势推进“五未”(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尽、建而未投、投而未达标)土地处置专项行动。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全面推行节能管理,推动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提质扩面。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进节水行动,完善水价改革,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推动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再生产品和原材料推广使用制度。

(二)打造天蓝地净水清的美丽家园

打好蓝天保卫战。落实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实施工业VOCs源头削减、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全过程防治工程,持续压减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积极创建省级清新空气示范区,实现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2%以上,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

全面推进净土行动。健全土壤全过程风险管控体系,建立和完善覆盖全县耕地的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建立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理与修复名录。实施农用地分类精细化管理,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建立农用地安全利用模式。推进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

深入实施碧水行动。严格执行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推进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改造提升,实施乾元污水处理厂二期、新市污水处理厂二期、雷甸污水处理厂三期、城南污水处理厂管网提升改造等项目。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建设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实施全县域河湖健康体检工程和东苕溪流域德清段蓝藻倒灌防治工程。严格饮用水源保护,实施对河口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综合防治工程。持续落实河(湖)长制。全县达到或优于Ⅲ类及水体占地表水比例保持100%

率先开展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加强农业秸秆、养殖粪便综合利用。构建城乡一体、分级分类的生活垃圾循环利用系统,建设垃圾收储转运中心,打造垃圾分类标杆县。开展工业垃圾歼灭战。建立健全各类固废的全过程监管和分类收集处置机制,建设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设施和小微企业危废一站式服务平台。

加强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全方位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实施全域环境监管数字化治理建设工程。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机制。

(三)筑牢山水田园城市生态本底

实施更加严格的生态空间管控制度。精准落地主体功能区战略,合理划定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区三线”。建立健全“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确保生态红线占国土面积比例不下降。

保护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开展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国家级试点,实施下渚湖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和京杭大运河德清段水生态水景观提升工程。加强全域美丽河湖建设,打造蠡山漾全国示范河湖,推动长山河、洛舍漾、苎溪漾等争创省级“美丽河湖”。争创洛舍漾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实施美丽林相工程,提升县域森林质量。加大对矿山生态环境的治理修复力度。全面加强生态保护与风险防范,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重要自然保护地监管。

绘好全域美丽风景。以莫干山、下渚湖、新市古镇三个大花园耀眼明珠为核心,统筹推进名山公园、诗路文化带、人文水脉等建设,打造大花园建设典范。实施“公园+”城市策略,以下渚湖为城市绿心,依托塔山、城山、苕溪、余英溪、阜溪等山体水域,推进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城山郊野公园、阜溪河滨公园、智能生态城中央绿地公园等城市公园,拓展蓝绿公共空间,构筑“开窗见绿”的城市界面,打造最美公园城市。按照全域景区化的要求,因地制宜推进大花园大景区式美丽乡村建设,创建一批景区城(镇)、示范景区村庄,打造环莫干山、环下渚湖的景区村、镇环带。

十一、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构筑共建共享的美好家园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完善人的全生命周期民生服务保障机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打造最具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幸福德清”。


(一)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和持续增收

全力以赴稳就业促创业。实施创业带动就业工程,制定税收优惠、小额贷款等政策,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附加值,大力发展家政、养老、人力资源等生活性服务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充分就业。积极开展就业形势分析监测工作,绘制德清人才(项目)数字地图,建立完善规模裁员和失业风险预警机制。鼓励实施灵活就业政策,支持德清大企业发展外包体系和设备共享平台,创造“零工设计师”“零工工程师”等灵活就业岗位。

深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劳动关系精准化源头治理,开展“和谐同行”能力提升行动,全力推进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双提升。坚决消除就业性别歧视,建立性别平等的就业环境。巩固“无欠薪”县创建成果,全力打好根治欠薪“组合拳”,确保国有企业、政府投资项目零欠薪,其他欠薪案件发生率5‰以内,欠薪案件处置结案率达100%,确保欠薪案件发生数和欠薪金额逐年下降。提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能力,完善基层劳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深化“裁后答疑”制度,促进劳动争议在调解仲裁环节定纷止争。

稳步提升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和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推动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实施科研人员、高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等重点人群增收激励计划。提高低收入人群、一线劳动者报酬。推进国有企业工资改革,完善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落实惠农富农政策,持续促进农民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脱贫群体返贫。


(二)办好公平优质的人民教育

高质量普及15年基础教育。坚持公办为主、民办为辅原则,持续优化全县教育资源布局,提升区域整体教育质量。全面普及普惠性学前教育,多渠道扩大普惠性幼儿园供给,加大幼儿园新建力度,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率和公益普惠水平,争创全国首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促进义务教育城乡均衡发展,通过名校集团化办学、区域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互联网+义务教育”等形式,带动区域教育质量提升,争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推进普高优质特色发展,探索普通高中分类办学,逐步形成科技高中、体艺高中、人文高中、综合高中的普通高中分类办学格局。健全职业教育体系,深化推进中职学校“双高”建设,实现中本、中高职贯通培养。迁建培康学校,强化跨部门联动,推进特殊教育融合联动发展。重视继续教育,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

专栏13十四五时期德清县教育领域重点项目

小学新改扩建项目:12所,其中新建4所(凤栖小学、阜溪小学、花石开小学、康乾小学),迁改扩建8所(上柏小学迁建、培康学校迁建、千秋小学改建、三桥小学改建、乾元小学分校曲园扩建二期、武康英溪小学扩建、雷甸小学扩建、徐家庄小学扩建)。

初中新改扩建项目:4所,其中新建3所(秋山中学、阜溪中学、莫干山外国语学校),迁改扩建1所(雷甸中学迁建)。

高中新改扩建项目:3所,其中新建1所(新高中),迁改扩建2所(职业中专产教融合基地、华盛达外语学校扩建)。

加快建设品牌教育。充分打响浙工大品牌,加快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建设,因地制宜设置德清紧缺型专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德清高级中学品牌,推进德清高级中学“攀登”计划,深入实施“选择性课程”改革、招生改革、“课堂革命”、“教程”改革等举措,实现教育质量跨越式提升。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做强实验、舞阳等教育集团,推动农村学校与城区优质学校组建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加强教育对外合作交流,引进优质高等学历教育资源。深入实施“互联网+教育”和“一校一策”方案,提升教育管理能级。加强数字校园、未来学校建设。

优化教育体制和教师队伍。围绕教师、教法、教程“三教改革”为重点,优化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以变革促发展,走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德清道路”。深化“县管校聘”机制,建立“教育家办学”的激励机制和政策导向,积极探索校长职级制改革。实施教师核心能力提升工程,加大送教下乡、名师带徒、新入职教师“名校孵化”、师资队伍一体化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三)健全持续可靠的社会保障

落实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鼓励、引导中小微企业、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个体工商户、城乡居民等重点群体积极参保、持续缴费,实现户籍法定人员养老保险应保尽保。深化“三医联动”“六医统筹”改革,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积极推进基金省级统筹,建立健全基金运行分析研判机制和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基金精细化管理。提升市民卡“一卡通”的主体地位,完善人社服务载体建设,打造德清市民卡综合服务体验中心。稳步提高各类群体的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企业退休人员待遇增幅达5%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障水平达11%以上。完善被征地农民保险政策,切实保障失地农民合法权益。加强工伤预防管理,落实用人单位主体责任,营造良好用工环境。加快健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积极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人才集合年金,鼓励发展商业补充保险。

完善特殊人群保障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加大对残疾儿童康复资助力度,增强对低保、失独、残疾人、高龄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的保障。鼓励社会力量设立各类专项慈善基金,大力发展残疾人、红十字会、慈善等社会事业,健全完善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和权益维护体系。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重视妇女儿童身心健康,积极开展妇女儿童维权服务保障和婚姻家庭危机干预。完善退役军人移交安置、就业创业、抚恤有待、权益维护等服务。

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坚守“房住不炒”,完善房地产市场管理机制,加强公租房管理,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制度。推进住房保障政策制度化、规范化,对符合保障条件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低收入、边缘化家庭实行应保尽保,强化住房保障年审、动态审核和退出管理。

(四)打造健康浙江先行示范区

推动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做大做强县人民医院,努力完成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创建。推动县中医院迁扩建,争创三级乙等中医医院。推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全面接管县第三人民医院,打造紧密型医疗合作联合体。加快推进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莫干山院区等项目建设。按三级乙等标准建成德清县妇幼保健医院。深入实施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强公立医院和镇(街道)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优化布局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等基层网点,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体系,形成“15分钟健康服务圈”。到2025年,所有县级医院达到“三级医院”服务能力要求;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2家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城市医院医联体建设为依托,加强与沪杭大医院合作力度,推动学科的精准帮扶和专家的常驻下沉。积极引入优质社会医疗资源,形成以公立为主、民营为辅的医疗格局。构建中医药专科体系,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强化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综合性医院、镇(街道)和村(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服务能力。加快建设智慧健康城市,全面推进卫生健康数字化转型,建立以网络、手机、微信等信息化工具为载体的“智慧医疗”云平台。打造“掌上”医疗服务新生态,推进医疗服务监管和绩效评价平台建设,形成卫生健康全方位数字化治理新体系。

全力推进健康德清行动。深化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评估等制度,建立党政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大健康格局。推进慢性病防控综合示范区建设,普及推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深入推进健康村镇、健康单位、健康细胞创建,广泛开展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普及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超过35%。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切实巩固国家卫生县城成果,实现国家卫生乡镇全覆盖。积极争创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和体育现代化县。完善镇(街道)、村(社区)体育设施,构建全民运动“十分钟”健身圈。开展国民体质检测,推动科学健身。实施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计划。

(五)实施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

优化生育和婴幼儿服务。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推动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提升出生人口素质。加大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全县婴幼儿托育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托育机构。到2025年,基本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提供托位达到10000个,城乡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覆盖率、幼儿园托班设置率、婴幼儿入托率均明显提高。

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加大青年人才战略性储备,大力引进、集聚一批高素质人才、年轻型人力资源,提升全县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构建青少年成长发展社会支持体系,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护航行动,提升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

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建立多层次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实施兜底性长期照护服务保障行动计划。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逐步推动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鼓励老年人就业创业。构建老有所学的终身学习体系,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建立健全社区教育办学网络。组织开展老年健康宣传周活动。培育发展老年产品市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加快建立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的长效机制。发掘重孝守信的社会价值,形成以孝为先的风气导向。关注老年认知障碍现象,推进友好社区建设。综合推进农村绿色殡葬改革,探索园林式树葬示范试点。

打造康养德清品牌。构建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城乡医养结合”体系。推进养老机构打造星级品牌。加大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和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力度。构建“互联网+养老”智慧服务平台,以“平台运营+标准服务”模式推进互联网与智慧养老深度融合。

十二、“五治融合”系统推进,构建现代化县域善治体系

坚持利民为本、法治为基、系统推进,创新“五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建立完善风险闭环管控的大平安机制,努力形成全省领先、全国示范的县域现代化治理体系。

(一)构建更高效的协同治理

完善党委统筹全域治理的领导机制。加强党委对重大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委议事协调机构职能作用,完善议事规则,强化党委职能部门统一归口协调管理职能,巩固提升机构改革成果。做实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制,提高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

优化协同高效的依法行政体系。深化机关效能建设,优化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组织、行政监督体制,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争创“法治浙江,法治政府示范县”,努力形成基层依法治理“德清经验”。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成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执法力量整合,完善执法联动机制和执法监督机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完善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严格执行部门“三定”规定,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创新统筹利用行政管理资源的机制和方法。落实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探索行政复议“一窗接收”机制,创新完善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模式。

加快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传播弘扬法治精神,开展“八五”普法工作,提升全社会法治意识和公民法律素养,积极推进法律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持续推动基层法制工作落地见效,结合实际开展法治建设工作,加强法治人才和队伍建设,提升数字法治发展水平,全力打造出一套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基层依法治理“德清经验”。

深化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厘清部门和乡镇的职责分工,明确乡镇(街道)“属地管理”事项责任清单,确保责任链条分界点、衔接点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积极推动权力向乡镇一级下沉。推动治理事项县乡上下联动、部门协同、运转高效,实现县乡之间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事项“一件事”运行。

巩固和完善社会组织参与机制。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培育管理和动态赋权机制,推进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积极发展枢纽型、支持型社会组织,健全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制度,提升社会组织自我监督管理、承接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培育志愿服务组织,打造志愿服务品牌。

(二)打造更稳定的安全治理

持续深化平安德清创建。加快构建社会化治安防控体系,推进扫黑除恶常态长效。严格落实生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等各项工作责任,高质量推进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两个排查见底”行动,持续提升各类应急事件处置能力,打响“平安德清”品牌。完善网络社会综合治理机制,加强网络安全体系建设。完善地方金融风险防控处置机制,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

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公共卫生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规划新建县公共卫生中心,加快推进应急救治中心,实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标准化工程,推进卫健、医保、公安、教育等部门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健全监测预警、疫情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网络体系,加快建立集中统一高效的公共卫生应急指挥平台和县镇村三级卫生应急响应机制。建立健全各职能单位、军地双方统筹联动制度体系。组织开展城市安全风险辨识和评估工作。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强化应急管理队伍建设,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和装备保障机制,建成县级应急物资储备库,提升防灾减灾、应急处置的综合能力。

(三)打造更贴心的基层治理

深化五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德清模式。坚持体系化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创新,深化“枫桥式”系列创建,推进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与“县乡一体、条抓块统”基层管理模式有机结合。持续加强“基层治理四平台”运行管理和全科网格建设,打造社会治理共同体。深化乡贤参事会品牌建设。

完善三级矛盾调解中心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县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推动县级综治中心、人民来访接待中心、诉讼服务中心等“多中心”整合为县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一中心”。加快“掌上矛调”系统建设,集合“解纷码”、ODR系统、社会治理综合信息系统等功能,打造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的县级枢纽。进一步完善镇(街道)、村(社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网络,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及队伍建设。完善诉调、警调、检调、专调、访调“五调联动”,巩固深化信访代办(代跑)制,强化“德清嫂”、社会组织等多元参与,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社会治理领域延伸拓展。

十三、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核心作用

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各部门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持续深入推进清廉德清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健全容错纠错、激励保护机制,充分调动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强化基层党建,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带领群众团结奋进。加强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共识和力量。

(二)发挥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

建立健全以发展规划为统领,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专项规划为支撑,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强化规划监督、评估和考核机制,加强对规划实施的年度监测和中期评估,建立健全重要目标任务实施跟踪反馈机制,加强规划实施的动态管理。完善规划目标、重点任务、建设项目等分类评价考核,提高规划实施的约束性和实效性。把规划实施情况作为改进政府工作和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检查,切实把规划落到实处。

(三)落实规划实施要素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的机制,优先保障本规划提出的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大平台和重大项目所需要素资源。加强财政资金保障,努力拓宽资金渠道,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各类资金支持。加强财政预算和规划实施的衔接协调,合理安排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强化对财政资金使用的审计监督,坚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控制行政成本。制定实施与规划相匹配的用地、用水、碳排放、排污权、能源消耗指标等保障方案。


 《德清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是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行动纲领。全县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奋力打造“活力德清、实力德清、开放德清、数智德清、美丽德清、幸福德清”,为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高品质建设国际化现代山水田园城市而努力奋斗!



抄送:县委各部门,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办公室,县纪委,县人武部,县法院,县检察院,各群众团体。

德清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425日印发



[1]十二连指三莫线、士锦公路、德桐公路、计庙坞至南路公路、于烂公路、武洛公路、德埭线(乾元互通接线工程)、南钟公路、新安大道(杨禹线)、新禹公路、下仁公路、韶塘线。

分享到: